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梦之吕布
3661400000069

第69章 渡口

小路确实难行,很多路段都是人迹罕至的盘旋小道,一边是拔地而起的高山断仞,一边却是波涛翻腾的万丈深崖,路小得只能容忍一人通行,不得不牵马步行,吕布亲自牵马走在队伍的前端,这令后续士兵情绪高涨,斗志昂扬。

官道八十里路程,快马行军至多也就二、三个时辰,小路六十里,但是已走了四个时辰了,云中渡口还是遥遥无望。在定襄用过午饭后,吕布就率领着这二千多骑兵一直缓行或步行在这一片片高低起伏不定的山崖石林。

天,渐渐灰暗了下来,人影重重叠叠,小路曲曲折折,这给行军带来了难度,倘若等到天色完全暗下来后,行路将更困难,更有可能在遇到险段时会有战士坠崖,这是最无谓的非战斗减员,一定要避免!吕布急了,将手中的缰绳交给身边的一个护卫,兔起鹊落,几个飞纵,来到了部队最前列正挥汗开路的几个士兵当中。

前路丛棘满布,小路狭窄,只能容下二骑,二个袒背露胸的强健力士走在最前,长刀前伸,一刀刀劈开像蛛网般弥漫住山道的荆棘,为大部队开路。

“前面的二位兄弟,请退后稍息片刻。”吕布擎起方天画戟已跃到整支部队的最前。

二个大汉一看是自己的主帅,慌忙跪倒一边,有些诚惶诚恐得说道:“属下无能......”

“属下无能,劳将军费心了。”哗啦啦一大片前端的士兵都跪了下来,一个三十上下的壮汉更是冒着冷汗,把头磕触在了山道碎石中,他是斥候营的一个屯长,负责部队行进的开路。现在,突然发现自己的主帅来到,下意识得就感知到了主帅对自己工作的不满。

其实吕布倒无责怪之意,只是有点急了。

“都起来,退后一丈!看我如何处理这些绊缠不休的“蛛网”。”

吕布持戟挥扬,巨大的风刃破空而起,密布山道的荆棘藤蔓纷纷断开,甚至有几块横亘在一边的巨石也在方天画戟的锋芒之下,碎落一地。

吕布摇了摇头,似乎对这样的效果并不是很满意。

但是,在他身后的那一群士兵,无不为之动容,那狂澜的力量波动,有如惊涛拍岸,气壮山河,今日若非亲见,他们谁也不会相信个人之力能掀起如此恐怖的力量。士兵,莫不崇尚勇武,至强的吕布,在他们的心中已如神明,敬畏之色,又重三分。

“给我牵匹马来。”吕布觉得借助马力,可以发挥更好的效果。

果然,吕布策马挥戟,无边藤蔓萧萧下,再纵马一踏,即使此处,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吕布领头,整支部队的速度立刻就快了起来,在天色刚刚完全暗下来的时候,看到了二、三里外的火把舞动,那儿就是云中渡口。

摸黑又进了一里,再向前的话,小路就要并入官道了,吕布这才示意部队停了下来。

远处星星点点的火把,已能把人影照清,潜伏在一个制高点上,吕布对渡口的状况一览无遗。

上百只渡船,百舸争游,水流湍湍,逆流而上,两岸危崖耸立,树林茂密,一个锦袍男子站于船首,河风阵阵,拂得衣衫猎猎飘扬,脸上从容旷达的微笑,自有一股令人心折的气度。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他没有回头,微笑道:“这条滹沱河一路都流经在群山危崖之间,幸亏在这一段有个洄滩,可以容我们渡河登岸。”

来者是一位长须冉冉的中年人,宽大的儒袍随风飘舞,他叫左彦,是张燕军的智囊,此时望着对岸深长的密林,他微微蹙眉,道:“大帅,有没有觉得那片深林,叫人很不放心?”

“这儿河面宽广,山峰夹峙,倘若在林深处埋伏上一支人马,确实有使全军覆没的危险。不过,我们不是早有预防了,军师不必为此多虑。”

左彦又望向对岸点点火星,“是啊,王当处事稳健,手上又有几千精锐,就算遇有敌袭,也当能应付自如,保证大军安然渡河。”

“不知杨凤在西河发展得怎么样了,可有线报?”

“据闻丁原命王匡驰援西河郡,但是王匡阴奉阳违,只记得守住他自己在河内的那一亩八分地,这给杨帅提供了不少天时地利,接连打了好几场漂亮仗,不消几日,便可占领西河全境。”

“好!我们也要加把劲,今夜过河,明天开始全线出出,要快、要狠、要猛!将丁原一棍子打蒙掉!哈哈哈哈~~我们的目标是占领一半翼州,再占一半并州,徐徐发展。”

“嗯,哈哈~~“左彦陪着也干笑了二声,“大帅对上党张杨可曾熟悉?”

“只能算是个内政好手,将上党一块治理得确实不差,但是,若论攻伐韬略?差远了~~~”

“他手底下的兵将,却不容小觑......”左彦似欲言又止。

“俊义(左彦字),什么时候开始讲话也吞吞吐吐起来了?有话尽管讲来。”

“据深入敌后的斥侯传来的消息称:张杨已尽起上党精锐来援新兴,大帅还是小心为上。”

“哦~~~”

“依属下看来,大帅随中军一起渡河也不迟。”

“哈哈~~~俊义说来说去,就是不放心我率先过河,但是你可知道对岸有战机,战机稍纵即逝啊?好吧,好吧,既然你这么担心我涉险,就依你了。“说罢,突然转身,变得严肃无比,但是心中却是温暖无比,忠心的属下考虑最多的永远都是他们主公的安危。“左军师听令,我们有渡船百只,第一批登船士兵二千人,本将由我亲率过河,现在,我就命你代替张燕率领着他们首先过河,等到达河对岸,合理安排斥侯寻捕战机,遇事要当机立断,处变不惊!”

“属下遵命!”左彦说完,就是一个飞纵,已跃到了另一艘渡船之上,张燕目送着他登船离去。在诸多将领中,这位文武双全的军师,最得张燕之信,大事小事俱是与他一起定策,使得张燕黑山军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他功不可没!

第一批渡河的士兵,稳稳妥妥得靠上了河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