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宪兵调查官
3673800000006

第6章 朕非亡国君

信王被劫後,魏忠贤大怒,对陈一龙又是一阵打骂,陈一龙心想,这吕豪可真是他的冤家死对头,从现代替他惹麻烦到明代,对他真是恨之入骨。陈一龙赶紧建议魏忠贤尽早登基,让百官众将稳定,免的夜长梦多,魏忠贤想来的确如此,便带着事先拟好的传位圣旨与陈一龙一齐进入内宫。

魏忠贤进入熹宗的工房,两人进入後也未向熹宗行礼,熹宗也不搭理,兀自的使刀弄斧,继续做着他的木工。

魏忠贤道:「皇上请稍事休息,这有一份诏书要您签署批核」。

熹宗也未停手,只说:「好了,朕以知悉,你们好自为之,莫要欺朕」。

魏忠贤道:「这事皇上若不知,便是奴才们欺君了」。

熹宗转头说:「是辽东军情告急吗?告诉他们要多少兵马钱粮,朕都照准,叫兵部、户部去办」。

魏忠贤道:「皇上,此事比辽东军情还急」。

熹宗这才转身将手浸入一旁的金盆清洗,并说:「好吧!你且奏来」。

魏忠贤道:「启奏皇上,京师内六部堂官以下三百余人,外省督抚及州省县道官员一百余人,上奏表恭请皇上退位」。

熹宗大惊道:「这不是逼宫吗?是福王的意思吗?他们是不是要朕传位福王?」。

魏忠贤道:「不是福王,他们是敦请老奴承续大统,老奴百般拒绝,但群臣仍上奏表,老奴着时无奈,如果皇上愿意,老奴会安排让皇上在这继续您的巧斧天工」。

熹宗大怒道:「魏忠贤,你胆敢篡逆,来人啊」。门外竟无人应答,熹宗朱由校本就体弱虚痨,一时气急攻心跌坐一旁,呕出一口鲜血。

陈一龙赶忙上前搀扶道:「唉呀!皇上你可得保重龙体,禅让大点上可少不了你啊!」。朱由校听完,气的晕了过去,魏忠贤叫了人将熹宗抬至寝宫,并要客氏照料,当晚朱由校便被客氏毒杀於寝宫之中。

第二天一早,魏忠贤便发丧,全国戴孝三月,朝堂上魏忠贤站在龙椅旁,陈一龙随侍在侧,群臣匍匐跪拜,高喊三声:千岁。

群臣方才起身,便有人出班奏到:「臣冒死上奏,今皇上龙御殡天,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惟皇上未有子嗣,臣议请立定新君,依众意,大明气数已尽,呈请九千岁续承大统」。群臣见状,又匍匐於地大喊:请九千岁续承大统。

魏忠贤假意道:「孤本是先皇近侧,怎奈天意如此,群臣上表、先皇下诏,皆欲传位於我,孤本推辞但天意难违,如今国步艰危,孤只好顺了天意,顺了天下臣民,担负起这天下社稷的重担」。陈一龙见状,便双手高举传位诏书,大声朗诵,完毕後,群臣则改呼:万岁。

这本是事先安排好的戏码,魏忠贤也等不及为熹宗服丧三个月的古制,仓促的将熹宗奉厝天寿山德陵,便立刻举行了登基大典,已其姓定国号为大魏,客氏封皇后,陈一龙拥立有功,封平顺侯、赐太师、上柱国大将军兼领锦衣卫督指挥使,这可把陈一龙乐上天,现在的他也是位居一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将军。

登基大典结束後,各地陆续传来起义军与魏军的战报,其中最让仲坤贤、吕豪以及陈一龙讶异的是,西北农民起义军中有一支高挂代明讨逆大元帅毛承仪的部队,这毛军连战皆捷,给陈一龙很大的压力,这毛承仪在部队时能力很好,与陈一龙是上下期的学长学弟关系,毛承仪瞧不起陈一龙靠巴节送礼升迁,陈一龙也知毛承仪对其不满,虽是自己下属,但背地里总是阳奉阴违,两人斗争中,苦的就是仲坤贤这些基层军官。

吕豪将信王救往山海关後,本要将信王带往铁山,但吴三桂父子却不同意。

吕豪便劝说:「吴总兵,信王留在这,只会徒增你们困扰,如果魏忠贤来要人你们是交还不交?你们现在大可保持中立,假意接受魏忠贤册封,他们要对付其他起义军,何况关外的後金还得靠你们防守,他们是决计不会动你们,但信王在这,那情况就大不相同,毛帅远在朝鲜驻防,信王在那铁定比这安全,两位你们说是也不是?」。

吴襄道:「千户所虑甚是,那就烦请毛帅妥为照顾信王,末将碍於现实,或许会假意顺从魏阉,但请毛帅放心,如果要南下伐魏,末将甘为马前卒,与毛帅共同讨逆」。吕豪谢过吴襄,便带着信王与王承恩,走水路先往铁山,面见毛文龙。

这日,仲坤贤与毛文龙正担心魏忠贤篡位後,天下形势剧变,不知吕豪现下处境如何?便听到军士通报,吕千户参见,两人一喜,便赶往门外迎接,毛文龙一看吕豪身旁那人不是信王是谁?赶紧拉着仲坤贤跪拜迎接。

信王见毛文龙跪下,连忙趋前扶起道:「亡国之人,如何敢受将军如此大礼」。毛文龙与信王寒暄一番,便叫人安置信王,信王朱由检自幼出生帝王家,何时受过这般舟车之苦,由其是王承恩脸上溃脓,己高烧数次,毛文龙便赶紧要大夫替其医治。

毛文龙高兴道:「兄弟,刚才我还与你二哥担心你的境况,没想到念着念着就给我们念来啦!」。

三人就现今天下大势,做了一番讨论,毛文龙认为应尽弃辽东之地,南下与魏忠贤决一死战,仲坤贤与吕豪皆说不可,仲坤贤提出了两虎相争之计,但要壮大自己,西边的八旗军声势浩大,绝对会渡江征服朝鲜,而後门的日本又经常会袭扰朝鲜,所以建议由仲坤贤与吕豪领一军渡海平日,在日本本土上设都护府,用以牵制。而朝、日两地可用以徵集作战物资与人力,投入到大陆战场上。毛文龙见两人支持,也不再坚持,同意了仲坤贤的作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