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从康熙走向民国
37207000000023

第23章 0024.晋军争雄(四)

本已是寒冬时节,若搁在极北寒地,即便是偌大的江河,怕也该结冰成道了。蜀地之中,岷江仍奋力的击打着都江堰,溅出偌大的水花来,轰隆隆的水声,犹如战鼓一般,惹得岸上将士,无不是热血沸腾。

李定国拨马回于阵前,瞧着由远而近的秦军,内心估算着军马人数。

但见秦军十人一行,百人为一纵,整整齐齐竟三十方阵。其中骑兵十方阵,步兵二十方阵。

“晋王李定国何在?”王辅臣纵马向前,脸色尽显温和之色,犹如来寻阔别已久的故交一般。

“王兄别来无恙。”李定国亦是满脸欣喜,上前应声道。

“托李兄的福气,这些年南征北战,落得一身刀疤箭疮,却于性命无忧。”王辅臣笑答。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李定国点头应声。

“哦?李兄如此挂念老朽?”王辅臣疑惑问道。

“王兄盛名,世之骁将,若是死在无名小卒的手里,岂不是可惜了?”李定国执枪而对,温和脸色顿变憎怒,大声喝道,“十余年前,你与吴三桂进兵缅甸,绞杀永历帝,真是老天垂佑,让我今日有为先帝报仇的机会。”

“哈哈哈哈。”王辅臣大笑,“想老夫戎马一生,头悬刀光剑影之上,身游枪林弹雨之中,挂念老夫残躯之人,何止晋王耶?只是普天之下,能取我项上人头的,怕是还未出生呢。”

“逆贼!拿命来!”李定国大喝一声,挺枪便奔往出阵。

王辅臣手持一双铜锤,每个约有三十公斤重,只听得“嘭”的一声作响,便纵马迎了上去。

一对铜锤作得四方形状,混面皆是镶嵌着一寸多的钢钉,若是挨上一下,重则登时毙命,轻则皮开肉绽,谓曰“混元锤”也。

李定国年旬已过五十,身手却是矫健的很,借力消力卸去王辅臣的攻势,一柄九龙寒枪耍得来往自如。两人你来我往,酣斗五十回合左右,可谓平分秋色。

李定国向来以谋为长,却未曾想竟能如此骁勇,五十回合后,略显疲态,只得咬牙抵着。

“史大哥。”朱以洪瞧出端倪,连忙道,“晋王方才与王霸岩交战,体力损耗不少,如今已显疲惫之色,速速去助晋王一臂之力。”

“嗯。”史惟义点了点头,提枪纵马而出,随后郑蛟麟部将张勇,徐凯,刘大平等一同奔出。

晋将五人将王辅臣围在中间,战马打着转的厮杀。

以一敌五,又有何惧?

王辅臣转攻为守,身影在马背上晃来闪去,双锤来往格挡,看似慌乱不已,却不失半点便宜。王霸岩立在秦军阵前,并无半点助战的意思,取弓搭箭在手,只瞧得稍有危险之际,便是一箭穿心。

六人在两军阵前鏊斗二十回合,王辅臣渐处下风,只当身临险境之际,身后晋将大叫一声,翻落马下。

回望秦军阵前,王霸岩第二支箭已然在弦在了。

李定国为自己的鲁莽,内心悔恨不已。未曾想到王辅臣功夫如此之绝,若再被王霸岩射杀一将,晋将的优势便立刻消殆,将仍由王辅臣逐个击破。此时若是罢战,也是艰难的很。

不愧为“活吕布”,真他女良的难缠。

又一支利箭飞出,只听得嗖嗖作响,晋将随即翻身落马。

“全军冲杀!”正当李定国进退两难之际,朱以洪大喝一声,率领晋军冲杀过去。

“喝!”王霸岩也挥枪而上,奔出数丈之外。

两军立刻交织一处,不过兵力上晋军不足,实难抵挡得住,李定国立刻下令撤军,晋军山倒之势奔走逃窜。王辅臣怎会令晋军喘息,紧追不舍冲杀一阵,千余晋兵登时毙命。伏在西侧的施士信,早按捺不住,即刻率军杀出。

秦人骁勇,天下无出其右!

面对突然出现的施士信,秦兵脸上却无半点惊慌之色,呐喊着争相扑了上去。

后史书载曰:都江堰之战,晋军大败,折损兵士三千余人,阵亡将领二十余位。

回到营帐之中,晋军将士愤慨不已,李定国脸上却显欣喜之色。

“晋王。”郑蛟鳞道,“秦军骁勇,如今兵锋所甚,不如我们先退往CD避其锋芒,利用栅栏城道与其周旋。”

“尔等以为如何?”李定国问向诸将。

众将皆默不作声,毕竟刚才一战,足可现秦军战斗力的强悍,可谓是心惊胆战。

“兵者,以勇为先,怎可言退?”李复站出身来道。

“嗯。”李定国点了点头,微笑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我在云贵鏖战之时,便闻秦军善战,况且本王亦是秦人出生,而统率晋军久矣,世人便以为我是晋人了。破秦军之计,本王早已胸有成竹,只是时机尚为成熟,望诸位安心守寨,只若秦军来攻,便以弓弩拒之。”

“是。”众将应道。

“郑提督,此处为何地?”李定国指着地图上,都江堰北侧五里外,一处山地凸起之势问道。

“回禀晋王。”郑蛟鳞拱手道,“此处名曰绝命谷,凸起之处为绝命山,因两处山丘光秃秃的,草木皆不生长,得名为绝命山。“

“此地真乃天助我也。”李定国大喜道,“来日我军设伏于此,管教王辅臣有来无回。”

“晋王。”郑蛟鳞急切道,“此处看似埋伏的上等地利,实则不然。因绝命山上无草木遮掩,且四周方圆十里内,也无水源供应。我军设伏在山上,便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一旦秦军在山下设营扎寨,以围点打援之策,伏在山上的兵士便凶多吉少了。”

“呵呵。”李定国拍了拍郑蛟鳞的肩膀道,“郑提督,来日你引兵作诱,只待将秦军引在此处,我定让他们来多少死多少。”

郑蛟鳞半信半疑点了点头。

秦军大帐之中,王辅臣正在拟作捷报,将都江堰大败晋军之功劳,一应俱全上奏朝廷。按秦军将士出力多少,论功行赏,唯独将自己抹了去。

“义父。”王霸岩匆匆奔入大帐内道,“如今我军大败晋军,气势正虹之时,何不一鼓作气,一举拿下川蜀之地。”

“呵呵。”王辅臣微微一笑道,“李定国以谋善长,以军阵为要,今日与我军鏖战,却舍去其长,与我军斗骁勇之兵。普天之下,即便是满清的八旗,也未必能及我秦军骁勇,李定国为何要硬碰硬呢?”

“儿臣不知。”王霸岩抓着胡子道。

“试探!”王辅臣坚定道,“李定国在试探我军的战斗力,如今我三万大军的实力,李定国已然了然于胸,却只用了三千余的晋兵,这笔买卖他们不亏。”

“那我们当如何进军?”王霸岩问道。

“安营扎寨。”王辅臣道,“等后日莫洛大军赶到,举全军之力,一举扫荡贼寇。”

王辅臣内心明白,对于李定国这样的世之名将,要么不打,要打务必集全力而为,务必将晋军连根拔起。

后日胜负?

谁能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