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水浒厚黑
37426800000005

第5章 当家方知难

青州真是个好地方,三山的好汉不说,日后还有梁山驱逐来的大将呼延灼。这位呼延家的后人,如果再有了这位名门之后来锦上添花,那么招安的希望更大了。

要说梁山上政治成分最高的,当属那位小旋风柴进,柴荣的后人,可惜他的官方身份只是摆出来好看的。高俅的弟弟高廉陷害柴家的时候,举朝上下没有一位大臣站出来为这位太祖御赐免死金牌的家族说一句公道话。

不管是在水浒还是历史上,高俅的地位并不如蔡京,他们也是自成系统,更有自己一套班子人马。但是他们也并非是没有敌手,至少那位收编了梁山人马的宿太尉宿元景就没有就这件事情攻击高俅。

为什么任由高廉践踏太祖祖制而不作为打击政敌呢?恐怕是大家都心照不宣吧。谁敢当着皇帝的面去给前朝皇帝的后人谋福利?

柴进的身份注定了他牵头去招安只会帮倒忙。就算徽宗再昏庸,也不会任由柴家的人接连打退童贯高俅之后还给他们一个官方认证的身份。

呼延灼就不同了,呼延家是赵家的附庸,几代人下来在朝廷之中恐怕积累了相当的人脉。可以说梁山上一百单八将里面,呼延灼的身份是最高的。

关胜那个关羽后人和林冲的八十万禁军教头一样都是虚的。拿现在人来比对吧,你是遇到个开国元帅的后人某市军区军长师长高看一眼,还是把遇到个古代名将,如关羽岳飞的后人某县武警大队大队长看的更重?

一朝天子一朝臣,关羽的光环并不能笼罩宋朝,不然宋朝屡次提高关羽的历史地位,但是为何大刀关胜只是个浦东巡检?

关胜和卢俊义都是宋江推出来的两杆旗帜人物,为他吸引了很多的仇恨。从宋江重用他们两个人来看,就可以知道宋江的政治手段多么高明,只可惜他投错了胎,如果生在东京,恐怕又是蔡京那样一等风流的人物。宋江身上那些闪光点有很多都需要郭盛去学习的。

自从在那晚打动了吕方,郭盛几人都在对影山住下。吕方几次要把寨主之位让给郭盛,但是郭盛都婉言拒绝。枪打出头鸟,做贼的当头儿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情。

吕方也是年轻人,一时被郭盛唬住,为了表现自己的豪爽不羁脱口而出让郭盛来当大哥。话一出口,其实自己心里已经有些后悔了。

郭盛善解人意推让几番,吕方又开始美滋滋的做他的大哥。郭盛成了一个山寨中客卿的存在,能被寨主称呼哥哥的人,地位当然是超然的。何况那些山贼都不瞎,自然知道郭盛的武艺远超吕方。

吕方这个人并不是具备领袖气质的人,这一段时间接触郭盛就已经了解了。年轻的吕方还很赤诚,在郭盛谦让寨主之位之后,认为郭盛是个心胸开阔的真英雄,对他越发尊重。这无疑更在贼兵眼中损害了他的当家威望。他还不知,只拿郭盛的腹黑当作谦虚而愧疚自己心中的小算盘。

有了郭盛这个强中之手,对影山当然行动就大起来。最起码是按照郭盛布局的想要将对影山经营成梁山那种大寨就必须招人。

可是等到半个月之后,郭盛一下子就知道现实到底有多骨感。吕方的百人队伍,还要全套制服,日常生活档次自然也不能低了。真是应了那句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论秤分金银。吕方完全不知道营生过日子,有一分钱也要花出去供弟兄们吃喝。

大方倒是大方了,可是完全没有积蓄。郭盛想要借助吕方的根基发展这一目的完全失败了。对影山本身就不是什么大寨,吕方又是外地人,本地没有号召力,这百号人物已经把附近不安分的人全部吸收进来了。剩下的不是老实巴交不愿意落草的农民,就是当地一霸看不起小山小寨的地痞。

没有人力储备,没有粮草储备,没有钱财储备,郭盛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现在连郭盛的那几个兄弟里就有两个受不住山寨的诱惑,安心加入了对影山的大队人马。

有肉兄弟一起吃,有酒兄弟一起喝,这叫做义气。别说军队里薛礼那一套拿出来,如果郭盛现在开始对山寨进行钱粮管制,保准一下子就成为山寨里的仇人,而不是现在受人仰视的客卿。

一百号人的吃喝就已经是一笔烂账了,在这一刻郭盛无比的渴望认识神算子蒋敬。想那货在水浒里对梁山上十万人的人吃马嚼都是他或者说他的团队一笔一笔算出来的。而后勤管理,李应和柴进都是一把好手,但是柴进专会任恩,只是一味的花钱如流水。

而且柴进的江湖地位太高了,如果不是失陷高唐州,宋江对他有了救命之恩,怎么敢又怎么能把这尊大神请回山来。

吕方的对影山都是这样了,那么鲁智深的二龙山就更别说了,这货比吕方还能败家。只有桃花山能符合郭盛的期望啊。因为那两位山大王太软了,郭盛这强盛人物上了山,一旦掌握全局,还不是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可惜他们俩也因为性子太软不能独当一面,对战方面不符合郭盛的期望。

也该郭盛这人底子薄野心大,光想着学习薛礼如何纵横沙场,完全没有考虑到自己所处的位置。劝说吕方的时候突然被自己的言辞打动,妄想依靠自己一己之力开辟一个新天地。却完全忘记了他在这个世界一无所有,甚至他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规则都不清楚,又怎么能玩得转的?

作为穿越者,果然还是应该顺应天命跟着剧情走。上梁山,挖宋公明哥哥的墙角。什么李应蒋敬一定要全部拉过来。郭盛郁闷的想。薛礼那会儿有泱泱大唐作为后盾,只要计算多长时间来多少粮草多少时间会用掉就行了,什么时候计算着下顿饭手下的兵上哪去淘点吃的了?

大手大脚的鲁智深能把邓龙那五百人的架子撑下来,恐怕杨志功不可没啊。这个时候郭盛已经不在想什么收编二龙山的事情了。那五百条好汉现在在郭盛眼里是五百张吃不饱的嘴啊,还是留给梁山那种大山寨吃下来吧。

现在郭盛也理解了为什么梁山要打祝家庄,甚至到了后面摊子铺开太大,这种村里的大户已经满足不了梁山的胃口了,才不停的打大名府东平府东昌府这些朝廷重镇。

如果能入了朝廷的编制吃上皇粮就好了。郭盛现在彻底醒悟了,就吕方这小年轻惯出来的百十号人就这么难伺候了,那鲁智深那二龙山的五百号人真要想收他们的心,恐怕要把青州城打下来。崩了慕容彦达的老底,还怎么上赶着请他招安?作死也不带这样玩的。

还好郭盛这个家伙一身的武艺不是白给的,薛礼的经验也告诉了他精兵有精兵的战术,流寇有流寇的打法。

打土豪分家产这种吸引仇恨的事情郭盛自然不会做。决定上梁山了,那么郭盛更不会费劲去打大户。这些山贼一个个的油滑的很,抢了东西不分离心离德,分了又相当于没打,等到了梁山根基不稳,又怎么成大事?

郭盛调整好战略目的之后,又开始了大肆的扩张。最起码要把原著上郭盛那一百号白衣小校的队伍拉起来啊,然后凑活起来过几天就去梁山水泊吃他晁盖喝他晁盖的。

抱着这个坚定的信念郭盛很快的就想把队伍拉起来,近处没有就去远处,在水浒里大宋朝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想当山贼的土匪。而且依照水浒里的武力配置,说不定每招三个人就有俩练过拳脚呢。

当然这个拳脚多是花拳绣腿,就像是现在年轻人喜欢报的什么空手道跆拳道班,教一些套路拳法。精不精通的全看个人悟性,恐怕找不出几个能打过种地出身的陶宗旺的。

这天正在对影山上和吕方喝酒的时候,郭盛说出了心中的想法。吕方心中一片赤诚,本就想着自己武艺不如郭盛,每日在寨中拿寨主的风头不能服众,早就心中不安。

如今一听郭盛有意招人,并不是先想着自己会不会被郭盛火并,反而高兴的说道:“哥哥总算想通了,到时候你便来做这寨主,小弟辅佐你咱们兄弟二人一起干一番事业。”能说出这句话来说明这几日相处,吕方是真的服了郭盛。

也是郭盛刻意展现自己的结果。如果说地煞里谁值得结交,那么吕方一定排前五。他是可以和石宝大战四十回合不落下风,地煞之中顶尖的骑将之一。

这其中石宝武艺不好定位,如果和索超多打几十回合不分胜负的话,那么吕方甚至可以和梁山八骠骑的弱骠骑比肩。

郭盛刚给吕方画了张大饼,自然不会直说现在他想着如何投靠梁山。也更不会跟他仔细分析所谓的聚三山围攻青州的可能性。先不说对影山能不能压制住二龙山,就鲁智深那个不受拘束的脾气,还有武松刚蒙冤杀官,对官家是一肚子的怨气。有这俩人在就不可能拉二龙山去受招安,更不要说让郭盛头疼了几天的后勤补给人吃马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