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文明帝国
3669300000056

第56章 太昊传说

这片北国的土地,夏季雨不多,冬季雪不少。这入冬的第三场雪从午时便开始落下,初时还安安静静的落,不到两个时辰,随着狂风的席卷,却变成了暴风雪。刺骨的寒风卷着大雪肆虐在天地间,欧冶家北屋餐厅里却融融温暖。一家人吃完晚餐,围坐在餐桌前,点着火炉,燃着油灯,聊着天。

白起仍回味着晚餐,一幅美食家的嘴脸,评论道:“嗯,这批海鲜酱似乎淡了点,不太够味道。”

林耀华也有同感:“嗯,是淡了点,明日得跟吉达说说,将海鲜酱的配比和工艺固定下来,形成标准,才能保证质量。”

韩秋水说道:“淡了没关系,就怕咸了。”

白起赞同的说:“那倒是,淡了加点盐就行,咸了就比较麻烦了,总不成加点水吧。”

林耀华却不在海鲜酱上扯皮,向白起问起了“正事”:“白起兄弟,今天季大长老穿的那套衣服挺不错的,有什么说道么?”

白起一乐说道:“哈哈,你也觉得好看吧,那是太昊正装,春秋的时候很多长老都喜欢穿的。不过季大长老似乎特别喜欢太昊正装,我印象里他似乎一年四季都穿这个。”

又是太昊!林耀华开始对太昊极为好奇,阿拉伯数字、法律条文、中山装,样样都和太昊有关,十之八九是有人穿越到了太昊。可惜偏又找不到太昊的历史,找不到直接的证据,无法百分之百的证明这个穿越的问题。

林耀华决定继续问:“白起兄弟,你对太昊的历史了解么?太昊以前有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白起却说:“我不了解啊,我是秽貊人怎么可能了解太昊。欧冶大师是太昊人,你干嘛不问他?”

“哦?干爹,你给我们讲讲太昊,太昊的历史是怎样的?”

欧冶捋着胡子缓缓说道:“太昊啊,太昊自古以来都是最强大的部族,直到十年前的大乱,才变得四分五裂,衰落下来。当年太昊相当于中原各族的统领部族,东有大元,西有骊山,南有大楚,北有由黎,周边的部族都以太昊马首是瞻……”

欧冶还在优哉游哉的“忆苦思甜”,却被林耀华不耐烦的打断:“干爹你讲的这些我都知道,这些部族的兴衰起落有啥意思,不如你讲讲太昊历史上有什么名人吧。”

“名人啊,名人就太多了,匠神土鲁、战神风越、农神句芒、乐神赢商、酒神狄尼……,太多了。不过,要说太昊最有名的名人,要算太昊的元齐族长了。这元齐族长带领族人筑城拓荒、开疆拓土、东并少昊、西抗蛮羌、北战隗王、南航万里,不但奠定了太昊强大的基础,还一手建立了太昊的政治架构,一生的丰功伟绩从来都无人超越,他就是太昊的神。”

“哦?那干爹,这元齐族长是如何建立太昊的政治架构的?”

“远古时,太昊的宗庙是部分权责的,负责处理全族的所有事物。元齐族长某日将宗庙分为六部,各司其职。随着开疆拓土,城池越筑越多,元齐族长又在各CD建立了宗庙各部,将太昊的宗庙改为大宗庙,统领各城宗庙,也就是夫余现在的这种体系。这六部分别是礼部、农部、工部、兵部、刑部和文部,礼部管礼乐财税、人事和外事,农部管农业,工部管建设、匠造、冶金,兵部自然是管兵事和战事,刑部管律法,文部不但要管教育,还监管医药。而大宗庙则负责制订律法、商讨……”

林耀华听了半天也不得要领,根本就找不出什么蛛丝马迹,于是又打断了欧冶,继续问道:“干爹,太昊历史上有什么奇闻轶事?比如这元齐族长有些什么奇闻轶事?”

欧冶未及回答,白起却道:“听说元齐族长最初并不是太昊族长,而是大元族长,传说他是雷神下凡,被天雷击中才成为大元族长的。”

“不是,太昊的传说不是这样的。”欧冶急着说道,“元齐族长曾是大元族长那不假,那是因为大元族本就是太昊的分支。传说元齐族长是墨龙转世,是上古天神派来造福世人的。上古天神人面蛇身,创造世间万物,赐骨肉造世人。世人逐渐分成太昊、少昊两个部族,于是上古天神便将两元大神分别做为太昊和少昊的守护神,太昊为墨龙,少昊为火凤。火凤重生创百鸟,将少昊开枝散叶。而墨龙转世造福世人,那便是元齐族长了。”

“不是不是,大元的传说不是这样的。”白起辩道:“大元曾是太昊的分支这不假,那是因为少昊对太昊开战,莱夷对大元追杀才将大元逼至东海的。传说祖先还在山洞里居住,还在茹毛饮血的时候,元齐是雷神下凡,带领祖先们烧陶制网、做弓造字、种粟筑城、纺麻造纸,然后才有我们现在的生活。”

欧冶立即反驳:“不对不对,太昊传说墨龙转世之后才有了烧陶制网、做弓造字。而且不是种粟筑城,而是种粟驯畜。也不是纺麻造纸,而是纺麻抽丝。不止这些,还有成舟炼金、辕车酿酒……后面几句我倒是想不起来了。”

白起也辩驳:“你那才不对,不是驯畜是驯马,是驯马成骑……”

林耀华一阵头大,原本想从太昊的历史中找到些蛛丝马迹,却不料扯出一堆神话传说来,一点可信度都没有。唉~,这欧冶和白起一旦争起来,还不知道何时是个头。按照以往的经验,搞不好这俩人吵到二更都不会有结果。算了,还是回房睡觉吧。

林耀华才打开门,就被狂风夹着暴雪灌了一脖子。林耀华赶忙出去拉好门,裹紧了毛里皮袍,勾着身子朝西屋走去。走到院子中,却看到韩秋水吃力的抱着两个坛子朝北屋走。那坛子一尺来粗也一尺来高,平时一手抱上一个倒也不怎么费事。可现在正值暴风雪,那坛子托在韩秋水的手上很是不稳,韩秋水一边顶着大风,一边还得小心的保持两个坛子的平衡,很是费力。

林耀华赶忙走上前去,帮韩秋水抱起一个坛子。韩秋水却不给林耀华帮手,似乎想说什么,可是风大雪大,连呼吸都困难,更别说想说话了。林耀华知道秋水的意思,是怕自己有伤在身不便负重。林耀华自己知自己事,却是不怕,硬是从秋水怀里抱出一个坛子,示意秋水快走。

林耀华跟着秋水进了北屋秋水的闺房,将坛子放在地上,关好房门,鬼哭狼嚎的风雪嘎然而止。

韩秋水瞄着一双水汪的眼睛羞涩的瞅了林耀华两眼,小声说:“多谢华哥哥,你的伤口不要紧么?”

“哦,没事。我把手臂往后伸的时候会疼,往前伸就一点事儿都没有。咦?这是海鲜酱吧?你抱两坛海鲜酱来干嘛?”

韩秋水一边挪动两坛酱一边说:“这批海鲜酱味儿淡,我把每坛都加了些盐。这两坛暂时吃不到,我怕放厨房盐淡的话会结冰,把坛子涨裂。屋里有火炉,放火炉边上就不会结冰了。”

林耀华听完,忙说道:“哦,那我来帮你。”

韩秋水搬的颇快,已经转身准备抱第二个坛子。可恰在这时,林耀华也已经一边说着一边抱向坛子。岂料林耀华这一抱,却抱住了韩秋水的手。俩人同时有如触电一般缩手,那坛子立刻向下落去。两人反应都算急速,坛子刚一下沉,两人便又同时向下捞去,四只手同时抓住了坛子。

林耀华心想,还好秋水妹子反应也够快,要不自己这两只手还真不一定抓的住这坛子。万一坛子落地,满地狼藉倒是好说,可那股子海产味却要熏上秋水妹子几天了。

韩秋水心里却仆仆的跳,华哥哥和自己真是心有灵犀啊,我们两人这么多动作都是同时做出,竟是一分都不差。华哥哥摸了我的手,不知他有什么感觉,会不会也和我一样,好像被蚁咬了一样,麻丝丝的。可是那感觉真的很奇怪,似乎还挺舒服的,我也真是的,干嘛要放开手呢,要是不松手,让华哥哥多摸一会,该多好啊……

林耀华帮秋水把坛子放好,屋子里却静了下来。两人面对面的站在火炉边,好半晌,谁都不说话,气氛有些尴尬。

“我……”

“你……”

沉默了良久,林耀华和韩秋水却同时开了口,可是谁也没完整的说出个词儿来。

秋水本就不是个磨叽人,身为大晋王的侍卫,性子怎能不爽快,可秋水毕竟是个女孩家,这情字又最是口难开,憋了半天,也没说出句话来。

秋水实在受不了这沉闷,想说的话说不出来,憋的着实难受。炉内炭火散出鼓鼓热气,哄秋水一阵燥热。秋水脑袋里一轰,突然一下子扑在林耀华怀里,紧紧的抱住林耀华的腰,脸儿深深的埋在林耀华的胸口。

秋水这般举动,傻子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林耀华不傻,虽说之前一直当秋水是妹妹,从未往这层面上想过,但是被秋水这么一抱,霎时间什么都明白了。

林耀华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抬着胳膊傻愣在那里,抱也不是推也不是,一时不知道怎么办好。要说这秋水妹子样貌不差,体形不错,要文化有文化,要身手有身手,既温柔又善良,实在是出得厅堂、入得厨房,怎么算都是理想的贤妻良母。可林耀华毕竟是前世那灯红柳绿的环境里熏陶出来的,毕竟也是有过老婆孩子的,可不是那纯真的初哥,自然懂得感情这回事一定要顺其自然。一直把秋水当妹妹的林耀华,还没准备接收这份感情,至少现在还没有……

林耀华红着脸,狠心的推开韩秋水,尴尬的说:“那什么,秋水妹子,那……那个……我还得赶着画图纸,我……我……我先回去了。”

突然鬼厉般的呼啸扑门而入,寒风瞬间便搜刮了屋子里每一丝热气。接着“砰”的一声,屋子重又静了下来,鬼嚎和严寒都被关在了门外,秋水的心,也一并关在了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