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江月何时照初人
37312100000037

第37章 干戈征战

《伤仲永》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伤仲永》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不让其学习而被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文章借仲永为例,告诫人们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知识,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

“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易·离》

身披铠甲,腰佩宝剑,锦烨同七万男儿一起,面朝帝阙,高声吟唱:

”少年自有少年狂,藐昆仑,笑吕梁。磨剑数年,今日显锋芒。烈火再炼双百日,化莫邪,利刃断金刚。

雏鹰羽丰初翱翔,披惊雷,傲骄阳。狂风当歌,不畏冰雪冷霜。欲上青去揽日月,倾东海,洗乾坤苍茫。“

微风吹过他乌黑的双鬓,银盔、银甲、银枪;

想起离别宴上的豪言壮志,金殿、金樽、金王。

放眼过去一年的光阴,锦烨只觉得,自己变了。

他不再是那个只知云游四方,天地为家的潇洒少年了,他的肩上,多了一分使命与责任,沉甸甸的,使他不敢松懈。

回首昔时回忆,锦烨几欲感叹,无论是新结识的张螽、孙晋,或是自己的同胞兄弟锦烁,都应该放下了。

眼下,他需心无旁骛的坐镇三军指挥前线,面对劲敌越溪,锦烨心中已拟出一个计划,他所缺的,只是时间。

毅然决然,雷厉风行,锦烨调转马头,只给江城留下一个背影。

与此同时,越溪的满也得到了慕白出兵的消息,不过,他们似乎没有想象中的紧张。

“越公,”,祝羽将前方探子得来的战报递给满,“您看,金子黎竟用了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江湖郎,他慕白是没人了吗?”

满听到这话只是轻轻摇了摇头,“一介阖守之子,也不算是没有背景吧,我们还是要小心。”

祝羽嘟起了嘴,不屑地小声说,“我可是听说胡太师回去了,慕白有他不任,怕是把他当成最后一根稻草,不敢随意拿出来了吧。”

“他益帝用谁不是我们说了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目前将士们士气正高,你又是我越溪大将军,只要我们谨慎些,不愁打不下慕白。”,满见他的爱将耍了脾气,哭笑不得,便说了几句甜话儿,祝羽听了果然高兴了些,手舞足蹈地跑出帐外,巡营去了。

”小满,小羽毛这孩子天资聪颖,就是有些小孩子脾气,沙场上横行常了,到你这里都当场面露不悦,不是母亲多嘴,不能一味的护着他,没栽过跟斗,小心到时给你来个狠得。“

满是个大孝子,自己深知母亲从小把他带到大是多么的不易,见她缓步走来,急忙从软位上下来,扶住她说,”娘,我知道,小羽毛的性子是有些乖戾,但人家是天生的战神,所到之处战无不胜,何况他才十六岁,有的是时间历练。“

”上苍庇佑,让你得了这么个军事奇才,真不知是你扶植了他还是他扶持着你。“,满的母亲欣慰的说。

十二年前,满在金雕的窝里发现了祝羽,因他身上满是幼雕的尾羽,就叫他乳名小羽毛。祝羽和金雕生活的四年中,学得了不少技能,值得一提的是他那双千里眼,神似金雕。打那时候起,满就待他如幼弟般宠护,祝羽也不负其望,十二岁时就徒手打死了两只狼,十四岁开始随着满征战东西。何耐命途多舛,如此少年将才错过了学习文化语言的最佳时机,情商颇低,说话直来直去,不懂礼节,乖悖违戾。

”嗯,母亲说的对,有机会我提醒提醒小羽毛,汉文化里有个仲永的故事,说的就是一代天骄后天没有得到后天教育就此陨落的故事,不过小羽毛倒是对他的工作很是上心呢~“,满望着帐外忙碌的小身影打趣道。

满的母亲并没有随着儿子的目光而转移,她深情地凝望着面前温润而泽的公子,言语里有说不出的欢喜。

”母亲,您怎老盯着我看,弄得儿子好不自在。“,满注意到来自母亲的濯濯目光,有些羞涩。

”娘觉得你现在这样就很好了,安安本本地做一代贤君,干嘛一定要起兵反叛慕白?“

满明白过来,母亲今日是来劝他放手的,可他不想,人人都说他是风华正茂的贤德之君,可他为什么不能成为王?为什么要向一个能力比自己差百倍千倍的人称臣?,”母亲,儿子讨伐卜洲是为了小弟,是为了情;他慕白明知卜洲是其兄弟邻国却不加以援手,这是什么,这是不义!自古情义千秋,难道您不希望儿子匡扶正义吗!!“

”这......“,满母欲言又止,”母亲不是这个意思,当娘的哪个见得自己宝贝心肝日日为战事操劳,母亲是为了你好,卜洲已经灭国了,你为什么还要揪着慕白不放呢?“

”......“

母子二人就在这各抒己见,泾渭分明,最后,还是满妥协了,”母亲您不宜外出太久,还是先回去吧。“

”唉“,满母叹了口气,”娘知道你是个有数的孩子,也知道你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越溪,只是,千万不要走火入魔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