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阿兴逐梦记
36491900000001

第1章 毕业前夕

阿兴全名樊兴,今年23岁,是个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一般的小伙子——出身农村家庭、没啥特长、长着一张大众脸。很多次,他在一些场合,总能看到对方盯着他看,然后冒出一句,“你是不是上过电视?”让他大惑不解,不过他虽然文字功底一般,但自诩文艺青年,经常写一些诗歌、散文,并且自我感觉良好。

阿兴学的是电视编导,他对影视拍摄倍感兴趣,大学期间也非常钻研,为此也得到了老师的青睐,经常私下给他“开小灶”,他也不负众望,专业技能大幅提升,实习成绩拍摄作业拿到了A+。实习结束后,曾经拍过电影的沈老师找到他谈心。

“毕业什么打算?”

“还不知道呢,边走边看。”

“学院有一个留校名额,负责后期机房管理,有没有兴趣?”沈老师直奔主题,阿兴是他最得意的门生,自然希望留在身边。

“这个……”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让阿兴喜不自禁,他一时不知道说啥好。

“不过,你要和系主任打点一下,你懂的。”沈老师不想对自己的弟子有所隐瞒。

“嗯,好的……”阿兴谢过了沈老师,兴奋地跑回宿舍。

这天晚上,他失眠了。一脑子都在想这个事情,虽然没有社会经历,但他也知道一些“潜规则”:大学老师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工作,估计盯着这个“肥差”的不少。要不要争取一下?阿兴陷入了沉思。其实他也知道,这是份大家看来很体面的工作,但并不是自己喜欢的。而且即便争取也不一定有结果,因为不知道对手“背景”如何。为了不留遗憾,他给沈老师发了条信息,看究竟需要多少钱“打点”。不一会,手机响起了滴滴声,阿兴瞄了下,无奈地摇了摇头。“或许注定与我无缘。”

阿兴出生在HN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母为培养他上学,这些年没有少吃苦。考上重点高中那一年,开学报道前夕,爸爸在外打工,妈妈领着他到村里的肉铺讨要卖猪的钱,这才凑够了学费。进入大学后,他也是靠着勤工俭学和大学贷款,才勉强支撑完四年学业。就指望早日毕业工作赚钱,为家里减轻一些负担,怎敢再向家里要钱?何况是一大笔钱。

想到这,原本讨厌溜须拍马的阿兴,彻底断绝了留校的念头,“我应该有更高的追求。”阿兴这样鼓励自己。更高的追求是什么?阿兴的梦想是做一名电影人,在他看来那是艺术的殿堂,是无上荣耀的。他所在的学校是一所“211”重点大学,加上有拍电影经历的沈老师指导,所以并非觉得是在痴人说梦。

有一次,阿兴和沈老师上岳麓山取景,拍摄结束后,两人在山顶休息并闲聊。

“阿兴,想拍电影吗?”沈老师吐着烟圈,笑嘻嘻问到。

“想是想,但是可能没什么机会。”

“没事,你去考下BJ电影学院的摄影系研究生,我和那边的老师熟。”沈老师表情中充满了自信,虽没有“拍着胸脯”,似乎只要愿意去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哦,那先谢过沈老师了。”

“你知道为什么电影摄影很多人都想做吗?”沈老师突然低了声量。

“为啥?”

“因为不仅钱多,一部片子不会低于这个数。”他伸出了五个指头,“还能潜规则,很多人都知道导演潜规则女主角,不知道女主角也主动给摄影师献身,不然拍丑了后悔都来不及……”沈老师悄悄凑过来告诉他。

阿兴对摄影师潜规则女主角没有兴趣,倒是非常关心那五个指头代表多少。“五十万,不能再少了。”“嗯,看起来非常不错,哈哈,一年赚到的可以顶一般人好几年。”

原来拍片子这么赚钱,此后阿兴心里一直有一个念头:我要拍电影。其实,他更想的是做导演,觉得那才风光,不过他也明白要做好导演,必须也会摄影,这是基本功底。

就这样,阿兴开始在网上投简历,寻找能给到机会的公司。一天,他在浏览网页的时候搜到一家在东莞名为“傲视国际”的影视传媒公司,边点了进去,一看不错——各种大制作场面,导演、摄影、演员等阵容完整,摇臂、轨道等一应俱全。再看下方,招聘摄影师等。在看过的所有公司中,这家相对比较合适,他拨通了公司电话,一直无人接听,便决定直接找过去。“GD那边影视公司多,这家不行就换一家,相信总能碰到机会的。”阿兴这样勉励自己。

毕业前夕,阿兴和室友几个在校园内最常去的餐馆吃了一顿饭,饭菜说不上多好,但都是下酒菜,这一天,大家没有多说话,学校最后的一顿饭,大家把很多话都留在了酒中。

第二天,父亲从老家来到学校,帮阿兴把被子、凉席等生活用品拿回家。家离学校并不远,一个多小时车程,对于儿子离开家乡前往远方,父母持有不同的意见。母亲觉得没有必要,长沙地方还不错,但父亲觉得可以趁着年轻,去外面闯闯,锻炼一下。

收拾完东西,阿兴走出门那一刻,再一次看了下宿舍,思绪飘回了四年前。那天开学,学校正在搞建设,校园主干道两旁的树都挖了。犯了烟瘾的父亲带着他从体育馆报完名,绕了一大圈才找到宿舍,在小卖部买到一包烟。

一晃四年过去了,阿兴已经褪去了当初的稚气,做好了踏入社会的准备。他把父亲送到站台,公交车还没有来,他掏出一支烟给父亲,并为他点上。阿兴看着父亲的脸,已经苍老了不少,他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好几年没有好好看过父亲了。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为人憨厚,对阿兴和他哥哥都非常好。阿兴小时候非常喜欢看书,有一次在百货大楼看到一本书,吵着要买,父亲硬是把准备买烟的钱拿了出来。阿兴读书也非常努力,从小学到大学,除偶尔考差一两次之外,大部分时候成绩都不错,特别是一路考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让父母长了脸。虽然这些年付出不少,但如今孩子大学毕业开始挣钱了,老两口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公交车从远处缓缓驶来,父亲就要离开,阿兴突然想起了什么,从口袋里拿出1000元钱塞给他,“这是我前段时间做家教挣的,你拿回去给妈妈,补贴一点家用吧。”

“不用了,家里有钱,你留着自己到那边花吧。”

“我身上还有点钱,到了那边就会有工资。”

父亲这次没说什么,把钱收进了口袋。阿兴知道,以他对父亲的了解,家里最近肯定有些拮据,而他口袋里其实只剩下300块钱。车子来了,父亲拎着两个大编织袋上了车。看着公交车远去,阿兴内心涌起一股莫名的心酸,仿佛一只离巢的小鸟,即将离开父母开始新的生活,而对于未来,他并不确定。这一次离开家乡,何时见到父母也不得而知。但他知道,必须出去闯荡一番。

第二天下午,阿兴收拾好行李,和室友一一告别。在宿舍下面的煲仔屋吃了个简餐——那是他大学期间去的最多的,有青菜、荷包蛋和配汤,有时候还会拿上汽水。这一次,他只是简单吃了点,或许已经没有心情细细品尝了。

公交车抵达火车站,离乘车时间还有一小时。阿兴照着至少验票进站,这是他第一次坐火车出远门。之前在省内,也出远门到过其他城市,但都是学校派他去办事,大巴接送,吃住全程无忧。然而这一次,不光是出省,还是第一次乘火车,他有些激动,也有一些紧张。临行前,室友林森告诉他:“不要怕,跟着大部队走就是。”

阿兴根据指示,顺利找到了候车室,为了省钱,他买的硬座绿皮车,从长沙到东莞才54元钱。离检票时间还有20分钟,人群就开始蠢蠢欲动,检票口前排起了长龙。正式开检后,人群一拥而上,如洪水泛滥,又如猛兽出笼,从三个检票口涌出,冲过地下通道向火车飞奔而去。阿兴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这一幕似曾相识:对,就是春运。他虽然没有经历过,但在电视上看到不少,没有经验的他只能跟着人群慢慢往前挪。

上车后,火车缓缓向前移动,阿兴感觉非常平稳,他看着窗外的长沙夜景越来越快的闪过,想到自己正远离生活了多年的故乡,内心不仅涌起一股忧伤。好在,车厢里都是浓浓的乡音,这让阿兴感到一丝亲切,内心也得到一些释怀。座位旁边的几个小伙子,约莫20岁不到,吃着零食聊着天。从对话中,阿兴判断,这几个小家伙中专毕业,被学校分配到东莞一家电子厂去实习,都不愿意离开本地去那边,一个个都在发牢骚,抱怨。后来说累了,就拿出扑克打发时间,不知过了几点,阿兴有些困了,就趴在包上迷迷糊糊睡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