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误闯春秋变霸主
3672300000023

第23章 假途灭虢

“儿臣这条计策叫作假途灭虢。”邹子华说道。

“何为假途灭虢呀?”晋献公问道。

邹子华笑了笑道:“虞国国主不是要君父把屈产良马和垂棘之壁送给他他才肯借道给咱们攻打虞国吗,那君父就不妨答应他将屈产良马和垂棘之壁送给他。”

晋献公一听,连连摇头道:“屈产良马和垂棘之壁乃是寡人心爱之物,怎舍得送给虞景。不行不行!”

邹子华笑道:“君父,且听重耳说完,虞国国主虞景得到屈产良马和垂棘之壁后自然就会借道给我们攻打虢国。等我们虢国回来经过虞国时,虞景必定会率领大臣们迎接我们,那时我们就趁机发动攻击,擒住虞景和那些大臣,这样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可灭了虞国。灭了虞国,那屈产良马和垂棘之壁不是又回到了君父的手里吗!”

大殿内的人听完邹子华这个假途灭虢的计策全都惊呆了。哇,这计策实在是太完美了,重耳究竟长的是什么脑袋呀,竟然能够想出如此妙计。

晋献公听完,也是拍案叫绝道:“哈哈!重耳啊重耳,你这假途灭虢之计确是妙绝天下的好计啊!我想就算是太公在世恐怕也想不出如此绝妙的计策啊!有你这条妙计,何愁虢国和虞国不灭!”

申生这时候忽然冲到邹子华跟前,手指着邹子华,怒气冲冲地大声责备道:“二弟啊,你不是答应我劝君父不要打虢国和虞国吗,你怎么出尔反尔,而且替君父想出如此毒计去打虢国和虞国呀!”

听了申生这话,邹子华也没什么反应,可晋献公本来满脸堆笑的脸立刻沉了下来,呵斥道:“申生啊,你说什么呢!你二弟这条假途灭虢之计乃是绝妙的好计,你怎能说是毒计呢!”

申生忽然“扑通”一下就给晋献公跪下了,道:“君父啊!儿臣求你千万不要出兵去攻打虢国和虞国!”

晋献公沉声道:“寡人为何不能出兵去攻打虢国和虞国?”

申生忙道:“君父,如果咱们出兵去攻打虢国和虞国,肯定会死伤无数,而且也会给两国百姓带来很大的灾难!”

晋献公一听,怒道:“申生,你怎的如此懦弱!自古一来打仗都会有死伤有什么大不了的。像你这样,日后还怎么做晋国之君啊!”

申生又苦苦哀求道:“君父,儿臣求你为了天下苍生,你就收回成命吧!”

晋献公大怒,厉声道:“混账东西!以你这种性格,日后怎么为晋国之主啊!”然后吩咐殿前武士道:“来人,把他给我拖出去!”

晋献公话音刚落,立刻上来两个武士,一左一右架住申生就往殿外拉。申生一边挣扎,口里还在不停地喊道:“君父,你要三思啊!”

看着申生被两个武士架出去时那副正气凛然的表情,邹子华不禁暗暗叹息道:“申生啊申生,你虽然向往和平,可你却不懂得和平却是要通过战争才能实现的,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啊!”

想到待会儿散朝后申生肯定会来责问自己,邹子华的头都有些大了。

等申生被拖出了殿外,晋献公的脸上这才又恢复了一丝丝笑意,他将众大臣重新叫进大殿,然后将下卿吕省叫出列,吩咐道:“吕卿家,寡人命你明日就带上寡人的屈产良马和垂棘之壁前往虞国送给虞景!”

“臣遵旨!”吕省答道。

跟着,晋献公将邹子华叫到了跟前,取出虎符赐给邹子华道:“重耳听命,寡人现封你为大将军,率领二万大军攻打虢国和虞国!三日后出发。”

邹子华脑子里是一片混乱,有几分惊喜也有几分恐惧。历史上记载的假途灭虢之计应该是荀息所献的呀,但现在的情况显然完全是两回事,变成了自己所献的,而且自己还要去实现,难道,难道自己竞然改变了历史?

他正在那里胡思乱想间,晋献公见他目光呆滞,问道:“重耳啊,你在想什么呀?”

邹子华一惊,赶忙定了定神道:“没什么,儿臣遵旨!”

晋献公又叫出里克和赵衰二人道:“里克将军、赵将军,寡人命你二人为副将,协助重耳攻打虢国和虞国!”

“臣遵旨!”二人齐声应道。

骊姬见邹子华不但想出了一条奇计,而且还被晋献公赐予虎符任命为大将军,她那张本来已经阴沉的脸变得更加难看了。她强装着笑脸对晋献公道:“主公啊,二公子从未领兵出过征,此次让他领兵出征虢国和虞国会不会有些不妥啊?”

晋献公呵呵笑道:“爱妃多虑了,重耳这假途灭虢之计,我看放眼当今天下恐怕就连管仲也想不出来呀,让如此人才的领兵出征怎会不妥啊!况且,还有里克将军和赵将军跟随,我想他们此次出征必定马到功成。”

骊姬顿时语塞。

接下来,晋献公又命上卿丕郑立刻率兵将通往虞国的道路严密把守住,禁止任何人通行,以防万一。

丕郑领命去了。这时,邹子华忽然对晋献公道:“君父,儿臣还有一个请求!”

“什么请求啊?”晋献公笑着问道。

就听邹子华慢慢道:“攻下虢国和虞国后,儿臣想请君父免去这两国三年的赋税!”他这么说一来是散朝后申生质问自己的时候好有个交代,二来也可以帮助一下虢国和虞国的百姓。

邹子华此言一出,登时满庭哗然。夷吾又站了出来,对着邹子华大声道:“二哥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攻下虢国和虞国我们正该向他们加收赋税,哪来免税的道理!”

晋献公也有些疑惑地问道:“重耳,你说说为什么要给虢国和虞国免税三年啊?”

邹子华躬身道:“君父,虢国和虞国都在晋国边陲,一旦发生叛乱,我们将很难控制。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要想得到天下,必须要得到民心,想当年武王伐纣也是因为得到了民心才能够推翻商纣,建立了大周。据儿臣知,虢国和虞国两国国主荒淫无道,两国百姓苦不堪言。”

“重耳啊,你对寡人说这些做什么呀?”晋献公不解地问道。

邹子华便道:“其实,百姓们希望的是能够安居乐业,至于自己是晋国还是虢国或者和虞国的人,他们倒并不在意。如果免去这两国三年的赋税,使百姓们有安定富足的生活,就可以很好的笼络住民心,让他们觉得做晋国的子民比做他们故国的子民强,他们也就不会想着要叛乱了。”

晋献公听得又是惊憾又是欢喜,而众大臣亦都默默点头赞许。

邹子华的这种想法在二十一世纪那是一种很自然的想法,可在两千多年前却是非常先进的思想。所以就算是荀息那些和邹子华有芥蒂的大臣听了他的言论后,面上虽然没有反应,可内心里却不由得不佩服邹子华。

邹子华说完,晋献公便问众臣道:“众卿家以为重耳之言如何啊?”

荀息立刻道:“臣认为三公子之言有理!”

大夫杜原款反驳道:“荀大夫何以如此认为呢?二公子所言深合治国之理,只要我们得到虢国和虞国两国的民心,虢国和虞国那些余孽纵然发动叛乱复辟,那也成不了事了!”

赵衰、里克、咎犯等人也齐声应和道:“杜大夫所言极是!二公子真是奇才啊!”

晋献公闻言大喜,便对邹子华道:“好,既然众卿家都赞同你的意见,那寡人就答应免去虢国和虞国三年的赋税,两国的事务你就全权理吧!”

“儿臣遵旨!”

荀息眼见无法改变了,暗暗合计道:“这好人可不能让重耳你一个人做了!”于是道:“君上,二公子所言虽然不错,但咱们也不能厚此薄彼啊,如今咱们晋国国库殷实,既然要免,不妨连晋国一起免了吧!”

晋献公此时心情正佳,点头道:“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