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书生万户侯
37563600000006

第6章 先生到来(上)

“先不说别的,我刚刚派人将宇儿身边的护卫老铁等人叫来,询问他们今天一天宇儿的行程,听他们说,宇儿今日又是临近正午才起,用过午饭之后便出了府,去了上次老爷许诺赐给他的那几亩田的佣户家,不让那徐三好好的插秧苗,反而要让徐三抛苗,还假装是跟老爷从郡城里听来的方法,若是这方法果真如宇儿所言比寻常的方法有用,那我怎么从未听老爷提起,何况也没见我府里其他佣户用过。本来那几亩田老爷赐给他,是因为他献策有功,拿便拿了,也不怕二房三房的眼红。待得秋收之后,收益由我这个做母亲的替他保管,过几年等他长大再给他,日后也好有些私房钱。可他如今这么一弄,我倒有些担心了。”

说到这,王氏叹了口气,似乎是累了,闭上了眼睛。春华见状,连忙靠上去,一遍替王氏揉肩,一边宽慰她:“夫人可是心疼少爷那几亩田今年的产出?这倒是不难,让那徐三家的将田里的秧苗重新插一遍就可以了。这种事,我明日吩咐下去让下人经手就可以了,保准让少爷不知道。”

王氏只是摇了摇头,又缓缓开口道:“这些钱财,我还不看在眼里,何况若是今年那几亩田没有产出,也刚好教育教育宇儿,让其知道这钱财来之不易,可我偏偏就怕他那抛苗之法的确有效啊!”

“啊?”春华大惑不解,手上的动作也不由得慢了下来,“那不是好事吗?”

“好事?哼!”王氏冷冷道:“若是其他人能有此等本事,那的确是好事,可他乃秦府嫡长子,也是江左王氏的亲外孙。只要他不是个蠢蛋,日后自然是要为官一方的,若是他争气,还能博个封妻荫子。可他如今显露的这些才干,没一个在正道上。这农夫的育苗之法与他何干,莫非他日后要做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夫?还有那香枕,难道他往后便打算做一个工匠?还是专门给女子做物件的工匠!”

说到这,王氏似乎是有些动气了,声音越发的提高不说,胸脯也一股一股的。

那春华赶忙对其他的丫鬟使了个眼色,便有人连忙给王氏的茶杯斟满了茶水,给她递了过去,请她喝口茶慢慢消消气。

春华也连忙给王氏拍了拍背,待她缓了缓气,便说:“夫人怕是多虑了,少爷如今方才五岁,还小呢。等日后自然知道将这些聪明才智用到正途,何况我看少爷是个享福的相,想必日后肯定不凡,哪能去做那些辛苦的活呢。”

“你也就会捡些好听的话哄我开心。但愿宇儿能将这脑子用到正途上来吧,别整天整这些歪门邪道的东西。”王氏说完便拍了拍了身子,起身道:“现在只等我那兄长推荐的那位名师了,但愿他能把宇儿给我纠回来,省的日后我跟他斗智斗勇,这小子不是个让人省心的东西。罢了,今夜我乏了,春华,伺候我歇息吧。其他的事,明日再说。”

“是,夫人。”春华听到后毕恭毕敬的答道。

浔阳郡城内,驿站。

浔阳郡城的驿卒老孟正提着一壶热水站在驿站的一处客房的房门外,一开始轻轻地敲门之后发现没有人回应,便开口道:“大人,大人。”

“何事?”房内有一声音回应道。

“大人,大人,热水已经备好了,您看您是现在就去盥洗呢还是让小的给您热着?”老孟小心翼翼的敲门之后,听到房内的人不耐烦的回应了一句之后,陪着笑脸的问道。

“你暂且等一等。”那声音又回应道。

“先生,先生,驿卒来敲门,说热水已经好了,您看是不是今晚就暂且歇下了?”客房内,一青衣小厮正毕恭毕敬的问着正坐在桌前看书的中年男子。

“唔,今日已经这么晚了吗?”那中年男子听到自己身边的小厮在问自己,这才放下手中的书卷,舒缓了下身子,又揉了揉眼睛,说:“是该歇息了,让那驿卒将热水拿进来吧,记得对人家客气点。”

“是,先生。”那小厮虽然有点不服气,却不敢顶撞,回到客房的门前,将水壶接过之后对驿卒老孟道了声谢,惊地老孟连声道:“不敢不敢。”那小厮见此情景,心里暗笑:你知道不敢就好。却也不跟他多说一句,将房门一闭,提着水壶进去了。进去之后先将中年男子的茶杯斟满,再对着那中年男子笑道:“先生这几日温习启蒙书籍着实辛苦了,所幸我们已经到了这浔阳郡城,待得明日我打听到了那秦府所在何处,便唤个马车夫带我们过去。当日在建康城中,王大人曾言他这妹夫家也是浔阳郡城内有名有姓的大户人家,当年那秦老爷子是一方郡守,膝下仅有一子,对为官之道不甚了了,却颇通商贾之道,将家里的生意弄得是有声有色的,想必等我们明日到了,他们必定好吃好喝的好好招待,到时候先生也能好生沐浴一番,洗一洗身上的晦气,再睡上一个安稳觉。”

“唉。”听到这话,那中年男子却不由得叹了口气,说:“秋雨不可如此。今上继位以来便不信任我等前朝大臣,这几年一一罢免,甚至有的犯了些错误便打入大牢。朝中诸人对我等谁也不敢亲近。所赖王兄对我多有帮扶,才免去了那牢狱之灾,经此一劫,朝中之事愈发看淡,已有效仿陶公之心。如今虽说是王兄有求于我,实则我要感谢王兄让我远离了那是非之地。这次前去那秦府,便是那秦家公子真真不堪造就,我也得在那秦府待着几年好生教书,然后才能归隐山林。若是那秦家公子真如王兄所言是个不世出的璞玉,我更要多花些心思好好雕琢,如此方不负王兄之恩。”

说到这,那中年男子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看了看杯中的茶叶。轻声说道:“何况我更倾向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