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仙侠国宝迷踪之争:大漠伏龙
369900000056

二、疯狂的人(2)

克洛泽无法确切地回忆起,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样的情况下拿到那本手抄本的,但他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翻阅那本书时的情景,一开始阅读,他就再也无法放下它啦。当时他既不了解那本书产生的背景,也不知道以后它成了一本畅销书,让赫定一举成名。作为被称作“中亚探险巨人”的斯文•赫定,在他跨越19-20两个世纪的长达数十年的科学探险生涯中,他曾4次出入于新疆,被称为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位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从事科学探险;第一个漂流叶尔羌河和塔里木河;第一位发现了被流沙掩埋千年的楼兰故城的探险家。

那本书扣人心弦地描绘了探险队走向灭亡的整个过程,深深地触动了克洛泽的每一根神经,凭着他的经验,他可以感觉到,那故事绝对不是杜撰,而是作者亲身经历的忠实写照,它讲述的是人类的极限经验。同时,让克洛泽真正感动的是那些人的悲伤情感,那些在表面的事实背后体会到的、赫定只是偶尔提到的东西,那就是对于死亡的恐惧、绝望的心情、负疚感以及关于为什么的问题。

那本手抄手在克洛泽的脑海中留下了一副沙漠的图画,它美丽而极其吸引人,让人无法抗拒。开始时他只能在梦中见到它,他看见自己夜里穿行于沙海中,看见自己漫无目的的在沙漠中徘徊,就好像苦苦寻找出路的失事船只一样。

赫定的经验来自另一个时代,那是个发现的世纪。那些地球上最偏远的角落还未被人类研究和开发,对人类来说是那么的神秘。

但很快,克洛泽就有机会亲自品尝那惊心动魂的沙漠之行啦。

1927年1月,克洛泽所在的一支探险队在克里雅集中,这是一个风景如画的沙漠绿洲,位于塔克拉玛干的南端,道路旁就是清澈如碧、蜿蜒如带的克里雅河。河床上如云絮般散落的羊群,苇丛中旁若无人静静穿越的骆驼,让人始终处于惊喜和赞叹之中。在过去,这里曾是丝绸之路南部路线一个重要的供应线。这个绿洲之所以没有被沙漠吞噬,主要归功于克里雅河,它缓缓地流向沙漠,然后在某一处消失在沙海中,然而不知道何处才是它的归处。

和所有的探险队一样,他们计划从南至北穿越沙漠,选择的是沿着以前探险家的足迹,特是沿着斯文•赫定和奥里尔•斯坦因的探险队所走过的路线,为的是在荒凉的沙漠中寻找古代丝绸之路时期的还未被寻找到的遗迹。“丝绸之路”是指东起我国,横贯中亚,西达欧洲的古代商路,因中国出产的丝绸通过这条商路运销世界各地而得名。1887年,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托霍芬最早提出“丝绸之路”这一术语,不久,另一位德国汉学家艾伯特•赫尔曼1910年使用这一名称并且用它作为他的书名《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丝绸之路》。自此,这一术语被人们广泛使用。“丝绸之路”起源于各人类文明中心之间的互相吸引。最初开辟并且行走在这条道路上的人无疑是很了不起的,称他们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批探险家似乎并不过分。

这支探险队的成员包括克洛泽在内只有4个人,但他们租用的阵容十分庞大,36头骆驼由6个当地的克里雅人人带领。克里雅人的服饰十分独特,妇女们头顶比鸡蛋略大,用羊皮缝制的黑色克里雅小帽,带白色头纱,身上穿黑色长裙。克里雅小帽曾经是吉尼斯世界记录的世界上最小的实用帽子,有点象礼帽,只是羊毛翻在外侧。男人身穿黑色长褂,双手习惯插在袖筒中,面带微笑,好奇而有礼。

另外还有两名维吾尔族向导、一名翻译。他们准备了武器,在每一头骆驼身上都有一个巨大的塑料桶,里面装的是水,足够他们用上一个月,这还不包括每人身上各有一个羊皮水囊。摄影器械、测量仪器、望远镜、指南针、棉被。。。。。。凡是能够想到的统统都带上啦,甚至他们的队伍中还有一条巨大的牧羊犬。

克里雅与其说是探险家们聚集的市集,倒不如说是强盗们聚集的市集。一些所谓的探险家们打着考古、科学研究、地理勘探等堂皇的旗子,却干着比强盗们还要肮脏的勾当。

克洛泽所在的那支探险队全由德国人组成,负责人是个年仅27岁的德国年青人,名叫维利•希斯;另两个一个叫苏•海因特,一个叫哈奇•勃兰特,都不到35岁,加上克洛泽,他们没有一个以前曾从事过考古工作,因而他们的探险队就显得特别的奇特了。而另一支由同一公司支持的考古队则全部由资深的考古界的专家组成,一共是7个,来自不同的国家,但希斯对他们并不热情,甚至根本连招呼也没有打。除此之外,同时会集在这个小小地方的探险队,居然还出现了另外两个国家,那就是英国和**。四支探险队同时出现在一个地方,这恐怕也是难得一见的奇观。

在简陃的土坯房,大家聚集在一起,一面喝起各类相互交换而来的从世界各处带来的烈酒,一面小心翼翼地打听着来自不同渠道的消息;而更多的是向导们口沫直飞地说着流传了千百年的传说:在荒凉的沙漠底下,埋藏有无数的古老城市,在这些城市里,有着堆积如山的黄金和其他宝物,但如果有人带着探险队找到这些古老的城市,并让骆驼驮上了这些黄金和其他宝贝,那么他将会被鬼神扣留住,除非他决心扔掉那些宝物,一件不留,不然的话,他将永不会获救。

事实上,没有人知道故事的真实性有多少,但也从来没有人怀疑赤宝物是否存在。斯文•赫定最大的贡献是将无数西方考古学家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这里,并导致了日后被称为争夺丝绸之路珍宝的“国际赛跑”。20世纪上半叶,西方人将这里汗牛充栋的古籍拉走,把洞穴里的圣物一搬而空。墙上的壁画被摘下来,锯开并装到箱子里,所有的东西都被运到欧洲的博物馆。在中国人看来这是历史上最大的由国家组织的抢劫文物的行径,欧洲人看来这是欧洲文物史上的一块里程碑。一方说,文物被偷了;另一方则无耻地分辨说,文物被抢救并得以妥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