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城之觞
37104900000015

第15章 光绪进献舍利博得太后欢喜 慈禧万寿加恩珍嫔晋嫔为妃

话说珍妃因卖官鬻爵与瑾妃一起被慈禧太后降为贵人,甚至将珍妃手下的太监高万枝处死。在这桩事件中,先后受到株连的珍妃手下的太监还有永禄、宣五、王长泰、聂德平等数十人,有的被发配充军,有的被秘密处死,有的被立毙杖下。就连伺候珍妃的宫女白莲儿也被驱逐出宫。这让光绪皇帝大为困惑。因为珍妃是他的至爱,他的生活中不能没有珍妃的笑声,离开珍妃的日子光绪皇帝觉得了无生趣。

为了讨好慈禧太后,光绪皇帝赶紧让翁同龢向桃花州知府杜得福催要给太后万寿准备的舍利子,哪知道翁同龢的八百里加急还未发出去,杜得福就感到了皇宫。

自从珍妃的长兄志锐从礼部侍郎被贬职,出任远在蒙古的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杜得福和功力联系当然就只能给找翁同龢,当他把十颗璀璨的舍利子进献上后,翁同龢心满意足地说,杜得福,你可治罪,重城知县李宝寿弹劾你霸占通顺煤铁行掌柜刘兴茂的铁厂和煤矿。要不是我转交并州巡抚张之洞查办,恐怕密信就会交到光绪皇帝手里,那可就有你的好看了。

杜得福赶紧跪地求饶,谢谢翁大人袒护,卑职一定痛改前非不再给你惹是生非。

翁同龢换上一副笑脸,你能够在皇帝催要舍利之前赶到皇宫进献宝贝,说明你心中还有圣上,我就替圣上先答应缓办举报你的事宜,不过这次回去你一定要擦干净屁股,要是还狐假虎威为非作歹,别怪我跟你撕破脸!

杜得福满口应承,那是,这是必须的。

杜德福末了从身上又拿出一个小盒子递给翁同龢,翁同龢惊喜地问,德福这是什么?

这是我孝敬大人的舍利子,进献慈禧太后的是大舍利,给你送的这颗舍利,虽然小是小些,但是色彩一点也不亚于那几颗大的。也算我孝敬大人,祝大人官运亨通财源广进。

好你个杜得福,看不出你还真的会拍人的马屁。那好,看来恭敬不如从命,我就笑纳了。我家夫人晚上总是睡眠不稳,听说舍利放在卧室可以促进睡眠。如果你送的舍利真的把我家夫人的病看好,我重重有赏!

哪里敢谈什么赏赐,要是没有翁大人多年来的眷顾和庇护,恐怕我原本也不会有出头之日。杜得福接着说,既然我的任务已经完成,那我就准备回桃花州了。

翁同龢挽留地说,好不容易你从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干脆在京城转转,不忙,我要有空还能够陪你四处走走。

杜得福笑笑道,那就感谢翁大人了,我随便走走就行了,你在皇帝跟前政务繁杂,我这地方小吏哪能烦劳大人呢。

翁同龢说,那你就自便吧。

翁同龢把杜得福送来的舍利子拿到勤政殿,光绪皇帝看了顿时高兴极了。他当即问道,朕昨天刚让你催问桃花州知府杜得福,怎么今天早上你就吧舍利拿过来了。

翁同龢回答道,人家一直担心耽误了太后的万寿,早就快马加鞭起程了。我早上刚写好书信要派人去送,话音未落杜得福就到了眼前给送来了。

光绪皇帝夸赞地说,难得他有这份孝心。他在桃花州任知府多长时间了?

快五年了。

政声怎么样?

还行吧!

等太后万寿后,可以考虑给提升一下,你千万记着,万一我给忘了,就辜负他的孝心了。

翁同龢说着从衣兜里摸出一小盒子,这是杜得福亲自给你送的,他听说珍妃最近受了责罚,就想把这个宝贝专门送给她,以求为她减轻皮肉之苦。

光绪皇帝满意地点点头,那敢情好。

光绪皇帝带着舍利来到颐和园面见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还在为珍妃卖官鬻爵的事情生他的气,光绪皇帝就故意献殷勤说,这是隆裕皇后亲自为太后准备的万寿大礼,请太后过目!

慈禧太后不解地问,竟然是隆裕皇后给哀家送的礼物,那为什么不是她亲手送来,倒由你代劳呢?!

光绪皇帝摆摆手示意手下让隆裕皇后进来。感染隆裕皇后春风满面地走进来,先给太后鞠躬,太后万福!

慈禧太后李冰冰地问,隆裕,我有事问你,你可要好好回答,如果要是有半句假话,让哀家知道了你和皇帝和棋伙来哄我,绝不会轻饶了你。

隆裕皇后不等太后发问,就兴冲冲地说,这些舍利真的是侄女专门求皇帝下令让桃花州知府杜得福给太后进献的,是不是不合姑妈的口味?

慈禧太后假装严肃地回答道,不合口味,你治罪吗?

隆裕皇后听了信以为真,生气地看着皇帝抱怨地说,请太后千万酌情考虑,这可是我一片苦心才获得的,听说为了这几颗舍利桃花州还惹出不少风波的!

慈禧太后忽然哈哈大笑说,哀家这不是和你开个玩笑吗?你何必这样紧张!

隆裕皇后听到太后转怒为喜,就撒娇地说,姑妈,人家和皇帝同心协力为你的万寿殚精竭虑,你就逼要再吓唬侄女了了,好吗?

慈禧太后乐呵地回答道,看到你和皇帝琴瑟和好,我就放心了。至于我的六十万寿,没有被甲午海战的事情搅了就万幸了,至于场面也不必太普涨了,我大清现在国库空虚,不是还得先应付战争吗?

光绪皇帝接着说,那是,可再怎么也不能够委屈了太后,你春秋鼎盛难得有这份好心情,绝不能让倭寇发动的这场战争给搅了局。

慈禧太后一板一眼地说,我大清政府经过数十年的洋务运动不是听说已经初见成效了吗,难道还敌不过个倭寇。有道是六十花甲子,哀家熬到这六十大寿,也是不容易的事情。每天穷于和各个国家斡旋,与西方各国踢皮球,哀家也累了,就想这在六十大寿把这颐和园好好整修一下,乐得有个散心的所在。这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你说造个昆明湖石舫船,也让一帮主战派群起而攻之,我就不明白他们嚼得什么舌根。是的,我为了这个修建颐和园,是挪用了海军一部分公款,可我总认为西方人不就是想在贸易上占些便宜而已吗,所以就更加放松了军备意识。所以在对待倭寇的问题上,是我的怀柔政策,养虎为患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在这里我就先做检讨了。

光绪皇帝解释说,大清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式建军后,就再没有增添任何舰只,舰龄渐渐老化,与日本新添的战舰相比之下,火力弱,射速慢,航速迟缓。北洋水师现有舰艇25艘,官兵4000人。眼下,北洋舰队的大沽口、威海卫和旅顺三大基地建成。但清朝军事变革基本停留在改良武器装备的低级阶段,陆海军总兵力虽多达80余万人,但编制落后,管理混乱,训练废弛,战斗力低下。1891年以后,北洋水师甚至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了。这其中与朕的不重视干系甚大,和太后扯不上干系,你就别再忘身上揽了。

慈禧太后还在自责,这都是因为我为了准备我的六十寿诞,将这些费用用来修建颐和园,供自己“颐养天年”了。我清楚在对待战争的问题上,我与明治天皇相比,实在是不识时务没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如果这在某种程度预示了中国失败的命运,那就让天下人戳我的脊梁骨吧,哀家难辞其咎,皇帝你就不要自谦了。

光绪皇帝也赶到万分诧异,他和慈禧太后逗乐多少年,她很少有这样主动揽过的时候,你倒是她良心发现了,还是因为兴修颐和园遭到了群臣的围攻,他不得而知。

隆裕皇后不想让颐和园的话题搅了太后的兴致,就插话说,太后,我提议太后在万寿时加恩后宫。后宫臣妃这段时间为太后万寿不辞辛劳有目共睹,请太后恩准臣的请求。

慈禧太后故意问道,那你的意思是?

隆裕皇后成竹在胸地回答道,我朝历来有太后或者皇帝万寿加恩臣子的先例,马上就是太后六旬万寿,请太后加恩得晋嫔为妃,敦宜皇贵妃著封为敦宜荣庆皇贵妃,瑜妃著晋封瑜贵妃,珣妃著晋封珣贵妃,瑨嫔著晋封瑨妃,瑾嫔著晋封瑾妃,珍嫔著晋封珍妃。

慈禧太后感性地说,难得你有这样的好心肠,不过我看侄女你如今有了母仪天下的心胸和气度,当然高兴还来不及呢,这个请求哀家就准奏了!

隆裕皇后跪谢道,谢太后!

光绪皇帝也跟着叩谢,朕代表后宫臣妃感谢母后的加恩!

慈禧太后故意敲打道,哀家时加恩了,不过请那些曾经想在后宫兴风作浪的人千万主意言行,搞不好哀家那天不高兴了,揪住她们的小尾巴,省得她们难堪出洋相。

隆裕皇后看看光绪皇帝,回答道,臣妃一定好好调教她们,不让她们再惹太后生气。

慈禧太后忽然想起什么问道,隆裕,你刚才说因为哀家的万寿,桃花州又惹出什么风波了?

隆裕皇后这才后悔自己不该多嘴,因为担心受到惩罚,给皇帝捅出了娄子。她看看光绪皇帝,不知道究竟该如何作答,只好急急巴巴地说,其实也没有什么,就是舍利自被贼人偷了。然后又找了回来。

慈禧太后指指隆裕皇后说,你瞧这孩子,连句完整话都讲不清楚。

光绪皇帝赶紧补充,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是因为隆裕皇后建议我在太后万寿是送舍利,我就下令桃花州知府杜得福准备。不成想哪里泄露了秘密,被盗贼先下了手。多亏杜知府果断出击,把盗贼缉拿住这才追回舍利,没有耽误了太后万寿之用。

慈禧太后摇摇头说,我还说什么大事情,原来是这样的小插曲,那哀家也就不去管它了。你们不知道这一年多,为了我的万寿,我听了多少方方面面的闲话,我背了多少人的讥讽和谩骂。哎,不说这些了。刚才隆裕你提议的万寿为后宫加恩的事情,你可替哀家记住了。哀家可不是小心眼子,我得让整个后宫都能够感受到哀家的皇恩浩荡。

隆裕皇后干脆地回答道,臣谨记圣训!

光绪二十年(1894年)正月初一,因慈禧太后六旬万寿,敦宜皇贵妃著封为敦宜荣庆皇贵妃,瑜妃著晋封瑜贵妃,珣妃著晋封珣贵妃,瑨嫔著晋封瑨妃,瑾嫔著晋封瑾妃,珍嫔著晋封珍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