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铮铮大明
37217900000006

第6章 不做贤王要做明君

然后在众人的目光下朱棣郑重其事的亲自把这个盒子打开,打开一看是一顶亲王专用的九旒冕,还有一方印玺,朱棣把这个东西放到朱祁铮的面前说道:“铮儿啊,这是曾祖父当年还是燕王的时候用的,皇冠呢曾祖父一会就赏给咱们铮儿了怎么样?以后这皇冠就是你祖父的,你父亲的,还会是你的。”

朱祁铮抱起那个印玺,印玺上面有四个大大的字叫做:燕王之宝!

这个印玺还挺重的,还真不轻啊,朱祁铮虽然还想再抱抱的,但是还是人小力气小给放下来了。这个印玺可是不一般的啊,特别是对于与朱棣来说不一般的。

这个燕王之宝被朱棣珍藏了这么多年了一下子就拿出来送给朱祁铮了,而且朱棣是个热衷权利的皇帝,朱祁铮想要看看皇冠,要是换了别人朱棣早就诛九族凌迟处死了,就是自己的子孙可能也会因此失去圣宠了,可是朱祁铮不仅没失圣宠而且还被赐皇冠,赐燕王之宝,这其中的意义不言而喻了。

今天这又一次刷新了朱祁铮的宠爱底线了。谁也没想到朱棣居然会这么做的。

接下来朱棣又做了一个令人大吃一惊的举动了。

朱棣对朱祁铮说道:“铮儿可愿封王?”朱棣心里想的是朱祁铮先封王吧,就封燕王吧,反正燕王之宝都给了朱祁铮了,亲王专用的九旒冕也在呢,倒不如现在就让自己的曾孙子当一个实实在在的王爷吧。

朱棣真想当场就给朱祁铮来一个盛大的册封礼。只要现在就差朱祁铮点头了就行了。

朱祁铮当然知道封王是什么了,封王就意味着他朱祁铮现在开始也有了自己的收入了,自己也算是有了一个爵位了。

咱们这也是个皇嗣呢,老爹以后还要做皇帝呢,自己是嫡长子以后只要不死,皇位怎么都是自己的了,这爵位要不要还不是一样啊,但是要了的话总归还是好处多多的。自己这还没够一岁的就封王了,这真的是好的吗?

朱瞻基看朱祁铮犹豫不决的,赶忙跪了下来,一板一眼的说道:“皇爷爷万万不可啊,铮儿还不够一岁呢且没有任何功劳,这就封王,恐人心难服啊,孙儿还请皇爷爷收回成命啊。”

朱祁铮心里一万个***狂奔而过了,好好的就可以当王了,自己的老爹竟然替自己拒绝了啊。这是什么生意头脑啊。

朱瞻基真是十万个冤枉啊,他当然不希望儿子封王了,朱祁铮聪明好学天资聪颖,是个可塑之才,只要假以时日加以指点,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帝国继承人。

纵使是朱瞻基再宠爱孙贵嫔,但是嫡长子也有了,胡善祥也是循规蹈矩的朱瞻基也挑不出半点错来,再说了他自己本来就是嫡长子嫡长孙,而且朱棣标榜自己是遵太祖令,朱元璋就说过了父死子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朱祁铮嫡长兼备,朱瞻基将来不立朱祁铮还能立谁啊?

所以朱瞻基一开始都对朱祁铮寄予厚望,朱祁铮还让朱瞻基大喜过望了。朱瞻基还想历练历练朱祁铮,现在不到一岁就封王了的话,那么朱祁铮一骄傲了和那些圈养在封地的猪猡儿王爷们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况且朱瞻基是一个进步有为的皇太孙,并不想把自己的儿子养成一个就知道吃吃喝喝的无用藩王。

看看历史上朱瞻基那两个儿子就知道了,朱祁镇虽然北征战败了还说出“勿以朕念全力御敌”就知道了朱祁镇还是一个顾全大局的人,北征也表现出朱祁镇那份振兴大明的锐气了。失败了只是因为他轻信太监王振了。而且朱祁镇还废除了那个活人殉葬制度了,也是不错了。

再说朱祁钰力挽狂澜保卫北京,重用贤能。但就是废了朱见深这件事做得不够地道了。其他的基本没什么问题。

所以说朱瞻基这个爹做的还是不错的。

朱棣摆摆手对朱瞻基不耐烦说道:“行了行了,朕看他们说敢说一个字。”然后转头看着怀抱里的朱祁铮慈爱的说道:“铮儿告诉曾祖父你想不想当王?”

朱祁铮觉得还真为难啊,拒绝朱棣吧也不好朱棣也是一片好意,不拒绝朱棣吧那么朱瞻基那里怎么办啊?

自己现在才一岁封王还真的是不合适啊,反正皇位都会是自己的,一个王爷爱当不当!但是也要有一个好的理由来拒绝朱棣啊。

朱祁铮说道:“铮儿不做贤王!铮儿要做明君!”

满朝文武都知道这肯定不是谁教朱祁铮说出来的,一岁的孩子你能教他这个吗?小小的年纪就能够说出来这番话了,这个皇嗣还真的是老朱家的龙种啊,

朱棣来了兴趣了,觉得这个朱祁铮还挺好玩的,小小年纪朱祁铮也知道什么就是贤王什么就是明君了吗?朱棣问道:“铮儿想做一个怎么样的明君呢?”

朱祁铮一本正经道:“继洪武之志永乐之风,守土开疆,任用贤良,令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老实说虽然朱棣连年用兵连年的对外征战,动辄就是几十万大军的开销,得亏了朱高炽这个监国太子,还有这内阁的几个阁老们的功劳,但是说实在的虽然国力蒸蒸日上,但是还是算不得什么大明盛世,倒也称得上是国泰民安。

大明在历史上虽然有治隆唐宋远迈汉唐之称,但是那是朱瞻基时代的事情啊是那个与民休息的仁宣盛世啊,那十年也可以说是大明的黄金时代了,对外没有任何战争,对内百官清廉百姓安康!

“好啊,好啊,好啊,不愧是我朱家子孙啊,有此大志!”朱棣大声道。

难道这些就是那些权势滔天的大明权贵们吗?

“臣贺喜皇上恭喜皇上。”

有人带头开始了有人带头开始了,后面的那些大臣们更是很卖力的拍了起来了天赐皇嗣,祖孙情深啊关系到天下兴盛国泰民安,望陛下立朱祁铮为太孙世子之类的云云的。

酒过三巡了以后,朱棣道:“好啊,朕的大明后继有人了。要做明君好啊!”

朱棣当初也是诸位兄弟中最有能力的,在太子朱标晋王秦王去世了以后,不管是长幼还是才能都居诸位兄弟之最长的,在法律上是可以明确立为太子的,而且当时朝中也有许多人是支持这个战功赫赫的燕王。

朱棣那个心不也是不愿做贤王要做明君吗?奈何朱元璋坚持立嫡最终立下皇太孙了。

朱允炆这个东西也有点太那假仁假义了,说削藩就要毫不留情的削藩了都是自己家的叔叔,这些叔叔们有谁是把朱允炆怎么样了吗?

再说了朱棣岂是坐以待毙束手就擒的。

姜还是老的辣啊,最终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还赢了,朱允炆是死是活谁也不知道了。

朱祁铮小小年纪就有魄力说出这话,本来这要是换了别人可就是大不敬之罪了,可是人家朱祁铮就是根正红苗的嫡长,终将是要成为大明帝国的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