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江自东流
37418100000041

第41章 蜀汉灭亡

司马昭三路攻打蜀

司马昭命令诸军大举进攻蜀汉,派征西将军邓艾率领三万人从狄道奔赴甘松、沓中,以牵制姜维;派雍州刺史诸葛绪率领三万人多从祁山奔赴武街、桥头,断绝姜维的退路。钟会统兵十万余人分别从斜谷、骆谷、子午谷奔赴汉中。让廷尉卫持符节监督邓艾、钟会的军事,兼任镇西军司。

姜维退守剑阁

刘惮听说审讯后,连忙按照当初姜维的建议让廖化赶去阴平;派张翼和董其到阳平关防守钟会军,同时按照姜维制定的汉中防御战略“收兵积谷”,但廖化和张翼董厥的援军到达目的地前,这些地方都已经流失了,这些防御战略频临破产。钟会于是亲自率兵十余万攻打乐城,另外,胡烈率领一万多兵去回答更加险峻的阳安关采取牵制性进攻,娱乐城守将王含只用五千守军就粉碎了钟会的进攻。此时阳安关守将傅佥准备坚守等待救援,但蒋舒想出去投降,于是和傅佥说:“现在贼军到了却不攻击,不是好的想法。傅佥说”:“受命保护城,不再是只为了军功,如果抗命令出战,导致这边失守,死了的有背于国家。蒋舒说”:“你认为守护住这边就行,但我认为它是从战胜对手才是功劳,我们各干各的。”于是带兵出城。傅佥认为蒋舒出去进攻胡烈,但蒋舒拒绝去投降了胡烈。胡烈让蒋舒诡诈打开城门,乘机进攻,傅佥一直反击到战死,北魏军队也很配合傅佥的忠心。钟会听着阳安关已经攻下,打开了通去平地的大门,于是派李辅和荀恺各领都是一万围攻娱乐城的王含和汉城的蒋斌,自己带兵直奔剑门关。

西路军的同时打开进攻态势,邓艾命令天水太守王颀、陇西太守牵弘、金城太守杨去分别从东、西、南、北三面进攻沓中的姜维。不过姜维凭借获得全部魏州军队已进入汉中的消息,担心阳安关失守,剑阁孤危,就不作抵抗,边战边退,希望尽快赶到剑阁援助。但是中路军已经从祁山进军到达阴平的桥头,切断了姜维的退路。

姜维为引开魏军,便率军从孔函谷绕到诸葛绪后方,假冒攻击。诸葛绪怕自己的退路反被切断,慌忙后退三十里,姜维趁机会立即回头越过桥头。当诸葛绪察觉得自己上当时,蜀军已远远地离开,追不到。到这里北魏军队派出六万精兵阻拦姜维3万军队回师的目的已经破产。姜维从桥头到阴平,一路向南撤走,路途中遇到了驻守在白水关的廖化前往和廖化一起赶去阳安关,他后来在汉寿县遭遇到了张翼、董厥等人蜀汉援军,听着阳安关丢失,于是全军退守剑阁,抵抗魏军。

钟会率军进到剑阁,在今四川剑阁县剑门,西有相连的小剑山和大剑山,地形险峻,道小山谷深,易守难攻,姜维利用这种有利于防守的地形,在这列营守险。

钟会前有剑阁雄关,寸步难前进,后来黄金、乐城、汉城三地险要的地方,向东沿着汉水、芒刺在背。重要的是拖拉下去,形势真像姜维所预计:“攻关不成功,野外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到当时退兵,蜀汉如果各城都出,前后夹击,那就比往年曹爽更惨了。钟会于是又干起最拿着的,动笔杆子,寄希望于原被魏军的姜维投降,写信给姜维:“公侯用文王、武王的德行,有超世谋略,功劳救助巴、汉,声播华夏,远近没有不归的名。每只过去,曾与大化,昊札、郑乔,能明白这好。”姜维设置的不合理,钟会文章虽然很好,正对天险,还是得用武装进攻的,只好硬着头皮强大进攻剑阁,姜维排列营垒据守险要。试着想象北魏军队强大进攻黄金、汉音乐已经近两个月还将不下,又怎么能一举攻克剑门,只是白白损兵折将结束了。攻关不能,钟会只得暂时引兵后退,蜀军据险防守。北魏军队真正处于“攻关不成功,野外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又是前狼后虎、进退两难的僵局。钟会屡攻不下,但剑阁又是通往CD的主要通道,不能放弃,加上北魏军队粮食不继,军心开始动摇,很多人都担心前功尽弃。

吴国救援蜀汉

冬季,十月,汉朝人向吴国告急求援。甲(疑惑),吴王派大将军丁奉率领诛军进兵寿春;让将军留平到南郡的施绩那里,商议向什么地方发兵的事;让将军丁封、孙异到沔中去救援蜀汉。

邓艾偷渡阴平

在这个关键时刻,邓艾提出来了一条良策,建议“从阴平经由小路(小路)经过汉德阳亭(今四川剑阁西北)奔赴涪县(涪,在今四川绵阳东),从剑阁向西走一百里,离开CD300里,奇兵冲击他的心腹,剑阁的守军(指一定回蜀军),那么(钟)和并行(两车并行)而进;剑阁的守军不返回,就接应涪城的军队太少了。……现在掩盖他的空虚,打败他是必然的了。”

邓艾进献计策的关键点是,北魏军从阴平绕个道攻打涪城,这样姜维如果从剑阁来援助,那么剑阁孤立容易破,如果蜀军不救援涪县,北魏军队攻破涪城,切截断姜维退路,并可直接向CD这条计策被接纳了,并由艾执行。

邓艾挑选精兵,想与诸葛绪联合经江油避开剑阁,直取CD但诸葛绪把自己只接受命令阻拦姜维,不可自作主张是由,拒绝邓艾联合军的建议,率军东去,与钟会军会合。不过,钟会为扩大军权,秘密告诉诸葛绪畏缩不前,结果诸葛绪反被召回治罪,这部归属钟会。

从阴平到江油,高山险阻,人迹罕至,十分艰难。这些年十月,邓艾率军一万多人从阴平道,在没有人的地方300多公里,一路上凿山开道,架设阁。当时“山高谷深,最为艰难。又粮食运输将匮乏,多次在危险。”正对困难,邓艾身先士卒,遇到了险要的地方,“用毛毡裹,推转向下,将士都攀着树木,沿着山崖,鱼贯而进,攀登小道,凿山开路,越过7百里无人烟的危险地区,“粮食运输将匮乏,多次在危险”,”在克服了这些难以想象的困难之后,北魏军队最终在通过了阴平险道,到达江油。江油占据石门,在涪水,同时长江,三面悬崖,这和剑阁齐名的天险,但四川江油守将马邈被北魏军队害怕打仗而下降。

邓艾率北魏军队乘胜进军攻打涪城。邓艾从阴平景谷旁道后进入,CD方面已经知道这个消息了,命令行都护卫将军诸葛瞻督率诸军抵御敌人,邓艾的奇兵袭击战略到这个可以称为破产。这时南督霍弋听从劝说魏军偷渡阴平,的上书刘禅,请求批准出兵向北上支援,刘禅认为诸葛瞻军超过邓艾军,它是打败邓艾是完全可以的,于是不批准霍弋兼任援军北上的请求,只让远在永安的阎宇带领永安两万兵马回救援。但诸葛瞻的大军到达涪城的后代却止步不前。尚书郎黄崇劝告诸葛瞻快快前行,占据险要之地,不要让魏军进入平地。黄崇多次进言,甚至痛苦流涕,诸葛瞻却不为所动,依旧在涪城不前。邓艾击败诸葛瞻的前锋,诸葛瞻一听说前锋被打败,就率兵从涪关后拆除一百多里,退守绵竹。又把涪关险城位于大礼送给了艾。进军驻扎在绵竹后,诸葛瞻才能意识到自己在战略上已经铸成大错误,长叹息:“我内心不被黄皓,外不制姜维,进不守江油,我有三条罪,为什么脸上反而?”最后野战是役蜀军尸体几万,诸葛瞻和黄崇、尚书张遵(张飞的孙子)。,羽林右部督李球均战死沙场。这是当时后主却不等人阎宇的援军被听从采纳谯周主投降的建议,投降了魏国。

蜀汉灭亡

江油失守后,刘禅派诸葛瞻抗击邓艾,黄崇劝告诸葛瞻:“宜速行据险,无令敌得入平地。”但诸葛瞻犹豫不决,被邓艾夺取了险地。诸葛瞻督军到涪城并遇魏军发生战斗,邓艾大败诸葛瞻前锋,诸葛瞻被迫退守绵竹。邓艾遣使致书诸葛瞻劝降说:“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诸葛瞻怒斩使者。邓艾立即派其子邓忠及师纂等,从左右两面进攻蜀军。魏军失利,邓艾大怒,扬言要斩邓忠、师纂,命二人再战以将功补过。结果二人大破蜀军,斩杀诸葛瞻及张遵、黄崇等人,魏军进占绵竹,并立即进军CD当时蜀汉兵多在剑阁,而CD兵少。当蜀君臣闻魏军到来时,皆不知所措。有人建议先逃向南中地区,也有人建议东投孙吴,其中谯周则力主降魏,群臣多附和。十一月,刘禅接受谯周意见,开城降魏,魏军占领CD同时遣使令姜维等投降,蜀汉正式灭亡。

而在坚守剑阁的姜维,先闻邓艾领万人偷渡阴平,但听闻诸葛瞻领CD戍卫军迎敌,虽然对诸葛瞻领兵有所担心,但认为诸葛瞻带领着蜀汉最精锐的兵马,而且兵马超过邓艾一倍,即使不胜也不会失败,因而未派援军回援,专心带兵在剑门关对付三倍于自己兵马的钟会军,之后听闻诸葛瞻全军覆灭,但未知刘禅确切消息,怕直接回师被钟会进攻背后,于是便引军东入巴中绕道赶赴CD钟会率魏军进驻涪城,另派胡烈、田续、庞会等追赶姜维。姜维再退到郪县,接到了后主刘禅让姜维投降的皇命,姜维便率廖化、张翼、董厥等人投降钟会军。

吴国交趾叛乱

吴国交趾太守孙谓贪婪残暴,被百姓所厌恶痛恨;恰好此时吴王又派遣邓荀到交趾去,而邓荀又擅自调用三十个大爵送往建业,百姓害怕遥远的劳役,于是就图谋作乱。夏季,五月,郡吏吕兴等人人杀掉了孙谓和邓荀,派使者前来请求给他派太守和军队力量,九真、日南郡二郡的都响应他。

刘徽注释《九章算术》

中国刘徽注释《九章算术》,创割圆术,计算圆周率,证明圆面积公式,推导四面体及四棱锥体积等,包含有极限思想。

刘徽在公元263年(三国时代曹魏的景元四年)注释《九章算术》,对许多没有证明的结论均作了补充证明。在这一点证明中,显示了他在多方面的创造性的贡献。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来十几个概念的人进小,并用十进小数目来表示没有理数的立方根。在代几个方面,他正确地提出了正背数的概念及他的加减运算的法则;改进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方法。在几个方面,提出了“割圆术”,就是将圆周用内连接或外切正多边形彻底枯竭的一种求圆面积和圆周长的方法。他利用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领π介于3.1410和3.1427之间的结果。刘徽在割圆术中提出的“割的更细,损失越少。分割的又割以至于不能割,就与圆合体而无所失了”,这可以视为中国古代极限观念的佳作。

《海岛算经》一书中,刘徽精心挑选编了九个测量问题,这些题目的创造性、复杂性和富有代表性,都在当时为西方所瞩目。

刘徽思想敏捷,方法灵活,既然提倡推理又主张直观。他是我国最早明确主张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论证数学命题的人。

刘徽的一生是为数学刻苦探索追求的一生。他虽然这样地位很低,但人格高尚。他不就是沽名钓誉的平庸的人,而这是学而不厌烦的伟人,他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