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宪兵调查官
3673800000036

第36章 黄海大海战

郑芝龙率着大小战船一千余艘,分为前中後三批前进,自己旗舰则居中军指挥,而孔有德则有斥候伪装渔船,由济州岛及连云港两处派出刺探郑军动向。

郑军的舰队群在上午九时左右,第三批舰队通过济州岛横向一线後,青岛舰队立即驶往郑军左翼,济州岛舰队则由右翼及後方包夹,郑军先发现左翼的青岛舰队,便展开横阵朝青岛舰队开火,郑军第一舰队也立即转舵左後回转朝青岛舰队包围,但因为太阳东昇缘故,造成东侧海平面强光,所以郑军较晚发现济州岛舰队,等到发现时济州岛舰队时,济州岛舰队已经进入射程,开始猛烈炮击,郑芝龙连忙下令尽速歼灭青岛舰队,郑军虽出动一千余艘船舰,但实际战列舰却只有二百余艘,其它八百艘皆为运兵船及补给舰,火力薄弱,当朝西面列阵对付青岛舰队时,这些轻武装船舰便全部置於战列舰东侧方向,当济州岛舰队贴近时,反而还阻挡了郑军战列舰右铉火炮的射击,运兵船几乎遭到全歼命运,而郑军的运兵船也是采郑和的宝船建造,一艘平均能载运一千五百人,八百艘载运了十二万郑军的登陆部队,几乎是郑军全部主力,结果在黄海一战全军覆没。

郑芝龙站在甲板上指挥战斗,两军交战已由上午九时缠斗到十一时,郑芝虎的座舰被击沉,身旁亲军赶紧将郑芝虎送上小艇,运往郑芝龙的旗舰。

郑芝虎靠近郑芝龙身旁大喊:「大哥,南边敌舰薄弱,从那突围吧!」。

郑芝龙转头看着郑芝虎道:「我们几乎全军覆没,突围又当如何?只是苟全一条小命罢了」。

郑芝虎说:「大哥,我们回吕宋、暹罗、甚至是麻六甲,那里都还有我们的势力」。

郑芝龙叹道:「自我十七岁跟着李旦大哥开始,纵横海疆四十年,先後击败荷兰、佛朗基等舰队,没想到却有今日之败,我不甘心我辛苦建立的舰队,就在这几个时辰内化作泡影」。

郑芝虎安慰道:「大哥,我们可已退回吕宋东山再起,我们在东南诸岛仍有为数不少的舰船,至於士卒再行招募就好,你又何苦学霸王,不肯过江东呢?」。郑芝龙振奋精神道了声:好,便船令各舰朝南航行,突破济州岛舰队包围。

这时济州岛及青岛舰队舰郑军转向,知道郑军想向南突围,便由左右两侧朝南向郑军包夹,而孔有德知道渤海湾只有向南才有出口,便令大连舰队向左右两侧航行,将郑军前、左、右三面严密包围,封锁在渤海湾内,郑芝龙最後弹尽援绝,将旗舰朝向排湾军战舰冲去,两舰碰撞激起强烈水花,郑芝龙与旗舰缓缓沉入黄海,结束了属於他的海上霸主时代。

郑成功在郑芝龙北上之时,向排湾国朝廷上了奏摺,称家父受西蜀毛贼煽惑有负皇恩,自己身为罪臣为报国恩却有损孝道,将驻守澎湖,继续拱卫中华海疆,郑成功得知父亲战败,沉舰入海的消息,不禁痛哭失声,立刻为郑芝龙披麻带孝,向朝廷递上辞呈,在家服丧守孝,仲坤贤一看原以为郑成功对郑芝龙之死怪罪於朝廷,但又想到郑成功在历史上他忠於明廷,抗击清军,击败荷兰,收复台湾,也是个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便遣专使赴澎湖慰问,并授予靖海王爵位节制台湾北中南三处衙门,封地为台湾及东南诸岛,设王府於台南,兼任海军舰队训练司令部中将司令官,并要求扩建基隆与高雄两处军港,并鼓励原住民从军,成立海军陆战队两栖侦搜营及各军特种、特战部队,以原住民为骨干进行特战训练,让排湾帝国军拥有特种作战能力,郑成功再三婉拒,但见钦差专使诚心,并感谢朝廷并未因其父谋反而牵连降罪,反而委以重任,便接受封赏,并请专使回覆仲坤贤四个字“永固海疆”。

北京城里传来郑芝龙在黄海全军覆没的消息,城里城外却是两样情,排湾军士气大振,而蜀军则是军心涣散,担心排湾军不知何时会打入城来,李岩见此情况,便向毛承仪建议,率军南行避开西安李自成,进入洛阳,再下襄樊西进四川。

毛承仪叹道:「唉!这金銮殿的龙椅还没坐热,又得出城去当流寇」。於是下令全军出城,由刘宗敏殿军断後。

仲坤贤进入北京城後,只见一片断垣残壁,十室九空,景象凄凉,哪像是经过明朝两百年多年建设後的首都,不禁怒从中来,便令吴三桂统领一军,随後追剿毛承仪,又命吕豪沿南昌夺取武汉,打击罗汝才部後,协同吴三桂夹及毛承仪。

毛承仪一路南窜,知道排湾军在後追击,倒也不敢停留劫掠,死命向襄樊地区急行军,而吕豪则是经江西进湖北,在武汉遭遇罗汝才部,两军便争夺九峰与石门峰高地,吕豪先占领两处高地,便对前进的罗汝才部队展开攻击,罗汝才几番冲锋,皆未能拿下高地,眼见伤亡惨重,只好撤退向北进入猴山山区防御整补,而吕豪也不追击,迳自穿越猴山朝武汉攻击,这武汉守军大多是大魏灭亡时,当地卫所兵投降蜀军的新附部队,因此见到排湾军势大,便又开了城门,降了排湾军。

吕豪留下一个旅主导并配合降军守城,连忙西上襄樊阻击毛承仪,毛承仪原以为在襄樊恭候的正是西蜀大将罗汝才,随着路程的接近,心中也稍微解除些忧虑,谁知还未到襄樊城两侧却杀出程咬金,高举着排湾军的旗帜,往毛承仪大军集火射击,如此一来,蜀军顿时屍横遍野、乱成一团,前方部队调头向後就跑,各级军官连忙制止,溃军却仍如海水退潮般的止也止不住,後方部队一见也四下溃散,加上吴三桂赶了上来,又是反覆一阵冲杀,当真应了“兵败如山倒”这句话。毛承仪最後只带着李岩、牛金星等人,由刘宗敏开路向山区逃去,当初由北京撤出时的十万大军,眼下也就剩几千残兵,毛承仪也不敢走大路,便由当地土家人协助下,指引一条进入重庆的山路,便狼狈而走。

吕豪便乘胜接连收了两湖蜀军所占之地,吴三桂与吕豪会师後,便前来参见。

吴三桂向吕豪行了军礼道:「王爷,宁远一别後,匆匆十载,如今再见王爷,以非昔日千户」。

吕豪笑道:「将军,职务或许有所不同,但人不要变的不同就好」。便遣人准备酒席,庆祝吴三桂的加入与重逢,吕豪一想,当出陈一龙派人追杀,他一人逃往山海关,幸得吴三桂相助,这些都是他刚穿越到明朝不久後发生的事,尚且历历在目,仿如昨日,没想到已经过了十年,但是他与仲坤贤一直在南征北讨中度过,也一直没有找寻返回现代的方法,他心里暗中自我调侃一番:唉!这样也好,起码目前距离他生活的年代又近了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