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失帆
37358900000003

第3章 得一知己 夫复何求

回到家里,已然是不早了。屋外挂着微风,吹着阳台悬挂的紫风铃清脆的响着。我从冰箱取出一罐啤酒放在桌子上,从书架上拿下一本最近正在阅读的小说。翻两页,喝一口啤酒。在日本这么些年,养成一个习惯,每天晚上睡前要喝些啤酒看看书才能入睡。对于书籍倒也不挑剔,无聊也好,有趣也罢,总会从中得到些收获。当下读的是王朔先生所撰写的《动物凶猛》。之前在国内看通过这部小说翻拍成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在中国人开的旧书摊随手买来,闲来无事便翻两页,开始谈不上仔细的阅读。从王朔笔下去感受父辈神秘的青春时代,也是一种小小乐趣。甚至有段时间,我一度受王朔小说风格的影响,开口就是我自认为幽默的京式俏皮话。

看的兴起,听到有人敲门。开门,门口站着的是喝了七分醉的方舟。

方舟是我的西安同乡,在西安学习日语的时候与我同班,比我先到日本两年,我刚来日本的时候是借居在他家的,后来索性一起同住,每月给他一半房租。因为比我年长两岁,总以老哥自居。大学毕业后在池袋一家不动产做事,现在与我同住一栋公寓。我住在七层,他住在三层。

方舟见我开门,鞋也没换不见外的径直走进屋子,把提的两小箱易拉罐啤酒放在桌子上。

“又在看这种无聊的小说。喝两杯?”

“老哥今天有什么喜事,平时连你忙的人影都见不到。今天有空来喝酒啊?”

“咳,有个刚来的留学生也是傻的可以,八万房租的房子都没去看房就签了,我倒是省事了。今天高兴,要不喝完去找几个姑娘潇洒一下?”

“姑娘就算了,还是喝酒好。”说完我拿着我刚打开的啤酒举了一下,一口气喝下去。

方舟递给我一支烟,自己也点上一支,吸一口。开了一罐啤酒,喝了起来。

“听说老弟现在做补习老师。那我该叫你王先生了啊,呵呵。”

我笑了一下,说:“老哥快别取笑我了。毕业以后就不知道要做什么,这份工作倒也和我胃口,姑且先干着吧,走一步看一步。”

“你爸不是让你回国去国企上班,你怎么没去?是不是日本生活太好,乐不思蜀了?”

“我是想回国的,现在还不是时候吧。回去在国企上班不适合我,老哥你也知道我的,才二十多岁就去国企养老我是真的做不来。”

“就是,回国多没趣。吃地沟油、吸雾霾。拿那么点工资够干点什么啊,姑娘都没有钱找。哪有在东京快活。”

对于方舟的话我虽无法认同,但也没有反驳只是静静得听他说,默默的喝着啤酒。

“老弟啊,现在有女朋友了吗?我们公司新来了两个姑娘,长得还不错,一个上海的,一个东北的。改天约出来介绍给你认识一下?”

“女朋友倒是没有,不过今天有个日本女人约了我去吃饭。”

“哦?还是老弟运气好,怎么没日本女人约我。快给我说来听听。”

我便把今天下班遇到良子的事情告诉了方舟。

“嗬,原来这女人还是大家闺秀。老弟你可喜欢?”

“虽然谈不上初次见面,之前在学校可能也有见过,但同她也从来没有过什么交际。喜欢倒也谈不上,总之不讨厌吧。”

“不讨厌就成,她约你吃饭,我觉得有戏。这女人喜欢你。”

“不可能喜欢我吧,可能就是老同学叙叙旧仅此而已吧。”

“不,你刚都说了在学校没有过什么交情,日本人一般也比较含蓄,要是不喜欢,是不会邀你吃饭的,况且还是她付的饭钱。这就更没错了,我看人很一向很准。”

我仔细想了想,方舟说的也不无道理。可是良子那么出众怎么会喜欢我呢。方舟好像看出我了我的想法,说:“你其实可以不用想那么多,想来想去也想不出结果,倒不如就这么发展下去,也不是坏事。”

我又开了一罐啤酒喝了下去。讲实话,来日本这么些年我确实没有交过女朋友,甚至身边的女性朋友都乏善可陈。对于恋爱心中诚然还是渴望的。

“行了,别总说我了。老哥你以后什么打算,在不动产做一辈子?”

方舟喝了一口酒,说:“赚够五百万日元就自己开一家中餐店,西安小吃,凉皮肉夹馍之类的。也算是为家乡代言了。让西安味道走进东京。”

五百万日元大约相当于三十多万人民币。以方舟的收入来说赚五百万也不过几年的事情。当然,东京的物价也高的惊人。在我印象里方舟是一个崇尚高品质生活的人,总是认为人活着不能过的太憋屈寒酸,钱花出去才叫钱,也经常用信用卡去透支消费,但最后都能还上银行的钱。跟方舟一起相处时间久了,甚至我的消费观念也逐渐向他靠拢。所以至于他能不能攒住钱我就不得而知了。

“好主意,以后还请方老板招我去做服务生,我给你打杂,即使刷碗我也乐意。”

“老弟,说笑了。喝酒喝酒。”说完,方舟就拿着啤酒与我碰了一下,大口喝了起来。

我也喝了一大口,说:“这么说老哥是打算一直留在东京了?父母呢?接到东京来吗?”

“是打算在东京定居,但父母还是不接过来了。老两口在西安习惯了,老爷子每天不去环城公园吼两句秦腔,不找人下下棋就不自在,我妈来了没人陪她打麻将她非得急死不可。家人在国内有工作,有朋友,早已习惯城墙根下的生活。接他们过来我想也不是什么好事,我以后常回去就是了。”

“这话倒也不错,毕竟在西安生活了几十年了,也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固定社交圈了。把他们接来陌生的国家和城市诚然是难为他们了。”

“老弟也别回去了,在东京好好干,对自己好,以后对孩子也好啊,中国高考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这个老哥不用劝我,人各有志,早晚都会回去,只是归期待定。至于高考,日本难道不是也一样吗?我们补习学校那帮孩子,不也是天天去补习。为的还不是考一所好大学吗?东大那帮‘怪物’们,哪个不是从小就去各种补习学校上课?”

“总之,我是不打算回去了。要在东京生根发芽喽!”

“活法林林总总,只要老哥活的开心,我就支持你。人嘛,活的不就是个心情嘛。”

“既然老弟执意要回国,老哥我也不再劝你了。只是回去的时候记得告诉老哥一声,老哥去机场送你。以后在西安还得靠老弟你多关照啊。”

“哪里的话,都是兄弟。改天有时间叫上你女朋友来家里吃火锅。”

“哎,上个月就分手了。现在我还是光棍一条呢。”

“老哥,这都第几个了?怎么又分了?年纪也都不小了,马上都三十岁了。也该找个踏实的枕边人了。”

“在这里,找个合适的人太难”方舟喝了口酒。“目的性太强。爱情成分太少,更多也许只是心中太多感情无处释放吧。”

我也喝了一口酒,等着方舟继续说下去。

“这里没有什么亲情,来这里的家境优越的少的可怜,只能靠打工维生。所以注定这里不会像国内一样,有充裕的时间和朋友一起玩。友情的缺失,也让心中的感情只能寄托在爱情上,爱情的成分自然会膨胀。”

我递给方舟一支烟,并给他点上。方舟吸了一口,深深吐出烟雾。“在这里有的是人把爱情当做释放感情的良药,当然也有人将爱情当做游戏,玩玩了事。也许几天就可以和对方如胶似漆。但真的合适吗,真的了解对方吗。可能只是为了恋爱而恋爱吧。”

一时语塞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也正如方舟说的,想在国外寻找一份完美的爱情简直困难的可怕。身边的人总是徘徊在分手和恋爱的无限循环之中。

“酒可真是好东西啊。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得老弟你这样的知己,夫复何求。”

“身边的朋友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一直联系,一直相处的也只有老哥你了。”

确实是这样,语言学校、大学、研究生院。身边的朋友在不停的更换,也许在东京这座大熔炉,人们就像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的车子一样,不停前行,到了新环境也得不到停息。也有了新朋友,和以前的朋友也渐渐的疏远。甚至还称不上为朋友,可能只是同学罢了。唯有方舟,也许我们是同乡,也算相互了解。关系才得以保持到了现在。

我们饮光了所有的啤酒,天已发亮,钟表上显示的时间是凌晨五点半。方舟喝醉了,前一秒还说他没喝醉,还要继续喝,后一秒就躺在我的床上呼呼大睡。我也拖着疲惫的身体趴在桌子上渐渐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