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淮南鸿烈传
37250300000016

第16章 悬壶济世田大夫

案:孝景帝三年(前154),吴楚七国举兵反叛,吴国使者到淮南联络,淮南王意欲发兵响应。淮南国相说:“大王如果非要发兵响应吴王,臣愿为统军将领。”淮南王就把军队交给了他。淮南国相得到兵权后,指挥军队据城防守叛军,不听淮南王的命令而为朝廷效劳;朝廷也派出曲城侯蛊捷率军援救淮南,淮南国因此得以保全。

刘安和荼夫人正在极浦歇息,听说刘迁受伤,连忙披衣而起,赶往王府前门。另有侍卫同时出府去请田由大夫。田由亦是淮南八公之一,他的“壶梁堂”就在王府东边不远。田由招收了一批弟子,亲自教授他们医术。堂中一切开销由王府供养,全城所有的药材贸易,都由王府直接经手,以保证质量和安全。平民只需要很少的花销,就能来此看病。堂内日夜有人坐堂,以备急用。

田由年过花甲,平日除了授课外,只给王府中人看诊。这日虽然已经睡下,听到王府侍卫来扣门,立即起身相迎。侍卫尽可能详细地描述了刘迁的伤情,田由听完,准备了几样药品,带了一名药童,就跟随侍卫来到了府里。

已有侍卫将床抬到了门口,点亮了烛火。此时刘迁正趴在床上,疼得冷汗直冒,牙关嘶嘶作响。刘安和荼夫人也刚刚到,荼夫人跪坐在刘迁身边,小心地帮他把伤口四周的衣服剪掉,将伤口整个露出。刘安则面带愠气,站在一旁道:“让你多看书习字不听,整日往外面跑,这下知道疼了?”刚想趁机多教训几句儿子,就被荼夫人怼了回来:“儿子在王府门口都能遇刺,也不问问你这个国君怎么当的。”荼夫人轻拍着刘迁肩膀安慰道:“日后阿母给你寻个妥帖的侍卫,出门就安全了,啊。”

正说着话,田由已经背着药箱,快步赶到近前。

刘安赶紧迎上:“田大夫,快来看看,小儿的伤势可还要紧?”

田由略一施礼,就跪坐在刘迁身旁,打开药箱,观察起刘迁的伤口。只见一条长长的血印,从肩膀贯穿到臀部,深处可见白骨,此时还在咕咕地往外冒血。刘陵看他整个伤口都是黑褐色的,不由得担心地问:“田大夫,匕首上可有煨毒?”

田由道:“不妨事,只是泥土染脏,未有中毒迹象。”说着拿出了一个颇大的葫芦,拔出瓶盖,用不知什么配方制成的淡绿色的药水冲洗伤口。将泥水冲净后,又拿出一盒白色粉末,厚厚地洒在伤口上面。刘迁疼得大叫起来,两个侍卫上前按住他,不让他乱动。最后又上了一层膏药。膏药遇粉,自然地凝结在一起,像一层果冻。药膏凉凉的,刘迁背上的疼痛登时减轻了许多。刘陵忍不住伸手轻轻摸了摸,立刻被刘安斥止了。

刘迁哼哼道:“田大夫,您这是什么药,抹上好舒服啊。”

田由边用白布给他包扎伤口,边解释道:“龙泉水镇痛,虎骨散止血,紫金膏愈合。”

伤口包扎完毕,田由给刘迁把了脉搏,向刘安道:“太子殿下的伤口颇深,需半月之后才能下床行走。至于完全康复,要等三个月后再看了。臣察觉殿下脉搏中似有一丝狂乱,原因暂且不明,还需修养身心为上。”

刘安担心道:“可会对日后身体有何影响?”

田由道:“只要太子殿下半年之内不再舞刀弄剑,应不会影响日后身体康泰。我回去给太子开副方子,每日熬好了药,派白前送到府上。”说着看了眼身边的药童。

名叫白前的药童行了一礼,道:“是,师父。”

刘安道:“多谢田大夫。夜已深了,请回去早点休息吧。”

田由告退后,刘安命四名侍卫将刘迁抬回松柏居,自己则一路跟随着。

走在路上,刘安忽道:“这次幸亏有阿陵在,不然还不知道事情会到何种地步。”

刘迁趴在床榻上哼哼道:“是啊是啊,阿陵可厉害了。打得那个刺客落花流水。”

荼夫人笑道:“我看阿陵习武确有天赋,以后不要学什么女红,也不要嫁人了。当个大将军好不好?”

此话正合刘陵心思,不禁疯狂点头。心想以后可以拿着鸡毛当令剑,名正言顺地拒绝刺绣。

刘安却道:“胡闹。逞武斗狠,最为末事。我这几个儿女里只有媗儿喜读诗书。当阿兄阿姐的,都不争气。迁儿,你这半年中在家跟着小山师父安心读书。不经我同意不得出府。听清没有?”

刘迁有气无力地答应了。

刘陵忽想到一事,转移话题道:“阿翁,那个刺客现在在哪里呀?”

刘安道:“送到北军军营里去审讯了。明日一早应该就有结果了吧。”

到了松柏居,看着刘迁睡下后,刘陵也回到了自己的居所。

一番辛苦,这一觉睡得倒也踏实。

第二天一早,刘陵被清晨的鸟叫声吵醒。她一骨碌爬起来,简单洗漱后就去极浦门前,等候刘安起床。任何新鲜情报都要从刘安那里才能得知。

她以为自己已经去得挺早了,不想淮南小山已经先她一步立在门前。

刘陵和小山打招呼道:“小山师父早啊,这么早找君候有事?”

小山道:“翁主早。李尚的回信昨夜到了,得赶在上朝前拿给君候过目。”

刘陵好奇问:“李尚说了什么?”

小山笑笑并未答话。

这时,极浦大门开了半扇,一个长相极美的侍女站在门口,道:“君候和夫人已经起来了。请小山先生进去一同用早膳。啊,翁主也来了,请一起进来吧。”

刘陵站在台阶下面,只见侍女穿着淡蓝色襦裙,头上插一支金簪,年龄二十上下,气质柔而不媚,神色间带着料峭春寒。

小山道:“多谢莲舟姑娘。”并难得地冲她笑了一笑。

进入极浦,房间分为厅堂和卧室。厅堂装饰雅丽,四面墙上都有山水彩绘。刘安和荼夫人正在用早膳。

刘安看到刘陵,奇道:“小丫头今天怎么起这么早?”

刘陵说:“担心刺客的事,担心得睡不着啊。”

刘安道:“难得你有这份心。”说着招呼二人坐下,一起进餐。

小山从袖中取出一个竹筒,筒内放着绢帛。小山将绢帛递给刘安,道:“李尚回信了,请君候过目。”

刘安展开绢帛,只见绢帛上写道:

“臣尚听闻寿春城内有妖人作祟,实乃假托夔蚿帮之名,挑拨嫌隙之举。夔蚿帮自汉兴以来,谨遵祖训,不近国都已七十年矣。况其武功心法代代相传,断不会行此淫邪法术。臣不日即归,如有所需,可前往夔蚿帮详加查问。望君候明鉴。”

刘安看完,问小山道:“此事你怎么看?”

小山道:“即便不是夔蚿帮所为,他们也会比王府多知道些消息。让李尚去问问,也是好的。”

刘安道:“王府近来需新进一批侍卫。你在门客中多留心,选拔出五名亲卫,五十名近卫。身世要知根知底。半旬之内可能办好?”

小山起身行礼道:“臣领命。”

刘安接着道:“你近日不用上朝了,先把这件事办完。吃完东西就去吧。”

侍女莲舟走近,给小山盛了碗粥,殷勤添菜。小山草草吃过,就离席去了。

刘陵也吃完了早膳,心想自己不能跟刘安一起去上朝,不如去看看那刺客审讯得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