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新生袁绍
37286500000098

第98章 -守成

“报,司隶丢了!”

正当李傕得意洋洋的带兵来到邺城外后,这个令他根本难以相信的消息传入耳中

“怎么可能!”李傕一下子站起身,“袁绍哪来这么多兵...该死,老子中招了!”饶是这个李傕,在这个时候也知道自己中了袁绍这釜底抽薪之计,“全军拔营,撤退!”

“可公孙瓒那边......”不知是谁嘟囔了一声

“去他的吧,老子自身难保,哪有时间管他!”李傕啐了一声,毫不犹豫的就抛弃了北边的盟友

易京

“该死的袁绍,我与他不共戴天!”

经过城外的消耗战,公孙瓒还不容易重建起来的白马义从再一次被打回原形,如今他只能一边发火,一边固守城池以待援兵到来

“将军何必动怒?”突然,阶下的两个士子交换了一下眼神,“据我所知,李傕已经带着兵马急袭袁绍后方,届时他定会撤军。”

“这我当然知道,”公孙瓒急躁地挥了挥手,“问题是我能撑多久...对了!”他的眼神突然一亮,“古兵法云:百楼不攻,你们赶紧派人去加固加高城楼,待援军一到,我就要让那袁绍葬身在这冀北之地!”

“可修筑所用钱资......”

“全由幽州府出!”公孙瓒瞪了他们一眼,在这个时候,纵然是他也不会再让这帮士族出钱,毕竟还得靠他们出力修城

幽州

“白马长史退到易京,我军虽可前进,但只怕难以深入。”

踏顿看着手里的战报,一边摸着下巴上的胡茬

“大帅可曾听过‘围魏救赵’之计?大帅无需强攻,只需率兵包围幽州府就足够让公孙瓒胆战心惊了。”

说实话,逢纪压根没想过这个外族人能够一路打到易京

“是吗,”踏顿大笑,“那就听先生的吧!”

他并不想耗费太多兵力,而这个计划很显然能够让他近乎兵不血刃

而逢纪虽然看似很淡定,但心里也大大的松了口气,若是让踏顿就这样一路打到易京,到时候他一旦反水,那不说自家陛下,就连自己也只怕会有性命之忧

荆州

“李傕真是个废物,竟不战自败!”刘协一把将战报丢在地上,目光扫视了一圈,所有臣子都低头不语

除了庞统

“陛下无需焦急,如今司隶已入袁绍之手,那李傕可撤退之地唯有这荆州,而荆州要害今为袁绍所有,若陛下出兵夹击,不但解了荆州之危,还能让袁绍心生忌惮。”

“不可不可,那李傕本是乱党,又出身蛮夷,若使其入荆州,指不定会出什么乱子!”“是啊,今李傕不战而败,士气定然低靡,如果夹击无果,岂不是把荆州推到了风口浪尖?”“陛下,这庞士元此前不过一乡野小民,如何能参与这军政大事,请陛下三思啊!”

庞统话音刚落,那些刚才还低着头的大臣一下子就跳了出来,反对声、弹劾声一时间密密匝匝地混涌在大殿里,而庞统的脸色也自然变得铁青

“陛下,臣等字字珠玑,绝不能让李傕把战火带到荆州来啊!陛下三思啊!”

不知是谁带的头,“刷”的一下,除了庞统外的所有大臣都一齐跪了下来

“...爱卿们平身吧,寡人...寡人知道了......”

刘协被吓住了,毕竟从他亲政以来根本没遇到过这种事

“谢陛下!”又是异口同声

易京

“哦?公孙瓒还真有胆子,在朕眼前修筑城楼,”看到战报,袁绍冷笑了一声,“传令三军,即刻进攻,首登城墙者赏金千两,封将军。”

“袁绍攻城了!!”

伴随着阵阵鼓声,密密麻麻的军队出现在地平线上

“刷——”

等袁绍军走近了些,几乎是一瞬间,箭矢一齐从墙上落下

残酷的攻城战开始了

城下不断有旌旗倒下又被竖起,与城下的喊杀声形成反差的是城上的肃静,他们不断的拉弦射击好像他们只会这几个动作一样

时间很快就到了傍晚,若无法在日落前攻上城墙,袁绍只能鸣金收兵,交战了一天还在夜晚攻城很容易对士气以及战斗力造成影响

但这也是最危险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在这日落前夕,要拼命了

早已沉寂下来的战鼓声不知什么时候再次响了起来,无论是城下还是城上的部队都在这鼓声中绷紧了神经

“刷——”

齐射,不过是来自城下,虽说城上的箭矢更具有杀伤力和威慑力,但就目前城墙并没有办法继续加高的状态下,从城墙下射出的箭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守军的数量

“蹲下!”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除开一部分反应没跟上而被射成筛子的人以外,大多人都一同蹲下,借着城墙的凸起处躲避迎面而来的箭矢

当然,这也使得攻城部队与城墙间的距离近一步地缩短了

“死守!”

又是一声高喝,如雨般的箭矢从城墙掩体内飞出

无差别的齐射在出城交战时可能会导致自我崩溃,但就现在而言是最优选择

直到夜幕降临,袁绍军也没有一人能登上城墙

荆州

“有此等臣子,寡人如何守住这大汉江山?”散朝后,刘协不由得哀叹

“陛下,今士元之计乃是上策,只是朝廷里结党营私者甚多,若有势强者为盟定能堵他人之口。”荀彧留了下来,他也是朝中为数不多的能看清局势之人

“说着容易,可李傕兵马顷刻而至,寡人如何相助?”

“臣与士元同为朝中要臣,若离开荆州定会引起他人心疑,陛下可遣亲信中善口舌者快马前往江东,联孙抗袁,届时即使李傕落败陛下亦有守成之力。”

“文若实为王佐之才也。”

刘协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