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带着电脑回三国
3667700000126

第126章 好了歌

曹操从陈乾的庄上运回一台打稻机之后。第二天便叫来大批的工匠折开仿造。本来打稻机的结构并不复杂,再现加上有曹秀这个参入制造的人在旁边指点。所以不到一天的功夫。一台新的打稻机便仿造了出来。于是曹操便下令开始大量制造。不到十天的功夫,便造出了一百台。虽然还远远满足不少那些种水稻的军屯民屯以及一些农庄的需要。但是曹操不得不下令停止制造了,因为这个打稻机太费铁了。一个打稻机要用铁四十来斤,一百台就是四千斤。四千斤铁对于现代来说,并不是什么大的数目,然而对于三国这个时代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数目了,要知道,这个时期虽然有了铁器,但铁的熔点比铜的熔点要高,又没有煤,很难炼出来,产量非常的低,据有关的资料记载,当时全国一年也就只有120吨,兖州境内一年也就只能产那么十多二十吨,这一下子要了他二吨多铁,不是要了他曹操的老命了么,如果把铁全来铸造打稻机上的齿轮和连杆等。拿什么来打造兵器呢,何况还要打造铁锅,铁铲、铁锄,犁头,,,,,,之类的日常用具的呢?不过这打稻机虽然只是造了一百台,但作用还是非常大的。后来在曹操的境内大为推广。不到几年也就成为了这个时代最常用的农具了。再加上其它的新式农具也一件件地被陈乾制造和推广出来,生产力一下子被提高了许多。这是后话,此处暂且不说。

却说第二天早晨,陈乾与糜环起来,吃完早餐之后,正准备与郑玄、张辽和高顺等人出门,这时荀或的马车到了。

“荀先生早啊,不知先生这么早到乾这个别墅来,有何要事”看到荀或从马车上下来,陈乾上前行礼道。

“呵呵,补之你这准备去做什么?难道又是去捉河蟹?”荀或看到陈乾等人全是短衣打扮后,好气又好笑。

“不是,昨天我看到一些沟渠里有一些小洞孔,想必那是泥鳅的洞穴,这个时候的泥鳅又肥又壮,一个差不多有半两。乾与郑老等人闲来无事,正准备去抓些来补补身子。敬先生昨天帮我打稻,今天到这来是不是准备与乾一起去抓泥鳅呢,泥鳅可是一个好东西,补益脾肾;脾虚泻痢;热病口渴。对阳事不举有奇效,”陈乾笑着回答道。

“唉,补之,你叫我怎么说你呢?你怎么一天就是鼓捣这些东西呢。好多正事还在等着陈乾做呢”荀或说道。

“呵呵,荀先生可忘了,不是你说的只要我与郑老把这一年的赋税钱粮在一个月内完全统筹出来,我们就查以休假么?我们现在完全统筹出来了,也交给你了,主公也认可了,剩下的日子当然就是我休假的日子了,荀先生应当知道劳逸结合,这样才有利于身体健康了,我们才能更好地为主公效劳,所以我们才来这里休假啊。休假时总不能一天老睡在床上吧,也要出去活动啊……“

荀或一时语塞:“你啊,或又被你抓到机会偷懒了,唉,往年我派五,六个人要一个月才能完成,你与郑老两人怎么不到十天就搞完了?”

“难道有错?”

“没有,非常的清楚明白,比过去做得更好。”荀或说道

“呵呵,懒人便有懒人福嘛。你也不看看我与郑老是什么样的人,天下第一神算,能不快么”陈乾开起玩笑道。当然他不会告诉荀或,自己和郑老两人是用电脑搞出来的,兖州才多少人,一百万人,相当于现代一个中等的县,陈乾建立数据模型后,单单计算,那还不是分分秒秒的事,如果不是输入和抄写出来麻烦的话,根本就不要十天,最多也就那么几分钟。郑玄这是第二次见到电脑的神奇了。当时两人把数据输入后,。陈乾稍微动了一下,结果就出来了,让他目瞪口呆。

“陈先生,荀这次来有要事与你商谈”荀或说出了他此行的目的。

“好吧,郑老,文远、德言,环儿看来乾不能陪你们去了。你们先去吧,注意,看到那个泥中的小洞,那里面肯定有泥鳅,你们只要扩手指顺着洞伸进去,大约两寸深,就可以探到一条泥鳅,探到后用力一抠,泥鳅就抠到了,呵呵,这个方法最方便了,乾小时候最常用的,记得早些回来,我等你们的泥鳅做泥鳅窜蛋汤来招待荀先生。”陈乾只好对郑玄、张辽、高顺、糜环等人说道,让他们去抓泥鳅。自己留下来招待荀或。

陈乾换了衣服后与荀或一起来到书房,下人上了茶后退了出去。

“荀先生,不知你这么早过来,有何要事要乾为你效劳的?”陈乾首先问道

荀或喝了一口蔡后说道:“其实也没什么要事,昨天我与主公一起到来你的这个庄上,体验了你造的那个打稻机,些物真是巧夺天工,省工省力,主公非常的喜欢,现在叫人仿造了,主公准备大大赏赐你。”

“呵呵,好,乾现在正缺钱用呢,不知先生为我带来了没有”陈乾问道,陈乾正在为给了曹操打稻机,没要到一笔专利费而不高兴,现在听到有赏赐,当然非常的高兴。

“补之,你啊,或沉得你并不是一个贪财之人。怎么你就这么想钱呢?”

“唉,你不知道,主公赏赐了我那么多的奴仆和丫环,你总得拿钱去养活他们啊,没有人会认为钱多不好的”

“今年你的庄上丰收了,你还不满足啊。”

“哪里,今年托主公的福,多收了一点而已,荀先生不会因为我多收了一点粮食而加重我的税吧”

“多收一点点啊?,你的庄上可是大丰收了,一般的田地,一年只到收二三石谷子,我昨于与主公回去后算了一下,我们打的那一块田,在你这庄上可算不得得好的,然后竟然打了四、五石的谷子,比别人的多了一倍,还只是多一点点?亏你说得出口”荀或说道

“荀先生不会为了这个向我兴师问罪吧”陈乾开玩笑道

“这个当然不会,昨天我与主公商量了,想知道你这田地是怎么种的,竟然有这么高的产量,你有什么秘方没有,主公叫我过来询问一下”荀或说道。

陈乾走到书案前。从书案上拿起一叠文稿。交给荀或说道:“荀先生,乾这半年来种田的心得,全记载在这上面了。你拿去吧。希望能有用,也算荀先生能够时时让我请假的报答吧。”

荀或接过书稿,一边看,一边激动地说道:“这太好了,补之,如果大家都按照你这方法种田,一亩能多得一,二石,则我兖州兴旺有望了,哈哈……陈先生,这个我可以公布出来吧?……”

“呵呵,这个随你。乾写这些文稿出来,就是想让天下的老百姓多得一些粮草,希望去年那种人吃人的事情不要再发生了。如果于下能少饿死一个人,则乾心满意足了。安得粮食千万石,万万百姓无饥色,这就是乾的心愿“陈乾自言自语道

“高士也!补之真高士也!”荀或放下书稿叹道。

“呵呵,荀先生过奖了,乾不敢当“陈乾说道

“唉,补之,你可知道昨日回城之时,或向主公建议什么?或建议主公杀了你”荀或说道

“然而主公他没有听你的,所以你便过来探我是什么想法,你对主公忠心得紧啊”陈乾沉默了一下说道,

“这一年多来,你立的功劳是最大的。然而你却受不到不公正的待遇,难道你就没有别的想法,比如离开主公去其它诸候那,或者行那张邈陈宫之事?”荀或说道。

“想过,这事乾确实想过。”陈乾说道

“那你怎么到现在还一直在鄄城?还没有离开呢?经你身边有张辽和高顺为样的人物在身边,主开是易如反掌。”荀或喝了一口茶后轻轻在说道。

陈乾笑道:“呵呵,荀先生何必欺我,我府上全是主公和程大人的人,你叫我离开,岂不是在害我!何况我为什么要离开呢?人言道,人生行意须尽欢,莫使酒樽空对月,乾在些虽然处于监视之中,然而主公给我的赏赐极多,在这里,乾不愁吃,不愁穿,有天下绝色蔡琰和糜环为妻为妾,有天下第一的经学师为师为友,有张辽高顺为朋为伴,想做事,到你那里点一下卯,不想做事,便来到这庄上咨意作乐,这样的日子,神仙也比不了,谁还想离开呢?我去其它诸候那有什么好处?为谁辛苦为谁忙?人生短短也就是那么几十年,想我那岳父,为国尽忠一辈子,到最后还不是身死族灭。落得一个青冢一堆草没了的下场,我等何不及时行乐呢。”

“补之所说,可不是真心啊。”荀或笑了。

“我知道你荀先生不信,不过我所说的确实是乾心里所想,想当初在陈留时,一次我与义父黄忠,程仲德程大人,四人在一起喝酒,席上我给他们唱了一首歌,名曰《好了歌》,先生可想听听?“陈乾说道

“呵呵,好了歌……补之不妨唱来听听”荀或说道

陈乾清了一下嗓子,开始唱道:“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唱完之后陈乾对荀或说道:“荀先生,这首歌是不是好听呢?”

荀或沉默了许久之后说道:“补之为何如些消沉,此或想不到也……”

“让先生想不到的事还有很多,先生应当深知我心了,说实在的,乾这样不是很好么,人兽无害,大家者可以放心了,只不过是浪费一些粮食而已。”陈乾笑道

“唉,怎么说你,你还是对主公有些不满。”荀或笑道

“唉,先生还是不了解乾,让乾给你解这首歌吧,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荀或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许久之后说道:“补之…….或告辞”说完,拿起书稿,便站起身来。

陈乾把荀或送上马车,看着荀或远去,摇了摇头,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