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围棋世家
3675400000025

第25章 业余棋界巅峰之战

早晨的《新民晚报》在头版头条照例是有关箫燕南力挑上海业余棋界的新闻,不同的是除了照例将昨天之战报道给读者之外,还增加了今天将要出场的两位主角——箫燕南和胡玉清的战绩介绍、战前感言。

有关胡玉清的报道是这样的(这是作者依照胡煜清的生平战绩改编整理的,并将2006年以后的战绩适当往前推了,所以希望朋友们不必去计较。)

胡玉清,男,上海人,业余8段。1981年出生,7岁开始学棋,上海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目前是公司高级职员。

主要比赛成绩:2005年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冠军;2005年亚洲大学生赛团体冠军,个人冠军;2004,2005,连续二年获商业杯国际城市赛冠军;2005年宁波国际城市邀请赛冠军;2003年美罗杯冠军;2004年华山全国业余围棋争霸赛冠军;2003,2004连续两年获得南方业余天元赛冠军;2004,2005年国务总理杯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亚军;2002,2004,2005晚报杯团体冠军,2004,2005年晚报杯个人亚军。除此之外,还多次击败职业高段棋手。(这是晚报社根据胡玉清曾经战胜过国内某职业四段的经历而忽悠夸大的说法。)

战前感言:

记者:明天一战将是上海业余棋界的最后一场阻击战,对此胡先生有什么想法?

胡玉清:对手很强大,这个从前面的比赛中就可以看出。对于明天一战,我只能说我会全力以赴去争取胜利的,至于最后结果是否能如愿,那已经不是我所能左右得了的。

记者:前面的比赛相信胡先生一直在关注着,不知胡先生对你明天的对手箫燕南的棋有什么评价?

胡玉清:表面上看萧先生是依靠强大的中盘战斗力取胜的,其实这是不恰当的。我认为萧先生的棋很均衡,无论是布局还是中盘还是官子,都很强大,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漏洞。所以我觉得“全面”才是萧先生的可怕之处。

记者:谢谢胡先生接受采访,祝愿胡先生明天能够取胜。

下面是有关箫燕南的有关报道:

箫燕南,男,大连人,无业余或职业段位。1983年出生。小时候跟随爷爷学棋,辽宁渤海大学本科毕业。

主要战绩:今年7月份毕业,毕业前未参加过国内任何比赛。目前没有战绩。

战前感言:

记者:明天一战将是上海业余棋界的最后一场阻击战,对此萧先生有什么想法?

箫燕南:对于能够跟上海的业余顶尖好手交手,我更多的是兴奋。至于输赢我并没有看得太重,毕竟对手很强大,所以即使输了也不会觉得沮丧。

记者:萧先生的心态很好啊。请问你以前看过胡先生的棋吗?

箫燕南:看过,是在大学时在我订的围棋刊物上看过他的比赛棋谱。

记者:如果你明天能够过了胡先生一关,那下一关你就要面对职业棋手了,能说说感想吗?

箫燕南:还是先下好明天的比赛再说吧。一切的可能明天都将揭晓。

记者:那好的,谢谢萧先生接受采访,祝愿萧先生明天能够取胜。

通过今天《晚报》就可以看出主办者对于这场业余棋界巅峰之战的重视程度了。另外,今天《新民晚报》不但将美女记者王静也派来了,就连高飞主编也在百忙中赶了过来。昨晚宴会中,任院长跟高飞商讨后决定今天的比赛一结束,不论谁输谁赢,都进行颁奖仪式,奖杯是高飞昨天晚上电话通知一个朋友帮着给赶做出来的。另外,两位老大还商讨了如果箫燕南取胜后的一些列安排,可谓算无遗策。

无论外界对这场巅峰之战如何重视,对于两位即将上场的斗士来说,外界的一切都跟自己没有关系,现在两个人的眼睛里只有对手,只有将对手放大,才能给予充分重视。当裁判宣布比赛开始时,两个人深深地看了对方一眼,互相点了点头,巅峰之战正式开始。

这场比赛箫燕南执黑,第一手箫燕南走了右上角星位,胡玉清略作思考,走了自己右下角星位,第三手,箫燕南几乎没有花费时间就走在了自己的左下角星位,而胡玉清也以同样的速度走了最后一个星位。现在棋局变成了对角星布局,这种布局最容易引起激战,中国古棋以力战居多跟采用这种布局有很大关系。在刚才仅仅四手棋中,就可以看出两位对局者强烈的战斗***,尤其是胡玉清,其战斗***甚至超过了箫燕南,对此箫燕南心里很清楚。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不是在玩什么噱头吧?仅仅四手棋就能看出战斗***?还能知道谁***更高?而且双方心知肚明?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道理很简单:箫燕南第一手走在自己的右上角,这是常识,无论走星位、走小目、走高目、走目外还是三.3都是常规走法。但是第二手就不同了,有走在自己方右上角(即对角星位左右)的也有走自己右下角的。胡玉清的第二手是思索一番后走在自己的右下角,这样就将对角星位给留出来了。其实胡玉清就是在对你说:我把对角星给你留出来了,我不怕你走在那里,因为我不怕作战,就看你敢不敢走了。所以第三手箫燕南是毫不犹豫地将对角星给走了,同时告诉对手:我就要跟你拼战斗力。第四手胡玉清也是毫不犹豫地将最后一个星位给占了,也告诉对手:来吧,我准备好了。

棋局已经不可避免地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了,两个人战斗***之强烈都是自己平生第一次的。从棋子的第一次接触开始,双方就没有舍得分开手:你攻我一拳,我踢你一脚;你揪我耳朵,我就挖你鼻孔。就这样直至一个局部结束为止,然后又开始了第二次战斗。

在研究室里的职业棋手以欧阳为主进行对局研讨,并及时向几位大佬报告棋局进程和对棋局的看法。在观棋大厅里为棋迷做大盘讲解的韩子旭七段可算是遭了罪了:这棋怎么讲啊?双方完全是在死掐,抱在一起就不松手了。那变化图是一个接着一个,单单是变化图还好说,顶多是胳膊酸点,还可以把下面的业余棋手叫上来帮忙。可是还有大量的计算呢?在开局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就算得韩七段的头都要裂开了。最后实在受不了了,就把棋院里以计算快著称的王龙二段给揪来了,这才算松了口气。

棋到中盘阶段,其实严格地说,本局没有布局,开局就到了中盘,如果照这样走下去,估计也不会有官子阶段了,所以下面只有通过对局时间或者对局手数来描述棋局的进程了。当棋局进行到一个半小时的时候,双方都有大块子没有活净:黑棋是从上边到中腹的一块近30子的大棋没有活净,而白棋则有三块棋跟这块黑棋纠缠在一起也没有活净。棋局已经到了最后阶段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死,没有什么和平解决的途径了。两位斗士抱着头死盯着棋盘计算着,不时会出现很可笑的画面:两个人同时低头看棋盘,几乎把棋盘都给挡住了。

研究室里的欧阳跟其他所有的职业棋手都一样:脑袋涨。大家都长时间研究这几块棋的死活情况,但是没有谁研究得清楚,也许只有两位对局者才能说得清楚。事实上,现在胡玉清已经算不清了,因为头绪太多了,所以现在胡玉清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对手也算不清上了,除此别无他法。

那么箫燕南现在是怎么个心情呢?难道箫燕南现在也算不清了吗?事实上,箫燕南现在也是真的算不清了:自己黑棋大块已经算到可以妙手活出,但跟大块纠缠的三块白棋,箫燕南算不清能否全部杀死,这里的计算量极为庞大,如果时间充足些的话,箫燕南相信自己能够算准,但是现在没有那么多时间了,两个人马上都要读秒了。不过箫燕南知道这棋自己赢定了,因为只要自己的棋活出,那么无论白棋三块棋能杀死几块,白空都不够,所以,箫燕南利用最后的时间又仔细算了一下那个活棋手段,在确认无误后坚定地投下了一子。双方在读秒声中你来我往下了十几手后,胡玉清伸进棋盒内的右手就一直没有拿出来,一直到裁判数到第三个零为止。

研究室内的职业棋手和做大盘讲解的韩子旭七段总算是松了口气,甚至对于谁赢谁输都不是那么关心了。

接下来对两位对局者的新闻采访竟然意外地很快就结束了:

记者王静:首先恭喜萧先生获胜!能谈谈对这场比赛的看法吗?

箫燕南:胡先生下得很好,我是侥幸才赢的。

记者王静:通过此局,你对于你的对手有什么评价?

箫燕南:哈哈,难得一遇的对手,他赢得了我的尊重。

记者王静:下一步就是对职业棋手了,有没有什么想法?

箫燕南:能有什么想法?我本就是来学习的。或许胡先生对此局想法更多,我想接下来你应该采访胡先生。

记者王静:谢谢萧先生。胡先生,能谈谈你对此局或者对你的对手的看法吗?

胡玉清:萧先生是我今生遇到的第一个值得我尊重的对手。至于这盘棋嘛,我现在不想谈了。现在很累。

记者王静:那好,也谢谢胡先生接受采访,不打扰了。

这边王静轻松了,可那边小李可苦了,现在已经不是他问棋迷什么问题了,而是棋迷争相向他诉说自己对这局棋的感受,这个没有说完那个又挤了过来。忙的小李一头一头汗。直到两位对局者来到解说大厅参加颁奖仪式时才脱开身。棋迷对两位对局者的出现报以长久热烈的掌声,在棋迷心目中,今天没有失败者,他们都是自己心目中的铁血英雄。

颁奖仪式对于胡玉清来说很简单,可对于箫燕南来说可是够忙活的了:对局费两千元;连胜奖四千元;获胜方奖金:五千元,这一项项奖金都把箫燕南给搞迷糊了,最后也不管了,反正你给我多少我拿多少,至于是什么我也懒得去想。按照承办比赛的原计划,应该在比赛最终结束后才发一万元获胜奖金,但主办者高飞觉得箫燕南已经将业余棋手全部挑落,可以算是获胜方了,所以觉得还是将“获胜方”分两个阶段:对业余的获胜和对职业的获胜。高飞将这一想法跟任院长一说,任院长马上就同意了,这才有了现在这个获胜奖。至于连胜奖,以后的对局仍然算数,就是说往下箫燕南每赢一局则多得一千元额外奖励。

至此,箫燕南挑战上海业余棋界告一段落,对于即将来临比赛,箫燕南不愿意多想,“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吧,只要我尽力了就可以了。”这是箫燕南此刻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