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绝代战将
3665400000073

第73章 、合肥之战(1)

却说孙乾领命往江东通风报信,行到江夏边境,忽然杀出几名江东兵,立马被五花大绑送入一处军营处。待费了一番口舌终是将实情解释清楚后,那几名小兵急速通报自家将军。偏碰巧的是,那将军不是别人,正是在先时夺取江夏时大展雄风的徐盛。

孙乾自是便把曹操南下阴谋,尽行告诉徐盛。徐盛那一惊非同小可,就酒筵前吩咐凌统立驾轻舟,径去九江,告甘宁,请其领兵前去濡须协助吕蒙、太史慈,不必候吴侯将令。一面又派人至鄱阳启知周瑜,火速赴援。

凌统领命,带了从人立时去了。徐盛自己陪着孙乾安歇,休息士马,静侯调遣。那孙乾任务完成,歇得几日,也便急急返还荆州去了。

且说凌统顺风扬帆,一日一夜到了九江,停住船只,径往太守衙中见了甘宁,报告孙乾诸事。甘宁一面吩咐水陆诸军,准备一切。原来甘宁平日治兵最勤,军士动作,都甚齐备,半日之间,便可出发。

甘宁又令陈武领水师三千,沿江入濡,会合巢湖水师。自家挑选精锐三千,乘着战船顺流而下,到了青阳,弃船而步,倍道兼行。刚刚过了大蚬山,将至小岘山,甘宁一支军忽然只听得前面鼓声大振,特派人往前探查,原来是曹操已到了合肥,镇守合肥之曹军大将张辽,带着李典、乐进等一般副将,同来参见。

甘宁情知事情重大,当下更是不敢迟疑,乃急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就地寻找地形隐藏。就此,曹操那方却竟是未有发现自身不远处藏有三千甘宁精兵。

且说合肥原来驻有重兵,又兼张辽训练有方,曹操带来马军步兵五万余人,声势登时煊赫起来。曹操极力夸奖了张辽一番,便与众将士商议。时程昱献策道:“兵贵神速,丞相便可发兵。”

曹操不急下决断,乃问张辽道:“东吴现在驻军何地?守将何人?守兵若干?”

张辽答道:“启禀丞相,吴兵原有五千余人,守将吕蒙,驻守濡须坞,近来又添了太史慈三千人马,合共八千余人。”

曹操闻言不由大喜,笑道:“止区区八千人马?哈哈!孙权、周瑜小儿,果然未知我军动向矣,竟是毫无防备!”言罢,便问何人前去攻打濡须。

李典、乐进要在曹操面前立功,齐声愿往。曹操自是大喜,各与三千人马前往,惟恐二将有失,又令张辽带领一万人马,前往接应。

却说东吴方面,吕蒙正与太史慈议论军情,只听细作回报,言道:“不知何故,合肥曹军连日增加数万人马。”

吕蒙闻言眉头一皱,便谓太史慈言道:“子义,早晚此间,必发生战事,请潘将军带领三千人马守城,我自领千人迎敌,子义领三千人接应。”

太史慈点头应道:“将军所见甚是,以慈愚见,宁我薄人,无人薄我,不如乘曹兵未出之先,我先进据小岘山,据险以待.进可以战,退可以守。一面令人报知吴侯以为持久之计,将军以为如何?”

吕蒙喜道:“将军所见甚高,即烦将军引领本部人马前往,扼要把守,我自前来接应。”太史慈应诺,马上领兵去了。

翌日清晨,太史慈引军到了小岘山,方才安下营寨,只听得山前鼓声震天,军士报道:“曹兵卷地而来,兵锋甚锐。”

太史慈一愣,心道这曹军来得倒是好快,却也不慌张,直教众兵偃旗息鼓,安排弓弩伺候。

却说那李典、乐进,领了曹操将令,往攻东吴守军,当日便点起兵马,这日有备而来,乃催动人马,方赶到小岘山前,前队忽然不进。李典大怒,招来一裨将问道:“前面为何不进?”

裨将快马而出,直奔往前,不多时便回至,答道:“山前有吴兵寨栅阻路。”

李典心中一愣,但看周围一片地形,隐隐不安。旋即又想到东吴此处不过八千兵,不可能尽在此地,遂再不做迟疑,即刻传令进攻。

曹军得令,众兵乘着锐气,遂一涌上前。将至吴兵栅寨,忽闻一声鼓角,营门大开,强弩千张,同时并发。曹军立时损伤了数百人,其余曹军见了,乃急望后退。李典、乐进二将却也喝止不住。

便此时,眼见曹军兵乱,太史慈当机立断,急是号令全军冲击,乃一马当先,向前追赶。李典、乐进二将落在后头,当先见东吴兵马杀出,急是双马抵住。不多时,三将接住,太史慈以一敌二,战到二十余台,却也不落下风。

便此时,曹军却是忽然已整队而来。东吴兵少,正在为难,这时却又忽闻山上一声鼓响,乃是吕蒙手执大刀,冲下山来。东吴兵自是大喜,士气大振,反观曹军,则再又向后一退。

李典、乐进知道东吴有备,当下乃大惊,急要往后退,待回头,却也见自己后方杀出一支援军,领兵者,正是张辽张文远。

当下三人两军汇合一处,张辽带来一万军,打算以多为胜,遂号令众军,先退者斩,自己挥刀前进,接往吕蒙厮杀。

眼看东吴形势不妙,太史慈、吕蒙正是大惊间,忽然山侧再卷出一彪人马,旗号上面,现着吴郡甘宁。甘宁飞马上前,拈弓搭箭,瞄准一将,但听弦响,乐进竟是被射下马来。太史慈在近看得清楚,就要上前一刀将其挥为两段,却是张辽也不慢,早已弃了吕蒙,提刀来救。

一时间,吴兵胆气百倍,奋勇冲杀,张辽救得乐进后,与李典急是大败而逃。幸亏许褚引兵迎接,吴兵亦自引兵回去。这且不表。

话说周瑜、鲁肃,正在鄱阳议论曹操窥伺荆襄之事,从门上忽进来一人传送徐盛告急文书而来。周瑜接了一看,不由大吃一惊!立刻传点升堂,请鲁肃兼程前往秣陵,告知孙权,一面自己带领五百余号战船,水军三千余人,直入濡须,接应吕蒙、甘宁太史慈诸将。调遣已定,各自分头去了。

那秣陵城中,因系长江下游,故而得信尚早。孙权正接着张昭从朝廷回来,报告许都一切情形,正是心中大喜。他自然是以为方周瑜料事如神,曹操闻得荆襄空虚,必引大军拿下。

却说那时陆绩之子陆逊,年纪尚少,孙权爱他聪敏,教他随侍左右,此时亦是跟在孙权身边,正听着张昭所说,一听完,小眼睛一亮,便忽然谓孙权言道:“主公!那曹操诡计多端,专好声东击西,往年大败袁绍吕布,均系此策,安知此番他不又是明取荆襄,暗窥濡须乎?”

孙权被他这么一个小儿一言提醒,当下暗自沉思,亦是察觉端倪,乃连声道:“小子所见甚是,甚是啊!嗯,大有道理,非常有道理!”言罢,遂立传程普、黄盖入府商议。

孙权乃告知一切,时二人闻言,程普当先应道:“主公忧深虑远,防患未然,诚为高见。但以普愚见所及,濡须前有吕子明把守,后来又增派太史子义前往,纵使曹兵即出合肥,一时尚无危险,宜一面遣人告知公瑾。普虽不才,愿率兵五千,前往濡须,无事时可以屯田积粟,有事时亦可协力御侮。”

孙权大喜,点头道:“卿言甚合我之意,但卿宜在此间计划一切。可令公覆前去。”黄盖便应允了。

黄盖一走,孙权正欲与程普再作商议,忽然门外有人来报。原来却是徐庶的告急文书到了。孙权阅毕,当下眼神便停留在小陆逊身上,乃大声赞叹道:“陆逊小子,真神童也!”

一旁程普直不明所以。孙权遂言先前陆逊所言之事,又附上徐盛之书,如此,程普明了,当下亦是同为感叹。孙权得了此信,当下随命程普亦是率领军队,沿江直上,火速前往,追上黄盖。

又过一日,周瑜所派之人亦是持其手书来到了。孙权闻知乃是荆州刘备通风报信,心中甚是迟疑。又见周瑜所言,全军他已调赴前敌,布置一切,井井有条,孙权当下便心安了,掀髯笑道:“权正虑程普、黄盖此去步骑与曹军相当,胜负实则未定,得公瑾此劲军,天助我也!公瑾倍道前进,不出半月,必来告捷矣!”

正嗟叹间,门外忽又进来一人。视之,乃孙韶也!他此来,自是报告曹兵大出合肥,被太史慈进扼小岘,吕蒙接应,甘宁自九江驰援,会师夹击,大败曹兵之事。孙权大喜,立命取新制蜀锦战袍三领,并羊酒等物,命孙韶前赴小岘,传吴侯命令,犒赏将士。孙韶领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