书城文学历史与文明
3757800000060

第60章 中华文明的开拓创新之作(2)

抓住事物的特点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研究中华文明首先应当揭示其特点,方能认识中华文明的本质和价值,而所谓中华文明的特点,是与其他文明相比较而存在的,因而必须通过与其他文明的相互对比中才能揭示的。本书在研究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始终注意进行中外对比,在这种对比之中揭示和突出中华文明的特色。本书认为“只有把握了中华文明的特点,才能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已,才能认清中华文明的发展方向,才能扬长避短,让中华文明光照千秋。”而把握中华文明特点的重要途径就是从中外对比中去获取。例如,作者认为“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上曾经数千年长盛不衰,究其原因,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因而本书将“天人合一”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特点之一加以阐述,指出“天人合一思想认为自然界与人是协调统一的,主张人要遵循自然规律,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西方人强调征服大自然,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但是,现在科学发展的结果,居然带来负面影响,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中华文明中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对于养身,对于治国,对于处理国际关系,对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都是有价值的,有现实意义的。”通过这一对比,“天人合一”这种古老思想的意义得以深刻地揭示。本书将人本思想作为中华文明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指出这种传统观念“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弘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作者通过中外对比进一步指出:“中华传统的人本思想不同于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人本观念是通过对人性的肯定来论证人格尊严,民主观念是通过对人权的肯定导出人格平等。人性与人权、人本与民主具有相通性,但不能等同。不过,人本思想仍然可以成为民主思想的基础。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有必要从传统的人本思想中吸取有益养分。”作者之所以对于中国古代人本思想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就是基于从中外对比中把握了这一传统思想的特点和精义。注重实用也是本书所揭示的中华文明特点之一,认为“中国传统文明以解决社会人生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执着于对政治、伦理等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问题的探求。”这种注重实用的思维方式,导致中华民族在诸如宇宙观、宗教观、生死观等方面与西方世界的明显差异,例如“中国人少有对死的极端恐怖,也就缺乏对彼岸天国的热望。中国人信教不是解决死亡这种生命中的根本问题,而是解决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问题,甚至把宗教作为高雅的消遣。几乎中国以外任何形式的宗教都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死后,放在来世,唯独中国道教关注的重心就在今生:如何享受今生,如何长生不死,纵然是死,也想求个肉身,白日飞升。对于外来的佛教以及明清东渐的西方基督教,祖先们都采用了以本土文化为主体的接纳、受容方式,而没有在思维方式层面沿袭、照搬。”尽管中国从古代以来宗教一直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几乎任何宗教都没有在中国取得国教地位,而与其他国家的情况大不相同,其原因可以从这里得到很好的解答。

中华文明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几千年来未曾中断,载籍相承,家珍可数,为古代六大文明之硕果仅存,这是任何国家和民族所不能比拟的。本书对于中华文明这一重大特色给予格外重视,不仅详细论述了大家已经注意到的中国古史记载丰富多彩、绵延不绝的问题,而且特别提出经书注疏在中华文明史上的作用和地位问题,设置专节论述“从经书注疏看中华文明的传承”。作者指出中国古籍注疏起源于三代,经春秋战国发展,到了两汉注疏体例已经大备,逐步形成了注、解、释、音、笺、章句、解诂等注疏学,产生了集解,集释、集注、训纂、正传、索隐、考证、斠注、通释、间诂、合注、集成等多种多样的名称和形式,成为独具中华文明特色的传统学问和文化体裁,对于保存和发扬中华文明起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这一独步世界的文化特色,不仅为中华文明,也为世界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中外对比的基础上,突出中华文明的特色,无疑将大大加深我们对于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正如作者所指出的:“中华文明是在中华大地上成长起来的本土文化,尽管也在随时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中的先进成分,但始终保持着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特色。”“中华文明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受中国社会文明发展道路以及社会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地理结构的影响,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它是中华文明内在特质的集中表现,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中华文明的成果,对于推动中华民族全面的振兴,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立足现实,古为今用。

立足现实,古为今用是本书另一个突出特点,作者对此有着自觉、明确的认识,开宗明义指出“弘扬中华文明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领域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综合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在这样一个历史的转型时期,也带来了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亟待解答。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现代化与传统文化、全球化与本土文化关系问题,亦即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领域的改革、开放和创新中,是否还需要继承、借鉴和发扬中华文明的问题。作者对此作了肯定的回答。本书作者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和贯彻这一主旨的:一方面弘扬中华文明是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弘扬中华文明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需要。把后面一个问题置于与前者并列的地位,体现了作者深邃的眼光。因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在这样一个竞争空前剧烈的时代保持先进地位,关键在于是否有高素质的国民。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否能够沿着正确的、健康的方向前进,取得更为光辉灿烂的成就,取决于人的,尤其是青少年的素质。而弘扬中华文明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智慧,对于正确认识历史、认识社会、认识人生都具有巨大的借鉴作用。”而“弘扬中华文明就要使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了解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感受前人的聪明才智,学习前人的优良品德和创造精神,这无疑将起到开发人的心智、启迪人的思维、给人以历史智慧的作用。”为此,本书特别设立“素质教育与中华文明”一节,专门探讨这个问题,从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特征、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以及素质教育与中华文明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实施素质教育离不开中华传统文明的已有成果。几千年来中华传统文明一直薪火相传,岁月的转换并不能导致其完全断裂。这一事实本身充分昭示:这种文明必然具有许多优秀、合理的因素和强大的生命力。”因而“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决不能也不可能抛弃中华传统文明,而只有对传统进行认真的审视和选择,予以合理的继承、创新,才可能实现教育改革的目标。”本书详细论述了从中华文明中汲取精华和营养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内容和重要意义,指出:“当今世界科技日益进步,生产力不断提高,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财富也迅速增加,人类的物质文明程度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许多危机和问题。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物种锐减、气温升高、沙漠化加剧、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等难题正日益困扰着人类。在一些发达国家,掌握高科技或者是生活在高科技社会当中的人,由于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而造成素质上的缺陷,个性发展上的畸形,导致精神空虚,人格堕落,人际关系冷漠,甚至异化为所谓‘经济动物’、‘科技奴隶’或者是‘智能强盗’,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影响社会的协调发展,而在我国类似的问题也存在,如享乐主义滋生、个人主义膨胀、道德水准下降,市场上的假冒伪劣,经营活动中的坑蒙拐骗,社会生活中的贪污腐败、吸毒贩毒、偷盗扒窃、卖淫嫖娼、拐卖妇女儿童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出既有知识和能力又有健康人格,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合格人才。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离不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明成果的学习,而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能够使这些宝贵的资源在人才培养中发扬光大,并且与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思跃然纸上。类似这样从中华文明的传统中探求对于今天现实问题的借鉴,几乎贯穿于全书的论述中。

但是本书并没有满足于对中华传统文明一般的借鉴,而是进一步在此基础上探求开拓建构社会主义新型文明的方向和道路。例如,在“从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看中华文明”一节中,作者认为尽管中华传统价值观有许多优秀的精华,但是它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必须在继承我国传统价值观中有益的内容,以及借鉴西方价值体系中的有用成分的基础上,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价值系统。本书认为这种新型的价值系统应包括如下一些内容:第一,以科学技术为本。第二,坚持群体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第三,在义利关系上,把道德价值和道义价值放在第一位。第四,在人与自然的能动关系中,应更加注重天人和谐,以寻求天人合一,持续发展。第五,在国与国的相互关系上,更加注重国际和谐,以便反对霸权主义,粉碎西方分化阴谋,力争永久和平,共同发展。第六,在身与心的内在关系上,更加注重身心和谐,寻求人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此外,在“从中华民族精神面貌看中华文明”一节中,作者对于在当今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中华传统民族精神也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主精神。(二)通过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民族的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三)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培养中华民族的科技意识。(四)艰苦创业、自觉献身的精神。(五)祖国统一、世界和平的精神。凡此种种,均体现了本书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传统经世致用精神在新时代的发扬。

本书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需要继续改进之处。本书所探讨的问题其用力深浅程度并不完全一致,例如关于史学和经学注疏、关于古代教育、关于传统思维方式等问题的探讨相对来说是比较深入的,其中不乏新意和真知灼见,而有些章节,例如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功能作用的论述,相对来说就显得比较薄弱,未能较好地展开论述,给人浅尝辄止之感。即使是在同一序列中的问题也存在这种情况,例如在“辉煌灿烂的古代精神文明”一节中,哲学、文学等门类的论述还不如艺术方面详细,前者几乎是一带而过,而与中国古代哲学、文学的丰富性和重要性显得不大相称。这种不平衡,也与本书编排布局有一定关系,例如在“辉煌灿烂的古代精神文明”一节中有“教育”这一子目,只是简单几句而语焉不详,这是因为后面还有“从古代教育看中华文明的传承”这样一个独立的章节论述这个问题,自然就不得不如此处理了。此外,体例之前后尚有不够一致之处,文字表述及其风格也还可进一步修饰统一。然而瑕不掩瑜,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成功的关于中华文明的著作,本书所建构的中华文明的学术理论框架无疑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必将推动中华文明研究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简介】:黎虎,1936年生,广东兴宁人,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顾问,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载《阴山学刊》200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