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书生万户侯
37563600000012

第12章 历史

!!!

此时秦宇心里真是卧了个大槽。

什么鬼,这么紧张有趣又刺激的吗,叔叔夺了侄子的皇位,这不跟朱允炆朱棣一样?原来南北朝不只杨坚这么一个想着篡位的白眼狼?秦宇顿时感觉大开眼界,又感到似乎历史离自己越来越接近了,不再像之前那样似有似无,却一直无法接触到。

然而秦宇不知道的是,这种事或者确切点的说这种奴大欺主甚至反客为主的事,在南北朝并不少见,甚至不是从南北朝,而是从东汉末年的曹魏开始,就已经流传下去了。

当年曹操独揽东汉大权,手下众文臣谋士劝他更进一步登临帝位,曹操思索再三只是说:“我还是做个周文王吧。”之后也没有篡位,而他的儿子曹丕却是毫不客气的做了这个“周武王”,当时被迫禅位的汉献帝便说过你今天如此对我,日后你的子孙也会被人如此对待。也不知汉献帝真的有本事一语成谶还是天道好轮回。后来司马懿装病夺兵权,自此曹魏政权被司马家所控制,而司马懿也只是个“周文王”,随后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渐渐在为称帝做准备,到了他的孙子司马炎终于完成准备,正式称帝,国号为晋,而也不知是司马炎故意为之,还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司马炎贬斥曹魏末代皇帝曹奂为陈留王。而陈留王,正是汉献帝登基称帝之前的封号。

但是在这个故事仍不算完,到了东晋末年,那位“赢得仓皇北顾”的东晋大将刘裕废了晋恭帝自立,建立了刘宋。到这里,历史似乎完成了一个小轮回:刘——曹——司马——刘。然而属于南北朝的故事还没有完,刘宋的末年又是大将萧道成篡夺皇位,建立南齐,而南齐并没有存在多久,又被自己的族弟萧衍夺权,建立了南梁。而萧衍,便是那个鼎鼎有名的数次出家的佛教皇帝梁武帝。有这么个乱来的开国皇帝,南梁也没有存在多久,便被南陈的开国皇帝陈霸先夺取,而这次动乱许久的南方大地终于有点起色的样子,陈霸先比他的几位前任篡位者不仅做的好,在历史评价中也高出了不少。《梁书》作者姚思廉认为,梁朝多次惨遭横祸,颓势已无可挽回,“敬皇高让,将同释负焉”,梁帝退位,陈霸先等于挑起了一副沉重的担子。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虽主张君权可禅代,但仍坚持从政治道德角度分析开国君主的人格品性,认为陈霸先的政治道德要高于魏、晋、齐、梁等朝,并评价说:“陈高非忠于萧氏,而保中国之遗民,延数十年以待隋之一统,则功亦伟矣哉!”而在陈霸先之后,是由他的侄子文帝陈蒨即位,陈蒨大力革除南梁奢侈之风,使陈朝治稍为安定。而陈蒨死后,遗诏太子陈伯宗继位,于次年被文帝弟陈宣帝陈顼所废。而陈宣帝之后,便是那个有名的南陈后主了。

这还仅仅是南朝的一部分更迭史,算上北朝的更加难以叙述。因此不光是秦宇,事实上很多人对这一部分的历史并不了解,他们往往更了解的是汉、唐、明的历史。当然,拜如今清宫戏所赐,可能对清史也有了解。可是对于南北朝以及后面的五代十国怕是两眼一抹黑,或者跟秦宇一样只是略知一二罢了。

就在秦宇还在回想历史,神游天外的时候,母亲王氏又继续说道:“自今年以来,时常有临海郡王的死讯传来,怕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当今早有此意了,而在这个敏感的时候,一个前王府幕僚实在是有些让为娘不知所措。实际上既然是你舅舅推荐而来,他辞官又是当今圣上许可的,应该是无关大碍,只是天家无情,这种事能不掺和还是不掺和的为好啊……”

“那母亲是要回绝舅舅吗?”秦宇仰着着看着王氏,问道。

“这也正是为娘左右为难的地方。”王氏摇了摇头,说:“你舅舅在信中大力夸赞了这司马平的学识,称为当世大才。想来能做你的启蒙老师是再好不过了,这次若是拒绝了他,扫了你舅舅的面子,让他日后无颜面对老友不说,只怕传出去对他的名声有损,而且也不好再帮你寻找名师了。”

说到这里,王氏十分纠结,她一只手扶着额头,紧闭双目在那里细细思索其中的利害得失,另一只手规律的敲着身前的桌子,发出“咚咚咚、咚咚咚”的声音。在空旷安静的房间里尤为明显。

秦宇在一旁不敢言语,也在那里闭目思索,只是他思索的并不是别的,而是在那里尽力回忆起有关于南北朝的记忆,尤其是南北朝末期最后那几个朝代。不知道为什么,他开始有一种紧迫感了,他感觉到自己与历史真正的交轨很快就要来临了,到了那时候,自己身在的注定将要灭亡的南陈肯定会是弱势的一方,如果不能把握好什么能改变命运的机遇,恐怕就什么都由不得自己了,那种滋味不用猜都知道,肯定不好受。

房间之内的气氛一时之间相当的安静,连带着氛围都有些凝固了起来,只剩下王氏的手指还在那“咚咚咚、咚咚咚”的敲击桌子的声音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王氏的手指不再敲桌子了,她似乎想出了决断,正要张嘴将丫鬟下人叫进来,却看到秦宇已经在自己的身边睡着了,她不由得暗自责怪自己开始对孩子说的有点了多了。她起身推开房门,让守在门外多时的丫鬟轻手轻脚的将已经睡着的秦宇送回他自己的房里,又让自己的贴身丫鬟春华给自己将纸笔拿来。随后坐在书桌前,待春华将墨磨好之后,她拿起毛笔略一思索,便一蹴而就写下一封信件,随后在烛光下仔仔细细的密封好之后,将其放在了自己的书桌上,对春华说:“明日一早便派人去浔阳郡城将信件带给老爷,等人带着老爷的回信回来后,立刻带到我面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