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江自东流
37418100000072

第72章 魏书人物简介1

《三国志·魏书》

卷一武帝纪第一

曹操,字孟德,一名阿瞒,安徽亳州人。少机警,好谋变,放浪不羁。廿岁举为孝廉,后起兵用贤良,挟天子以令诸侯,能克制情感,不计旧恶,终揽国权,完成曹魏建国大业,然难知其出生来由。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23日去世洛阳,年六十六,史称太祖武皇帝。

卷二文帝纪第二

曹丕,字子桓,武帝太子。220年冬十月登基,建立魏国。黄初七年,226年夏五月十七日于嘉福殿去世,时年仅四十。才艺兼备,若能有宏阔的气度,平直的诚心,体存道义,将会是一代英君,史称魏文皇帝。

卷三明帝纪第三

曹睿,字元仲,文帝长子。226年5月17日继位。青龙三年,239年春正月初一去世,年仅三十六。虽刚毅有皇室风范,却随意收子传位,不思开拓疆土,虚慕始皇汉武,大建宫殿,为后继者留下了祸根,史称魏明帝。

卷四三少帝纪第四

曹芳,字兰卿,明帝养子,身世诡秘。239年春正月初一,刚立为皇太子,就快速登基为帝。嘉平六年,秋九月十九日被废除,返回齐王地,时年廿三。史称齐王。

曹髦(mao),字彦士,文帝孙子。才思敏捷,有文帝风范,然急躁而肆意妄为,自寻大难,可悲啊。甘露五年,260年五月初七死于非命,卒年二十,史称高贵乡公。

曹免,字景明,曹操孙子燕王曹宇之子。258年立为常道乡公,曹髦死后被公卿立为帝。260年六月初二到洛阳登基。然不问政事,致使大权旁落。咸熙二年,265年12月13日在南郊设坛,行禅让大典,魏国灭亡,时年二十,封王。晋太安元年302年去世,终年五十八,谥号元皇帝,史称陈留王。

卷五后妃传第五

武帝卞皇后,山东临沂人,文帝母亲。歌姬出生,立为王后,明帝为太皇太后。太和四年,230年五月去世,七月合葬于曹操高陵。

文帝甄氏,河北无极人,河南上蔡县令之女。三岁失父,少贤能。初为袁绍次子之妻,后曹丕纳为妻妾,受宠爱。黄初二年,221年六月因失宠多怨言被赐死,葬邺城。曹睿时追谥为文昭皇后。

文帝郭氏,字女王,河北威县人。生于高官之家,早年父母双亡,很有心计,为曹丕小妾。222年曹丕不听劝言,执意立妾为后。235年春在许昌去世,史称文德皇后。

明帝毛氏,河南武陟(zhi)人,初为明帝妾,后立为皇后。景初元年,237年的一天,因知道前一天皇帝游玩没带上自己,问帝被赐死,并追加谥号,史称明悼皇后。

明帝郭氏,青海西宁人,生于大族之家。深得宠爱,曹睿病重时册立为皇后,后垂帘干政,终使曹魏灭亡。景元四年263年12月去世,史称明元皇后。

卷六董二袁刘传第六

董卓,字仲颍,甘肃岷县人。少好武善谋,因战功封前将军,后入朝手握重兵,祸乱朝纲,终被铲除,其粗暴狂虐是有史以来从未见过的。191年夏四月,被吕布杀于朝堂上,诛灭三族。

袁绍,字本初,河南商水人,四代位居三公之位,有权势,威严有气质。官渡败北,202年忧患而死。志大才疏,难以容人,杀忠臣田丰,终至灭亡,其愚超越了项羽。

袁术,字公路,司空袁逢之子,袁绍堂弟。企图称帝,195年冬病逝于逃亡路上。奢侈淫荡,行为放肆,终至灭亡,是自作自受啊。

刘表,字景升,山东微山人。身高一米八几,容貌俊朗,少博学有名,有八骏之美誉。却外宽内忌,好谋不决,排挤贤良。建安十三年208年秋八月,得知曹操于南征途中,焦虑中病逝。

卷七吕布张邈臧**第七

吕布,字奉先,内蒙古包头人。威猛彪悍,号称飞将,身边却无杰出谋士。加之轻薄狡诈,唯利是图,古今如此之徒,焉能不败。建安三年,198年在白门楼被曹兵勒死。

张邈,字孟卓,山东东平人。少以武勇仗义著名,董卓之乱时,与曹操同举大义之师,结下好感情。兴平二年,195年,曹操攻下河南杞县,他率兵增援,途中被杀。然听信陈宫蛊惑随了吕布,背叛曹操,可惜啊。

臧洪,字子源,江苏宝应射阳镇人。身材高大,相貌魁梧,是天下有节操的志士,为青州刺史。194年,终因兵弱不愿低头,被袁绍杀害。

卷八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公孙瓒,字伯珪,河北迁安人。有风度,声音洪亮。却残害名士,侵暴百姓,成众矢之的。建安四年199年,袁绍率部攻破河北雄县时,自杀身亡。

陶谦,字恭祖,安徽马鞍山人。少好学,后起兵征战。投奔董卓,得徐州牧并封侯,背信弃义,陷害忠良,受到曹操讨伐。兴平元年,194年病死于山东郯(tan)城。

张杨,字稚叔,内蒙古托克托人。少勇猛,任郡武猛从事,196年任大司马,一向与吕布好。198年,吕布被杀后,身在外援的他被部将杨丑杀害。

公孙度,字升济,辽东郡襄平县人。少为郡官,因与太守亡子同岁而受提拔,直至出任太守职务。自其中平六年189年占领辽东郡,传之公孙渊历时三代,共五十年,皆因残暴不知节制,终致家族灭亡。

张燕,本姓褚,河北石家庄人。黄巾军起时,聚集少年转战于山泽中,回乡时已过万人。虽初助公孙瓒战袁绍而败,终能归顺曹操,授平北将军,封安国亭侯。死后,其子袭位。服务国家,当是功臣。

张绣,甘肃靖远人。虽说数与曹操反目,但官渡之役最终选择了曹操,以战功升为破羌将军。后在讨伐柳城乌桓的途中去世,谥号定侯。能归顺国家,不可不视为国家功臣。

张鲁,字公祺,江苏丰县人。虽初为盗独霸汉中数年,但知国家完整之重要。建安二十年215年,结束匪盗归顺曹操,授镇南将军,封阆中侯,死后谥号原侯,可谓国家功臣。

卷九诸夏侯曹传第九

夏侯惇(dun),字元让,安徽亳州人。初随曹操征战,数有战功,官职前将军。生性刚烈简朴,虽在军旅,常重师好学,家无余财,常向官府借贷。延康元年220年二月初三授予大将军,夏四月庚午去世,谥号忠侯。

夏侯渊,字妙才,曹氏族人兄弟。少随曹操征战数有战功,一生勇猛征战,不惧强敌。曹蜀两军相抗争的次年,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部将张郃被围,亲率一部救援中遇刘备军偷袭,勇战而亡。谥号悯侯。

故事:夏侯渊的妻子,是曹操的妻妹,由此常得到曹操的关爱。以猛冲猛打而闻名的夏侯渊,也引起了曹操的丝丝牵绊,常常告诫他,征战中不要一味争强好胜,身为统帅,有时也要一点怯弱,只知道任勇而行,也就只能与匹夫争强。然而,这些忠告没能规劝其好勇的秉性。

曹仁,字子孝,曹操堂弟。少随曹操英勇奋战,文帝时与孙权军大战,占据襄阳,派将将汉水南部百姓迁徙到北方,增加了曹魏人口。后屯兵合肥,官居大司马。黄初四年223年三月去世,年五十六岁,谥号忠侯。

曹洪,字子廉,曹操堂弟。曹军猛将,救曹操于危难中。因生性吝啬,为文帝死敌,几乎丧命。明帝时恢复官职骠骑将军,封乐城侯。太和六年,232年去世,谥号恭侯。

故事:曹洪非常富有,却生性吝啬。曹丕为太子时,曾向他借过钱财,却不很如其意,由此怀恨在心。文帝登基后,虽二次加封其为骠骑将军,并为野王侯,封邑至二千一百户。一次,因其门客触犯法律,曹洪被捕入狱并治死罪。群臣救助无果,后曹丕母亲警告皇后,才得以出狱,但免除了职位及封邑等一切,仅得以留下性命。

曹休,字文烈,曹操同宗侄子。少时由荆州绕道回乡,被曹操誉为千里驹。战功卓越,逐步升迁,明帝时为大司马。太和二年,228年讨伐吴军,收诈降孤军深入被突袭大败,奋战后突围得脱。十月庚子因背部恶性脓疮,不治而亡,谥号壮侯。

曹真,字子丹,曹操同族兄弟之子。少年丧父,曹操收为养子。率大军驻陕西勉县,大败马谡于街亭,稳定了曹魏西部。青龙四年,236年升为大司马,可佩剑穿鞋上殿觐见。八月再次率军,南入蜀地。后病逝于洛阳,谥号元侯。

曹爽,字昭伯,明帝同族兄弟。虽获皇恩,但品行浅薄又地位尊贵,沉溺于享乐而傲慢。与司马懿争夺朝纲,心系自身而优柔寡断,终至败亡。正始十年249年春正月,曹爽兄弟等人出皇城,结果全被处决,并诛三族。

夏侯尚,字伯仁,夏侯渊侄子。足智多谋,与文帝结为布衣之交,平乱、火灭诸葛瑾战船等诸战多立显功,出任荆州牧五六年。宠爱小妾超越了曹家正妻,小妾虽被文帝所杀,但其心难忘,颇多非议。其乃老臣,文帝依旧信任有加。黄初六年225年病重回到洛阳,文帝数次看望,后去世,谥号悼侯。

夏侯玄,字太初,二十岁任散骑黄门侍郎,后至太常卿。与品德浅薄而位重的曹爽甚好。曹爽被杀后,内心难平,企图诛杀大将军夺位,事泄被缉捕,余党被杀尽。嘉平六年254年临刑时,面不改色,举动自如,年四十六。虽以其风度和气量,为时人赞颂。却将族兄之情高于国家之权,焉能无不败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