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化工大明
3674600000022

第22章 初到杭州 下

赵常听着赵顺说着乱七八糟的东西,叹了口气说道:“三弟,你又在卖弄文学了,好了,时间不早了,大哥还要去一营调动锦衣卫,你一路小心,大哥不送你了。”

“大哥,你把这匕首送给我,你怎么办?”赵顺回过神来,问道。

“放心好了,你大哥我身经百战,武功虽不是一流,但一般的毛贼也别想近身。好了,大哥走了!”赵常说到这,一纵身跃到马上,双腿一夹,不到片刻便消失在空旷的荒野中。

赵顺将雕龙匕首插进靴子里,策马向着南方骑去。

一提到杭州就会让人想起那句表达了古往今来人们对它的由衷赞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历史悠久的杭州是八大古都之一,人文景观同样丰富多彩,古代庭、园、楼、阁、塔、寺、泉、壑、石窟、摩崖碑刻遍布,或珠帘玉带、烟柳画桥,或万千姿态、蔚然奇观,或山清水秀、风情万种,尤以灵隐寺、六和塔、飞来峰、岳王庙、西泠印社、龙井、虎跑泉等最为著名。“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只是往日的繁华景象不再,有的只是怡人的山水,壮丽的河山。赵顺在到达浙江境内便改坐龙船,由水路向杭州行驶。而这条水路属于京杭大运河,从古到今从未改道,如今坐船由此行进,往日游览杭州景色的画面,不断的冲击着赵顺的脑海,让赵顺感慨不已。

天还是一样,西湖的景色依旧,只是物是人非,相隔百年。

不知不觉,龙船已经停在渡头边,赵顺换了一套青衣,漫步在杭州府的渡头上,看着渡头人来人往,大声呼喊的纤夫和力夫,商量价钱赶着上船的平民,追逐嬉戏的孩童。顿感心旷神怡,不禁走入了一卷书画中,情操陶冶。

“快走开,走开!”突然一声不合时宜的吼声响彻渡头,一帮凶神恶煞的武夫不管渡头的拥挤,横冲直撞,推挡路人,大声呼喊。

赵顺站在渡头中央,再他还未反应过来,便被一大汉推到了一旁。这时从清空的过道上,走来两名老者,一人身着官服,一人身着青丝,富贵至极。从渡头一路走来,两人是相谈甚欢,旁若无人,态度傲然。而这两名老者的身后,又走过两名持剑少年,两名持剑少年皆是眉清目秀,英俊帅气,只是眉宇间多出了一分骄傲,显得有些稚嫩。

待这群人离开渡头,原本安静的渡头顿时如炸开锅一般沸腾起来。

“老李,你知道么?刚才走过去的大官,是咱杭州府的知府上官尹,旁边那人是杜老板。”

“杜老板?莫非是江南三省盐会会长杜弥月?”

“这帮贪官,杭州府今年遭受百年难遇的虫灾,就是因为虫药运送不及时,导致农民没能及时的购买虫药,这才招了灾祸!”

莫非杭州府知府勾结盐商总会会长将京杭运河和官道改为了盐道不成?可朱元璋杀人如麻,仇视贪赃枉法,祸害百姓的官员,如今又有锦衣卫四处探查,难道杭州知府鬼迷了心窍,置之生死去贪财么?

不对,杭州知府明明上了奏折,表明杭州府遭遇虫灾,请求开仓赈灾。这等于是暴露了自己敛财的方式,朱元璋一定会派人彻查,难道他就不害怕?

自己从水路到达杭州府,一路上并没有看到什么运私盐的船,以此来看,官道一定也被他们掩埋了证据,所以杭州知府才会肆无忌惮,有恃无恐的向朱元璋请示。如果不动用身份来探查整件事,一定难上加难,秘密行事就是为了不打草惊蛇,自己得权宜行事,先跟上去探探情况再说。

赵顺想到这,便跟在大队人马的后面,向着杭州府衙走去。

直到府衙门口,赵顺看着众人进府,将府衙大门关的死死的,心想:大明律令,日间不准关闭府衙,难不成杭州知府就嚣张到这种程度了么?

‘吱噶’不一会儿,从杭州府衙门口走出一名衙役,急急忙忙的向着大街走去,赵顺连忙跟上。

这名衙役一共绕了三条街,这才走进一家古董店。

赵顺在古董店外等了一会儿,发现里面悄然无声,暗道不好,稳了稳心神后,赵顺面带微笑的走进古董店,四处打量了一下后。站在柜台处的掌柜问道:“客观,您想要装饰宅院,还是珍藏啊?”

赵顺在古董店走了一圈,竟没有发现那名衙役的踪影,又没发现后门,心想:这里一定有猫腻,大白天一大活人进来,却消失无踪,难不成自己被发现了?一定不会,自己用的可是现代跟踪法,对于古人来说,那就是四个字‘高深莫测’,再说一名衙役不可能会有识破跟踪的能力,所以这里一定有密室或者暗道之类的存在,不管怎么说,白天是没办法彻查,还是等晚上再来!

想到这,赵顺随手拿起一尊翡翠马,说道:“掌柜的,这尊翡翠马,颜色虽然晶莹剔透,做工也算精细,可它缺少了玉独特的尊贵气息,多出了一丝放荡不羁的感觉,不知这尊翡翠马是出自何人之手?竟如此怪异?”

掌柜一听赵顺的话就知道赵顺是行家里手,当即从柜台走出,点头哈腰的说道:“公子,这尊翡翠马乃是琉球国进贡宋朝皇室的贡品,琉球国国土稀少,人均文化极低,可这马出自于海外,翡翠乃上品,又是朝廷贡品。流传到今世,已是不凡……如果拿来珍藏,或送给达官贵人,那是最好不过了!”

“哦?宋朝的朝贡?那流传到今天可真是不凡啊!可据我所知,琉球国国土资源匮乏,并不出产翡翠之类的玉石,而这玉石,质地温和,属于岫岩玉,两者相距十万八千里,掌柜的都能联系在一起,你可真会开玩笑啊!”赵顺前世可是化学老师,化学老师对石头可是相当敏感,毕竟一生以药石为伴,不知见识过多少奇珍异宝,拿来熔炼、研究,不计其数,区区岫岩玉就想蒙骗赵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公子真是见识渊博,眼力非凡,小的班门弄斧了!”掌柜红着脸说道。

“呵呵,掌柜也是想卖个好价钱,所以才会信口开河,这我能理解!不知这翡翠马多少钱?”赵顺心想:反正也来了,不如光顾一下,将翡翠马买下,送给沈伯父。

在文书中,娘提到过沈伯父酷爱古董,这次前去相亲,古董赠送那是必不可少的!这翡翠马虽不明贵,但岫岩玉晶莹剔透,质地温和,属于玉中极品,加上翡翠马古朴沉厚,一看就知年头深远……

“五百贯钱,不收宝钞。”掌柜说道。

宝钞是明朝官方发行的唯一纸币,由于当时缺铜,于是朱元璋颁布“钞法”,设宝钞提举司,其下再设抄纸、印钞二局和宝钞、行用二库。并于次年以中书省名义发行。由于宝钞只发不收,既不分界,也不回收旧钞,致使市场上流通的纸币越来越多,宝钞泛滥成灾,发行当年就通货膨胀,贬值极快,人民纷纷弃之,所以掌柜才有此一言。

“一口价?还不还?”赵顺一听,将翡翠马放下,问道。

掌柜一见赵顺脸色一沉,暗骂自己糊涂,明知道对方是行家,还漫天要价,掌柜当即笑着说道:“公子,你得等小的说完不是?这翡翠马本来是想要卖五百贯,不二价!可今天遇到了公子您,知道公子是行家里手,家中珍宝无数,不会在意这区区五百贯铜钱,不过小的想交公子一个朋友,二百贯将此马卖给公子,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赵顺心想:现代的放弃闪人讨价法,运用到古代还是一样见效,二百贯铜钱购买了一尊翡翠吗,确实占了一个大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