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虎将
3673900000018

第18章 夜战突厥游哨

“敌军远来,必求速战速决。欲速则不达,忙中必生乱,先前倒是有个机会,只是……”良久,史怀义方才说出一直想说的话,但语至此处,却没有再说下去。

李渊已知他言下之意,轻笑一声:“你可是说方才我们得知突厥兵临城下时,就应该带着这不到两百人的队伍猛打猛冲,让对手猝不及防?”

“是的,讲武堂官兵虽然未经战阵,但除新近几名学生外,人人训练有素,弓马娴熟,足可以一挡五。若突然发起袭击,突厥远来,阵脚未稳,纵然对方有十万雄兵,也能挫其锐气。城内郡兵再伺机配合……”史怀义所说,正是先前李元霸想提出的建议。

李渊听罢说道:“我何尝不明白兵贵神速,攻出不备,出其不意的道理?如果这一百多人马只是普通将士,我一定如你所言。但你要知道,这一百多号人,都是军中精英,他们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必将成为军队中流砥柱。拿他们去冒险,不值得。”

史怀义暗自心惊,唐公这话,一则表明自己爱才之心,二则暗批自己有失职责。身为讲武堂主官,竟不顾学生的安危,李渊的确比他考虑得周到。

“唐公教训得是,卑职汗颜,想必唐公已有退敌之策。”

李渊忽然叹了一声:“办法也不是没有,但不知道你讲武堂有敢死之士么?”

这话却让史怀义有些不快了,我讲武堂一百多名学生,又有哪个是贪生怕死之辈?遂答道:“只要唐公一声令下,讲武堂任何一个学生,必将蹈死不悔。”

“好!突厥来势凶猛,但此时天色已暗,他们必离城数里扎营,待明日攻城。我们这一百多号人,如果想趁此时冲回城去,也不是没有可能。但如此一来,却失去一个绝好的机会。我需要几名勇士,趁夜潜回城中向王仁恭报信。约定明日突厥攻城之际,我于此处举疑兵,迫敌后撤。当突厥撤退之际,他率全部兵马出城追击,切记,佯攻,只需吓他一吓。”

史怀义听罢,赞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唐公疑兵一举,突厥士气已衰,却不费一兵一卒,妙计。”

“计策再妙,若无智勇过人之士入城报信。万一王仁恭会错了意,见突厥撤退,或闭门不动,或挥军掩杀,那马邑可就危险了。”李渊不无担心的说道。

史怀义不再废话,当即起身,喊话道:“我需要几个人潜回城里,有胆的站出来!”

“我!”一人高声应道。史怀义没怎么样,可李渊听到这声音,着实吓了一跳,因为他知道,这是他儿子的声音。这小子真疯了,逞什么英雄?再则说,你进讲武堂不到三个月,你懂什么?

片刻之间,便有数十人自告奋勇,史怀义令最先应声的四人到他身边聚集。一一点名后发现,这四人是李元霸,赵效武,孙荩忱,王猛。

“你们三人确定要去?这可不是讲武堂的演练,万一遇上突厥游哨,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按理说,李元霸等人只能算是新兵,根本没有资格担负任何任务,史怀义应该直截了当的拒绝才是,可他并没有打算这样做。

“遇上就干掉他,最简单了。”赵效武自从下午脱脸之后,一直感觉脸上无光,此时自告奋勇,巴不得遇上突厥人。

史怀义听到这话,竟感觉有些欣慰,到底是年轻人,初生之犊不畏虎。凡是跟突厥人打过交道的,谁不对草原铁骑恐怖的冲击力和无与伦比的机动性心怀畏惧?恐怕也只有这些没见过世面的黄毛小子才会对突厥不屑一顾。

“我不是让你们去打仗,你们的任务只是平平安安的潜回城里,向王府君报信。如果遇上突厥游哨,能避则避,不能避则跑,跑不了才打,记住了吗?”史怀义提醒道。

四个皆称是,史怀义终究有些不放心,一阵沉吟后,对王猛说道:“你资历最深,如遇突发qing况,由你决定行动。我知道你们有过节,但记住讲武堂的训示。”

王猛顿首答道:“学生谨记在心,不敢相忘。”

史怀义点头称善,便命人替他们取来兵器,穿上铠甲。当时,便有几名讲武堂教头脱下自己身上的铠甲,亲自替几名学生穿上。这点举动,让李元霸感觉到了丝丝温暖,这才像是师生情谊。

“好样的,讲武堂以你们为荣。”虽然不知道说话的是哪位教头,但李元霸还是重重的点了一下头。

这时,史怀义的声音响起:“李元霸力气大,拖得动,给他穿三层重甲。遇到紧急情况,由他断后。”李渊心里虽然焦急,却无可奈何,总不能当场说这是我儿子,他智商有问题,不能去。

一名同袍递过一把横刀,李元霸拿在手里掂了掂,递还给他:“这玩意我晃两下就断了。”又有人递过一把长枪,李元霸苦笑道:“这还不如横刀呢。”

史怀义听在耳里,发声问道:“你原先使什么兵器?”

“使锤。”李元霸说这话时,有意无意朝李渊坐那边望去。可怜了我那对八百斤重的巨锤啊,生生让他给回炉了。

史怀义又问:“多重的?”

“八百斤。”李元霸这话,恐怕在场除了李渊之外,没有人会相信,都当他在吹牛。

“将我的铁枪取来,刘武周,你的大刀给他。”史怀义所使铁枪,长九尺五寸,重三十六斤;刘武周所使拍刀,长一丈,重四十斤,都算是长兵器中较为笨重的。这两样兵器,总重量快八十斤,李元霸提在手里,竟如孙猴子耍金箍棒一样,呼呼生风。在场众人,莫不骇然色变!

“好!如果你们四个完成任务,功劳簿上记第一笔。”史怀义出言壮行。

李渊有苦难言,只得将他四个叫到一旁,将所传口信,详细告诉他们。四个都说记下了,便要告辞出发。

“慢,你等一下。”叫住李元霸后,其他三人都上了战马。

李渊环顾左右,用细微的声音问道:“不知死活的东西,你知道这是打仗么?”

李元霸暗觉好笑,这会儿当关心起我来了。不过我只是讲武堂的一名学生,跟你可没关系。当下说道:“当然知道,唐公若没有其他吩咐,我执行任务了。”言毕,翻身上马,左手提铁枪,右手持大刀,与其余三人纵马而去。

李渊怔立当场,竟忘了生气。他是自己那个又傻又疯的儿子吗?怎么完全变了一个人?

好一阵之后,李渊走过去问道:“这年轻人籍贯何处?什么出身?在讲武堂表现如何?”

史怀义只当他是关心士卒,爱惜人才,遂如实回答道:“李元霸,太原人,年十六,力气过人,勇悍异常,但性情顽劣,若调教得当,他日或可成材。”

李渊听后,半晌无语,良久,又问了一句:“依你之见,此子他日成就,可比前代何人?”

“英布,吕布之辈。”史怀义的答案一出来,李渊再也不问了。

英布,吕布二人,皆古之悍将,纵横沙场,个人武艺超群绝伦,罕逢对手,称之为万人敌也不为过。但此二人,一个先背叛项羽,后背叛刘邦,最后落了个兵败被杀的下场;一个是几姓家奴,唯利所视,有勇无谋,最后身首异处,遗笑百年。

史怀义预言李元霸将成为这样的人,李渊这个当爹的,还能说什么?

话分两头,李元霸等四人出了山谷,一路向马邑飞奔。皓月当空,千里旷野,李元霸突然觉得很刺激,从前自己何曾过过这种生活?随时都游走在死亡的边缘,回想起下午他掐死那个突厥骑兵,还有撕裂战马,怪吼怪叫那一阵,心里当真说不出来的痛快。

“娘的,怎么还没突厥人?”赵效武提一条铁枪,出了山谷就四处张望,满心期待遇上突厥游哨。

“你最好别抱这种期望,单打独斗,或许我们都不怵。可突厥人来去如风,战斗力之强悍远在我军之上。”跑在最前面的王猛突然回头说道。

赵效武嗤之以鼻,不愿搭理他,四人纵马狂奔,距离马邑城已经不远。正当此时,王猛突然叫了一声“不好!”,再看时,东北方向出现一片黑影,快速向他们移动过来。

没等他们回过神,空中响起怪异的声音,既似利箭破空,又像蝉虫振翅,王猛的战马痛嘶一声,差点栽倒!

“鸣镝!”王猛叫出这一声后,李元霸感觉胸口像是被谁用钉锤敲了几下,低头看时,赫然发现,铠甲上插着四支箭!

好在这四人都经过讲武堂的训练,当即伏在马背之上,继续奔跑。李元霸稍微抬头,见那片黑影越来越近,不多时就要阻住他们的去路。

“你们先走,我顶着!”心里虽然还是有害怕的感觉,可比起下午来,已经镇定许多。紧紧攥着两件长兵,默念着自己现在是李元霸,隋唐第一条好汉,天下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