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言岁月那盏灯
36919900000009

第9章

日月流逝,转眼到了夏季。大地弥漫着温暖和香甜,日光下,黑土地的大片庄稼嫩绿一片。

1978年夏季。是农垦大批知青返城的时机,各行各业人员流失。因此,连队几个让人羡慕的工作有了空缺。办公室缺个出纳,小学校从一年级至五年级,三个教师是哈尔滨知青,近期也要返城。连队急需再招三名教师。所以连队党支部决定,面向本连队职工公开考试招聘小学教师。以考试分数百分之七十为基准,连队意见百分之三十为参考,从中录取三名教师。出纳是农场某科长的女儿来接替。大喇叭一公布这个好消息、我由衷的欣喜。尤其今年开春以来,我感到很失落,一起分配来的小萍和另一个女孩、过完春节都调回场部。据说小萍她母亲很有本事,很会摆布当官的。当初下连队也是过度过度,为了遮人耳目。这不就几个月时间,把女儿就调回机关招待食堂。另一个女孩她舅舅是机关里一个干部,把她也调回机械修配厂。对于自己何时能调回场部,我不抱什么希望。姐夫是个老实巴交的普通修理工,大姐又那么倔强。家里没有任何亲属为官,这谈何容易?我常勉励自己一定要坚持和努力。兴许上天那天会眷顾自己头上。没想到机会真来了,我想争取下。我边下地劳动边利用早晚温习中学的知识。晚间九点后寝室就要关灯,我点上蜡烛继续看个把小时的书。连队参加报名的共有七个人,两个三十来岁的大姐。这五个中唯独我是场部分配来的,其它四个是本连队老职工的子女。这七个人当中,就一个大姐是高中毕业,其它都是中学毕业。我满怀信心地温习课本。

六月三十号上午八点钟,考试正式开始。三门课程一上午考完。考试的科目是:语文,数学,政治。每科一个半小时,考题是,三位现任的老师根据现有的中学教材出的试题。现场监考的有,郭书记,工会主席和三名教师。七个人考试五个人监考。小小考场十分紧张。当我拿到考卷仔细看了一遍后,很自信的拿起了钢笔。时间在一点一滴过去,我很认真地做着每一道试题。当我最后一张卷子马上做完时,郭书记说:“还有一刻钟时间,请大家检查一下,准备交卷子吧。”我看看自己答好的三份卷子,欣慰的递交了答卷。

走出考场。我又浮想联翩,要是自己能当上一名小学教师,也不错。可以教书育人,更有利于将来自己多学到知识,未来自己的人生,也就有了个好的开端。

月光依然幽静,像镜子一样透明。同寝室里的姐妹们都进入了梦乡,我却没有丝毫睡意。美好愿望填满我的心房。岁月的那盏灯似乎又明亮起来。一个少女花间的梦,又一次盛开在我心间。

好不易盼到第三天。我和同寝室几个姐妹,早早来到连部办公室门口。人越来越多,大家都想知道结果。连部小小的走廊拥挤了好多人。郭书记终于把红榜贴出来了,我考了个第二名,我兴奋极了!此时,像是一种新生洋溢在我生命里。

正在大家投来羡慕的目光时,郭书记讲话了:“请大家注意,这红榜只是文化考试,最终结果连队党支部研究决定,李山菊因普通话不标准不能录用。”

我一听懵了,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眼泪顷刻滴答滴答流下来。

站在我旁边一位五十来岁的大叔说:“嗨!郭书记你们这是咋整的?没考试前你们也没有这么说呀?看看这姑娘哭成啥样了。年轻人学得快,过两月就学会了。”他拽我一把说:“姑娘,先别哭了。赶紧再问问当官的,他妈的,他们又在捣鬼呢。”

我擦把眼泪,急忙说:“郭书记,我会尽快克服的,尽快学会普通话。”

还没等我把话说完,郭书记大着嗓门又说:“这事连队支部已经决定了,你就先去养鸡场干活。”郭书记草草地说完,背起双手扬长而去。

天呀!我眼前灰暗一片,气的胸膛急促喘息......人群中有位阿姨说:“小姑娘,算了吧。这年头没有办法,不知道哪个和当官关系靠的顶替你了。不管咋地,这帮当官的还没有做绝,给你安排个轻便活。消消气,气坏了还得自己受着。”

事后,我连着找了两次郭书记,都无济于事。领导啊!你们怎会如此对待一个刚刚步入尘世的小丫头?还有没有公理?我的心伤到了冰点。

一周后。那个考第六名王丽成了教师。此时,我才恍然大悟。怪不得连队人们都在议论,王丽她爸是连队的领料员,成天和领导打得火热,关系十分奥秘。我一个小姑娘,家里又没有什么背景,人家不找借口顶替你才怪呢。这种错中复杂社会关系,我一个小丫头岂能看透几分呢。

生活还要继续下去。几天后,我无奈地去了养鸡场。鸡场里有五百来只小鸡,饲养员是两位四十多岁的阿姨,人很和善。其中一个刘阿姨看我难过的样子,安慰我说:“别想不开姑娘,这社会就这样,咱胳膊拗不过人家大腿。想不开就没法活了,在养鸡场干活,咱就不愁没有鸡蛋吃。”刘阿姨很幽默地宽慰我一番。

经过一段痛苦之后,我也渐渐平复自己情绪。虽然每天在臭烘烘的鸡舍干活,蚊子苍蝇遍地飞。相比之下,要比在农田里摸爬滚打好些。让怨气化为一股力量,用生命那盏灯照亮未来的岁月。

花开花落罩满了季节。我每天忙乎完鸡舍的工作,就回到那间临时休息室里,有时候看书,有时候学着织毛衣,有时候拿起小剪刀,剪个花呀鸟呀。

1978年的时光很快就要过去。这是中国一个特殊的转折时期,是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伟大变革开始,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新起点。全国各地经济开始有效地转型与发展。垦区今秋万亩良田也硕果累累,迎来了新时期第一个大丰收年。

茫茫旷野,草木已经凋零。黑土地又变成了一片荒漠,北国的大地进入了天寒地冻的季节。

十二月二十五号,连队公布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按每个职工全年的出勤率,进行年底结算分红利。今年我在连队养鸡,几乎没有缺勤。每月二十四块钱的工资,在我省吃俭用下还攒下了八十多块钱。要是能再分上个几十块,就能把老家那两笔债务还上了。也去掉压在我心头一块大石头,那该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想到这些我心里轻松些了,蒙在我心头上的一层隐忧也慢慢消失。我性格也逐渐活泼了许多,两只幽怨的大眼睛,忽闪的总是那么迷人。

元旦前一天,连队开始按在册职工名单分红利。连部门口等满了一百多号职工。人们昂奋的宣泄着喜悦。这是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怎不叫人欢欣鼓舞呢。

好不容易轮到了我。一看表格,自己的名下清清楚楚的写着,壹佰壹拾元。妈呀,我太高兴了。没有想到竟能分到一百多块钱!要签字的右手直颤颤。接过出纳递过来的一沓钱,我兴奋地走出办公室。高兴得简直想蹦起来。这是我十八年来,第一次见到过这么多钱。而且是用自己双手挣来的,怎不叫我高兴呢。

元旦放假三天。刘阿姨让我先回家休息,我回来再替换她两个休息。

到场部后,我本想去百货商店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在一考虑,还是先还清债务吧,哪有自己心也就安了。到家后和家人说明了我的想法,家人都很赞同。第二天我就去了邮电所。填好汇款单,并给大哥附带一封挂号信。叮嘱他一定要还清我订婚那一百五十元彩礼钱。办完这一切,我像卸掉身上一副枷锁。对着茫茫的北国大地,我长长舒口气。摸着兜里剩下四十多块钱,我有去了百货商店。左看右看,喜欢上一件带毛领的灰色半大棉衣。我问售货员:“阿姨,那件灰色棉袄多少钱一件?”

“三十块钱一件。买吧姑娘,穿在你身上一定好看。”

我说:“阿姨,我能试一试吗?”

“能试,是兔毛领。要不咋贵呢。”阿姨笑眯眯地说。

我脱下身上又肥又大黄大衣。把这件带毛领新棉衣穿在身上,那毛毛茸茸兔毛领子,衬托在我细长的脖子上特别俊。眉梢之间那双美丽的大眼睛,瞬间惊艳了四周的人。

“小姑娘你穿上这件毛领衣服简直太美了!你是哪个单位的?谁家的小姑娘?你叫啥名字?”阿姨一连串问我好几句。问的我都脸红了。

我笑吟吟地说:“阿姨,我叫山菊。在山里连队养鸡。我大姐家在汽车队。”

“你姐夫和大姐是谁?”售货员阿姨紧追着又问两句。

突然我意识到,阿姨问这么多不对劲。我赶紧付了三十元钱,拿上棉衣离开百货商店。当我转身哪一瞬间,迎面撞上了一个二十来岁年轻小伙子,他也正直不楞登地看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