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梦迁大唐
37091700000022

第22章 暂居陶府

从思考中回过神来,时迁已经随着陶源的脚步走到了陶府的大厅了。大厅里一位衣着华美雍贵的美艳女子正在绣着花,只是太过于专心没有发觉陶源和时迁两人。陶源咳嗽了一声,她才发现自己的丈夫和一位英俊非凡的公子在大厅里候着自己,连忙放下手中的刺绣,叫丫鬟们准备茶水招待。然后向自己的相公轻轻地行了个礼道:“相公,今日这么早就回来了。这位公子是?”陶源介绍道:“这是梦时迁,是我故交的义子,是我们尊贵的客人,一定要好生待他。”“时迁贤侄,这是内人韩雪,你就叫她雪姨就好了。”“雪姨,你好!”时迁说道并同时微微行礼。然后对陶源说道:“陶源叔叔,贤侄这二字太见外了,不如你就叫我小迁好了。”陶源想着也是该改口了,于是便了答应了下来。

陶府那么大的宅子,自然有不少房间可以供客人居住。陶源亲自安排了一所上好的客房给时迁,并嘱咐下人们要招待好时迁,便去处理商行的事情了。临走时告诉时迁可以四处走走,熟悉一下新的环境,便匆匆地离去了。都是大忙人啊,时迁感慨道。

时迁心里还挂念着萧武和萧巧两人,便在下人的指引下,来到了陶府的门口,看萧武和萧巧两人是否到了陶府了。毕竟马车的速度是比较快的,是人的脚程不能比的。在等了大概一刻钟后,才看到两人尾随着那位掌柜的过来。路程较远,也是为难了那位发福的掌柜了。所以,时迁给了二两银子给那位掌柜,当做是辛苦费了。起初,那位掌柜是不肯收下的,但是执拗不过时迁,便道了声“多谢”就收下了。

萧武倒是没有什么很大的影响,休息片刻便可以了。而萧巧这丫头则有点体力不支,更甚至还有些中暑的现象。时迁连忙叫萧武把萧巧背进陶府自己的房间里,好生安歇。时迁在萧武把萧巧背入房间后想到:刚才陶源叔叔走得太急来不及提及萧武和萧巧的安排,现在我得去安排一下两人的住处。时迁在照顾好萧巧睡着后,便嘱咐萧武好好看着萧巧,自己去找雪姨商量一下。

重新回到大厅,发现雪姨还在那里认真地绣花。时迁开口道:“雪姨,打扰一下,小迁有件事要和您商量一下。”韩雪放下了手中的刺绣说道:“小迁,是什么事呢?”时迁说道:“雪姨,我想为我那两位贴身侍卫安排一下住处,不知是否方便?”韩雪沉思片刻,便回答道:“两间普通的客房可以吗?”时迁点了点头感谢道:“就这样可以了,谢谢雪姨。”韩雪笑了笑以示是小事,不用太客气。然后嘱咐了一个丫鬟带时迁去客房。在时迁走后,韩雪露出奇怪的脸色,不知为何时迁对待两个下人那么好,一般下人就是住柴房或者集体的伙房,哪有主子替下人操心的。感觉到有些莫名其妙,也许这孩子太善良了吧!不去想那么多,便继续自己的刺绣了。

在看了普通客房的环境还不错后,时迁便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此时,小巧由于过于疲惫,便早已沉沉地在时迁的床上睡去,而小武也是趴在床边睡去了。看着这疲惫的两人,时迁也不忍打扰,便捧起包袱里的《庄子》静静地看了起来。

不知何时,天色渐沉,丫鬟们也为时迁轻轻地点起了灯。这个时候,萧武开始转醒,扭捏了一下身子骨后,看了妹妹的情况,发现无碍之后,便走向房间里看书的公子。时迁也是察觉到了小武的醒来,轻轻地说道:“小武,坐下吧!喝杯茶醒醒神。你这一觉睡得可踏实?”小武回答道:“谢公子关心,小武很好。”然后便一言不发地坐在时迁的旁边。还好时迁早已习惯了这家伙的秉性,要不然就他这副面瘫的模样,都不知道被人炒了多少次鱿鱼了。

小巧在小武离开床边后不久,也慢慢地转醒了。起身发现公子在一旁看书,而哥哥一副不搭调地坐在其旁边,这画面在灯火照耀下却少了几分滑稽,多了几分温馨。她痴痴地想着:要是时间就停留在这一刻,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人男人是否就可以永远地留在自己的身边了呢?

不得不说,女人真是感性动物。时迁把目光撇到自己的床上,发现小巧已经醒来了,便放下手中的书,向床边走去,小武也发现了小巧已经醒来,跟在公子的后面走到床边。时迁担心地问小巧道:“小巧,感觉好些了吗?要不要再睡一会儿。”小巧开心地说道:“谢谢公子的关心,小巧已无大碍,请公子放心。”这让两人提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然后,一声突兀的“咕咕”叫破坏了此时的气氛。而我们的当事人在发出那么令人害羞的声音后,便立即钻进被子里,埋头不出了。时迁知道这一天的行程,小巧和小武也没吃多少东西,于是适时开口道:“哎呀!我的肚子都那么饿了,都咕咕叫了,小武,我去吃些东西,你们在房里等我一会儿。”

时迁便离开房间,出去吃晚餐了。这个时候,我们真正的当事人才敢从被子里冒出头来,一副苹果色的小脸,煞是动人。可惜时迁无法看到小巧羞涩楚楚动人的样子了。这时候的面瘫哥哥,脸上也是露出了罕见的笑容,打趣道:“看来小妹也长大了,我这当哥哥的,感到十分欣慰!”被哥哥发现窘态后的小巧,恼羞成怒,起身用小拳头去打着哥哥,于是两兄妹闹在了一起。

其实,刚才就有丫鬟来提醒时迁快到用餐时间了,所以就算小巧的肚子没有叫,时迁也该去用餐了。在一名丫鬟的带领下,时迁在走在去大厅的路上,便遇到了一位风度翩翩,衣容姣好的男子一片空地上点着灯笼在用木头动手制作着什么。仔细一看,才发现是类似木牛流马的东西,也许是因为男子的工艺有限,这一辆木牛流马明显是有些缺漏的。那位男子貌似也是知道,所以停下来了,在一旁沉思。

时迁跟丫鬟说稍等一下后,便停下来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那男子制造的东西,说实话,在前世里,关于木牛流马的说法纷说不一,所以,关于木牛流马的制作方法他也是不太了解的,但是他还是在看《三国演义》中对这东西有过研究。看着那位男子那么执着的样子,他也很欣慰居然现在还有人对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感兴趣,于是他决定去帮一帮这男子,就算不能帮他解决问题,给他一些思维也是好的。

时迁走近那位公子,出声道:“木牛为驱使动力,流马为载物之设,欲使其走动行路,不妨用人动齿轮为源动力,曲柄连杆带动整个系统转动,木牛方可行动。流马之用为稳其重心,承其轴承。”

那位公子听了时迁的话,沉思片刻,方才回神过来,然后惊喜得从地上跳起,大叫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刚想向那位出声提点的人道谢,便发现那人只留轻轻余音——“有缘自会再相见”回荡在院子中。陶天是在一本古书残卷中发现木牛流马的制造方法的,但是究竟还是残篇,所以关于它的驱使行动问题,陶天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今天才把它大致成型,却是苦于无法完成其核心的部分而烦恼。想不到居然有大师提点,真是太幸运了。

在陶天正兴奋之时,旁边走出一名家丁,匆忙地说道:“少爷,可算是让小人找到你了,老爷和夫人都在叫您去吃晚饭!而且今晚有重要客人,不能将饭菜给您送入房间里了。”陶天一副不耐烦的样子说道:“知道了,我一会儿就去。”说着,把那“木牛流马”叫家丁收起来后,便匆匆地去吃晚饭了。

时迁看那男子的面容有点似陶源,而俊美却是有些似韩雪,细斟一下便知道这位男子的身份了。他也不点破,看时间也不早了,他还是先跟着丫鬟去吃晚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