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水浒厚黑
37426800000033

第33章 李母的精明

晁盖听到郭盛的话,脸色冷下来,一言不发的盯着他。

僵持的气氛让身后的吴用和宋江都不敢稍动。不过郭盛说起李逵老娘也要下山的时候,眼带深意的看着郭盛。

“朱富兄弟背井离乡来这里难免有不适应的地方,既然是他们的意思,那就这样办吧。”晁盖冷冷的说道:“这件事情交给你去办。”

郭盛告退,他明显的感觉到了晁盖的转变,再也没有以前的热情。

聚义厅里宋江坐了会儿,也寻个理由出去了。昨日李逵回山他并不在意,今天听到李逵的母亲要到郭盛庄上住,所以打算好好的问问李逵在沂州发生了什么事情。

“学究,我对郭盛不可谓不厚,为什么他还要这样拆我的台?”晁盖看着宋江离开,问身边的吴用道。

“哥哥,有些人就是狼心狗肺,不管你待他多好,都养不熟的。”吴用道。

“唉!自从宋贤弟上山来,山寨是越发兴旺了。”晁盖叹口气道:“可是完全没有当初的快活,这么多人整合在一起,难免一个个有自己的私心杂念。难道就不能为山寨想一想?”

“哥哥,这毕竟还是少数人。”吴用劝解道:“除了郭盛这个小子上蹦下跳,别人都很安分。”

“安分?”晁盖沉声道:“那是叫安分吗?一个个都守着自己的小山头,从来不主动参与山寨的事情。冷眼旁观不叫安分,叫疏离。比起他们来,我还是看好郭盛这样上蹿下跳的人,最起码他知道要往上爬就要为山寨做事。”

吴用沉默了,现在的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劝晁盖了。

晁盖又想着自己整日快活,又想着保持梁山泊几十位头领保持和他的一致性,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让大家一切都向着梁山本来就是梁山之主晁盖的一种自私,谁人心里还能没有一点小算盘,而且为了梁山还不是为他晁盖?

现在的晁盖和王伦何其相像,都是有人来到他的地盘请求收容。这下子他有些理解王伦当时拒绝他们的心情了,但是理解归理解,晁盖还是不会认同王伦的作为的。这是性格的差异,让他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但是却是同样的把梁山当做了自己东西,所以他们都死了。

只不过一个下手的人叫林冲,一个下手的人叫史文恭。晁盖和王伦都不同于宋江和郭盛,前者是把梁山泊看成了自己的家园,倾注了感情,珍惜而不允许别人来破坏。而后者只是把梁山当做是工具和阶梯,只要有合理的代价,他们随时可以舍弃梁山泊。

郭盛出了聚义厅,在耳房交待吕方几句话,然后奔萧让的房舍去了。他托萧让写了一副牌匾,正好一起拿了。

找到萧让的时候,他正在设计关防文约,这些东西他要整理出来几份给晁盖和宋江看了才能决定使用哪个。

萧让和金大坚虽然一个是文人一个是匠人,但是都是梁山上吃手艺饭的,所以平时住在一起,两间房都紧挨着。如今两个人在外面石桌上一个做关防文书,一个刻兵符牌面,见到郭盛来,都站起来热情招呼。

“叨扰了,两位都这么忙碌,我冒然前来,有些失礼啊。”郭盛客气道。

“无妨无妨。”萧让赶紧道:“我们这里一贯的清静,少有人气。”两个人平常在州城,虽然不经常接触上层社会,但是也是中层的精英,说话做事自有傲气。这也是敢在出城时遇到剪径的蟊贼悍然出手的底气,当然在被抓上山来之后这两个人是彻底的怂了。做事小心翼翼,从不主动出头,就算是有人欺辱也基本都忍了。

“我要的牌匾做好了吗?”郭盛问道。

“好了,好了,昨晚金兄忙碌半夜终不负郭头领所托。”萧让道:“不过怎么要的这么急了?”

“昨天两位也在聚义厅,当然知道我被分差了住守聚义厅的职责,今后下山恐怕没有那么随意了。”郭盛笑道:“今天正好最后一趟机会下山了,我想把事情都搞定。”

“今天就要下山?”萧让奇怪的问道。

“新来的朱富头领和李逵头领的家眷并不适应山上的生活,所以请求晁盖哥哥一并往山下庄子上去住。”郭盛道:“我奉命送他们到庄上去。”

一直闷不出声的金大坚听到郭盛的话,眼里闪过一点希翼,正要开口问什么被旁边的萧让伸手拉住,道:“那我们不打扰郭头领的要事了,东西就在屋里。”

“谢了。”郭盛道。他说完招呼两个跟来的喽啰去屋里抬匾。

“你为什么不让我说话?”金大坚不满的对萧让道。

“说什么?”萧让看一眼郭盛进了自己屋里,才低声道。

“当然是让他这次带上我们的家眷。”金大坚理所当然的说道。

“你我的家眷?你我两人是和朱富李逵一样真心来投的?”萧让反问道:“你觉得晁盖会允许郭盛这么做?”

萧让接连的问话让金大坚闭上了嘴巴。

萧让笑脸把郭盛送走之后,只剩下两个人在,这才说道:“不过看郭盛也是个有心计的人,我们倒是可以向他这边靠拢一些。一旦事有不殆或许能借助他山下的力量把家人安全的送出去。”

这样的小事儿换来一个头目做就可以了,郭盛平白跑这么一趟也不是没有任何理由的。他就是要散出一种信号去,他郭盛有能力让别人的家眷在山下过上安稳的生活。

在梁山之上有晁盖的天命和宋江的人和,根本不会给他多余拉拢别人的机会。所以他才孜孜不倦的在山寨外面寻求发展,就是为了避开他们两个,寻求第三条占据地利之便的出路。

而且如朱富这样想要给家眷一个稳定安心的场所居住生活的一般来说都是一些遵从孝义的人。这样的人最起码都是靠得住的人,而不是清风山上燕顺、王英那些没爹没娘没心没肺的货色,一个动辄人心下酒,一个为了女人要和大哥动刀子,这样的人收编过来还不如不要。如果宋江没有花荣、秦明这样的嫡系,是压不住燕顺、王英这样的亡命徒的。也是宋江日后越做越大,又给王英娶了门好亲事才让他们两个把命给卖出去的。

现在的郭盛势力已经超过穆弘了,只不过他心中对郭盛还不服气。说不准有朝一日,他迫于老爹从良的压力也会请郭盛来照顾他穆太公,那么郭盛做梦都要笑醒。倒不是穆弘这个人多么厉害,多么重要,而是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那么只说明一件事情,那就他郭盛对天罡也有了一定的吸引力。

走江湖的汉子认的第一是名声威望,第二才是武功。不要说天罡,就算是地煞里往后数的石勇都是眼皮摆在天上。如果真有天罡来投,不说别的,最起码他郭盛在梁山是有了一定的威望。现在郭盛最可惜的就是他来的时候武松已经血溅鸳鸯楼上了二龙山,那么阳谷县的西门大官人和大郎也都没了。不然的话依照他武二对大哥的爱,郭盛把武大养得白白胖胖每日和金莲恩恩爱爱的,还不如要他武二出死力的报效。

“铁牛,我问你,你到底是做的什么营生?怎么才来两天又要走?”郭盛刚一来到李逵住处,就听到了李母喝问道。

“哎呀,娘,你就别问了。”李逵急的抓耳挠腮,也不知道怎么圆,只能敷衍道:“这是最后一次了,马上就到地方,俺保证这次去了再也不会搬家了。”

“老人家,确实如此。”宋江也在一边柔声劝道。看到李母这疑神疑鬼的样子,他也知道了这老人确实不该在山上住了。他本来是要找李逵问话,结果来这里却劝了李母半天。

郭盛一来,因为李母认得他的声音,也好说一会儿话,这才肯走。别过宋江一起下了山,上了船。

出了梁山泊,又走了一段路,本来一直坐在车上默不作声的李母这才一把抓住李逵到自己面前道:“铁牛,你给我讲实话,你哥哥说是在外地当强盗是不是真的?”

“娘,你别听他瞎说。”李逵道:“俺都跟你说了八百遍了,不是不是,就是不是!”

“你莫唬我。”李母道:“我虽然瞎了,可是还不傻,这几日上山下山的,你真当我不知?我不敢在山上说话,是怕说错了什么反而害了我儿子。”

李逵没想到自己母亲这么心细一时无语。

郭盛一直注意这边的情况,听到李母说的,他驱马过来道:“大娘,铁牛大哥确实骗了你。”

李逵一听郭盛揭自己老底,牙齿咬的咯嘣咯嘣的,握紧拳头要来教训他。刚迈出步子,却又听郭盛道:“铁牛哥没有在外面当大官,他是怕他兄长不同意才说出来稳住你们的。其实铁牛哥是在这里给一位员外做事。因为得了员外的器重,想让他长久留在这里,这才去接您来的。”

听到郭盛给他圆谎,本来怒气喷发的脸马上笑开了花,道:“娘,他说的不错,俺确实骗了你,没有当官,但是接你来享福是真的。”

“你这鬼头。”李母手指在李逵脑门一戳,笑骂道:“我还能不知道你在骗我,早说是得了贵人帮忙啊。非要扯什么当大官的谎话来让我这做娘的心里不安。”

“铁牛哥这不是想在乡里炫耀一下,也没有别的意思。”郭盛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