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水浒厚黑
37426800000009

第9章 各有小算盘

宋江听到吕方这么挺他,心中高兴,开怀道:“两位兄弟,我真是宋江啊。我们为了逃避官府追捕才化装成官军。”

“我姑且信你,那么这是要往何处去?”郭盛道。

“我与梁山泊的晁天王有兄弟情谊,这次这帮弟兄是不能在青州待了,所以特地去投奔天王。”宋江道。

“既然不是官军那就好说。”郭盛道:“要让我信你,可敢孤身随我们上山吃酒?”

“好。”宋江欣然道,随后跟秦明花荣道:“两位贤弟留下,照看弟兄,我自去会一会他们。”

“哥哥不可。”花荣急道:“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底细,万一害了哥哥如何是好?”

“贤弟且宽心,我看那人也是条好汉,如果能一同带上梁山,岂不是更好。”宋江道。

花荣了解宋江,看他心意已定,自己不能动摇,只得道:“那让秦统制留下,小弟随哥哥上山。”

“也好。”宋江颔首道。

秦明默然。他如今人困马乏,无力再战,何况此去贼窟生死未明,装作一切听从大舅哥吩咐的样子目送宋江和花荣入敌阵。

“好胆气。”郭盛赞道,然后大手一挥对小弟们喝道:“恭请宋公明哥哥上山!”

一百个汉子一齐高呼道:“恭请宋哥哥上山!”

声势浩大,尤其是高峻一脸兴奋,声音最高。以前只是听人说过江湖事,如今亲历让年轻的他躁动不安份。

上山之后趁着杀猪宰羊的空当,郭盛三个请宋江和花荣坐下之后道:“兄台好气魄,如此胆气就算不是名满天下的及时雨也定是一条好汉。我相信这样的汉子也不会做出冒名顶替的事情来。”

“不错,我家哥哥确实不用冒充别人。”花荣道。他听郭盛说话有理有据且不卑不亢,声音平缓既无怠慢也无过分恭谨,所以生出好感。

“我们在青州触了官府无处可去,只好去投奔梁山的晁盖哥哥。”宋江道。

“朝廷确实是庞然大物,不是我等蝼蚁可以撼动。宋哥哥选择明智。”郭盛道:“我们对影山也是无险可守,遇到朝廷征伐怕是也要弃寨而走。”

“郭兄弟是个明事理的人啊。”宋江道:“那不若跟我们一同上梁山去,晁盖哥哥义薄云天,加之梁山泊地势复杂易守难攻,我们上得山去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岂不快哉?”

郭盛看向吕方和杨林。吕方本人没有主意,一切以郭盛看齐。而杨林本就是个投机者,如今心中稍微认可郭盛,但是对影山一百人显然没有梁山几千人声势浩大。如果对影山能够并入梁山,内里有郭盛照应,他相信就算在梁山也会过的很好,自然是赞成的。

两位好汉都没有异议,郭盛自然顺应天命点头道:“既然宋哥哥相邀,我郭盛也不是不知趣的人。”

说完此话,和吕方、杨林一起站起身来向宋江行礼,口称“哥哥”。

宋江高兴的扶起郭盛,大笑道:“好好好,我宋江今日又有三位好贤弟。”

“既然都是自家人了,那就把山下的弟兄们全部喊上来一并热闹几日再去梁山。”郭盛道。

“好,我这就下去请他们上来。”吕方道。

“花贤弟也一并去吧,我怕只有吕贤弟一人下去,秦统制不认得。”宋江道。

花荣点点头和吕方一起下去。

到了山脚下,秦明那一支队伍也由黄信带着赶来。两人立在山脚观察山上情况,就看到吕方和花荣联袂而来。

把秦明和黄信请上山来,大家吃吃喝喝的时候,第三队燕顺、王英和郑天寿的队伍到了。宋江五百人的队伍在对影山造了两天,终于又动身向梁山进发。只不过这一次先后呼应的队伍多了一路,宋江和燕顺几十人打头。花荣和秦明、黄信紧随其后,郭盛、吕方还有杨林领着对影山一百人并到清风山队里。

郭盛自然是看不起王英,燕顺不在清风山又以他为首,所以双方并无交集。王英没有见到郭盛战秦明,自然看不起这年轻后生,看在宋江面上,双方井水不犯河水。

倒是杨林这个七窍玲珑的人儿搭上郑天寿,两人天南海北的聊起来,没几句就兄弟相称。

“哥哥,和你交战的那汉子叫做秦明。”吕方和郭盛并驾齐驱走在最前面开路,忍不住好奇问道:“他就是青州兵马统制,而和他一起上山的黄信是青州兵马都监,如今都已经离开青州,为什么我们不趁机打下青州?”

“怎么打?”吕方反问道:“就凭我们对影山这百八十人?”

“不是说青州还有二龙山和桃花山吗?”吕方不解的问道。

“你也看到了,单一个清风山就有五百喽啰,咱们这一百人怎么压得住那些强人。”郭盛道。

“哥哥,那你的筹划岂不是没了?”吕方道。

“计划赶不上变化,咱们对影山积蓄不足,如果给我两年时间一定把山寨打造的兴旺。”郭盛叹道:“可惜时不我待,咱们先去梁山看看,如果事有不殆怪不得咱们不讲江湖义气了。”

对影山无险可守,靠梁山又只有三五日路程,现在不趁着梁山没有发达投靠,难道等到它成了气候堵在它扩张的路上被碾压而过?

哦。吕方眼神怪怪的。年轻的他还沉浸在哥们义气上,本以为郭盛大哥也是个义薄云天的血性汉子。没想到还没上山就先想着散伙了,那托塔天王晁盖在周围地界的名声也很好,是个仗义疏财的好汉子,应该不会走到郭大哥说的那一步吧。

郭盛看着和郑天寿有说有笑的杨林,这家伙确实是个老油条。看得出来王英为人张狂,不是好打交道的人,所以转而和清风寨最没存在感的老三攀交情。这个人以后倒是可以负责情报工作。

第一次被人这么热情,又都是各个山寨的末把交椅,郑天寿恐怕知无不言,清风山的底子要被杨林掏空了。万事难防有心人,看到郑天寿一脸笑意和杨林称兄道弟的神态,郭盛心中暗笑。

清风山的三个大王,大当家锦毛虎燕顺是个凶人,从他第一次抓到宋江就要拿他的心肝醒酒就可以看出一二,这肯定不是第一次了。二当家矮脚虎王英是个狠人,他可以为了女人和燕顺动刀子。而且上了梁山之后,王英和燕顺没有多少互动,反而宋江要下本钱去拉拢王英。

明着看王英似乎和宋江关系更好,但是其实宋江更加信任燕顺。同时燕顺也是地煞之中少数可以独当一面的宋江嫡系人物,从宋江当上寨主以后让燕顺把手金沙滩小寨,还把自己两个徒弟孔明孔亮交给他当副手就可以看出些苗头。而王英娶到扈三娘之后自然也心满意足成了宋哥哥的嫡系部队。

不过不管是燕顺还是王英,郭盛都不打算和他们深交,他们都是宋江嫡系,挖他们容易把自己暴露给宋江,而且他们能力不足,性价比并不高。郭盛可没有宋江那急公好义的名声,可以大把大把施恩惠于别人。

如果是花荣,但凡有一点能拉拢来的可能,郭盛都敢和宋江翻脸。可惜,还是不成啊。花荣对宋江的忠诚度,简直不可理喻。这可是为了宋江一言不合就能葬送自家亲妹子幸福的人。

慢行军走了两日,前方有一个小卒子奔马来报,说是宋江哥哥听闻老父噩耗回家奔丧去了。

郭盛和王英听了只得催促手下急行,夜间也不休息,只是累了稍作停歇,到次日辰时终于追上秦明、燕顺他们。

几个首领聚在一起,燕顺拿出宋江手书给大家展开道:“这位好汉名叫石勇,被人称作石将军,今趟就是他来通知宋哥哥家中噩耗。按宋哥哥的意思是和我们一起上梁山。”

秦明埋怨道:“你怎么不留他一留。”

“宋哥哥闻得父亲没了,恨不得自己也去寻思,如何肯留,巴不得飞到家里。写了一封备细书札在此,教我们只顾去,梁山那里看了书,并无阻滞。”石勇分说道。

“只靠这手书梁山真能接纳我们吗?”王英疑惑道:“有王伦前车之鉴,晁盖能不防备我们?”

王英的问题也是大家心头考虑的问题,如果晁盖不能相容怎么办?

花荣拿着手书道:“如今我们事在途中,已经退不得了,要说散了不说如何向宋哥哥交代,只是大家都这么甘心回家?他日朝廷海捕文书一到还不是束手就擒。”

吕方把他们的神情看在眼里,默然不语。他总算明白郭盛为何要说事有不殆尽快抽身离去的话了。这里才十个人心就不齐,各有打算,到了梁山还不是更加分散。

秦明和花荣这些有真本事的人,又少走江湖,只是听说晁盖名声的,自然是想上山去。他们两个加上黄信都是背叛朝廷的军官,肯定是朝廷重点追捕的对象,又没有经过江湖险恶,所以选择信任宋江和晁盖的名声。

燕顺心中不平。在青州时,他是宋江和花荣的救命恩人,秦明又是他的手下败将。虽然都是听宋江的令,但是他和秦明、花荣其实地位相同。如今要是散伙,他带着一帮手下何去何从?而上梁山去,没了宋江这个能和晁盖平起平坐的大哥聚拢人心,他们岂不是千里迢迢来给晁盖送菜?秦明和花荣能凭真本事占一定地位,他呢?没了这四百多兄弟他该如何自处?

王英心中和燕顺一样顾虑。他为什么能和燕顺翻脸?为什么敢和燕顺翻脸?还不是因为清风山上的五百兄弟有一部分是他的人马,本就被宋江遣散一批不愿来梁山的手下,如今上山还不是毫无招架之力,任晁盖拿捏?他要是想向在清风山对燕顺一样对晁盖吹鼻子瞪眼准没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