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宋时春
3619900000009

第9章 聚财有道方着名(中)

但是薛尧却又不知道该买些什么衣裳才合适。

不过这首饰倒是有现成的。

薛尧立即想到了董三娘,她做的木簪虽不是贵重之物,但胜在精致。而且真要买那些金银首饰,他这点钱也不见得够。

将到子时,李氏终于从酒楼忙完回家了。

薛尧也还未睡,一来是等李氏回来,询问红烧肉的情况,二来,他自从发现自己可以回忆出以前看过的文史资料后,渐渐地发现,他竟然还可以过目不忘。就好比他现在手上捧着的这本薛望京留下的《唐书》,也就是后世所谓的《旧唐书》,随便翻到哪一页,只消默看一遍,便可悉数记住,这种奇妙的能力着实叫他惊愕不已。

李氏推门进了薛尧的屋子,见薛尧竟坐在书桌前挑灯夜读,她脸上原本就欢喜的神色愈发明亮起来。

柔奴则是靠在不远处的薛尧床边,她见薛尧不肯睡,也就固执的不肯睡,一直静静地盯着薛尧,一语不发。只不过此时,大概是今日吃红烧肉吃的饱饱的,容易犯困,已经在不知觉中睡熟了。薛尧担心她受凉,还给她披了一件布袄。

薛尧放下书,忙从圆墩上站起身子,走到李氏身边,轻声问道:“妈妈,那红烧肉如何了?”

李氏忽然觉得有些别扭,刚看见自家儿子在认真读书,心下欣慰,何必又要提到红烧肉这么庸俗的事。

不过一想到白石楼掌柜给出的价钱,李氏便暂时忘却了这点古怪的感觉,回答道:“白石楼的冯掌柜吃后,赞不绝口,说是愿意出五十贯钱买下做这道菜的法子。”

薛尧眉头一皱:“妈妈答应了?”

李氏摇了摇头,说道:“我拿不准主意,便想回来与你商量一番。”

其实李氏是很想一口答应的,毕竟五十贯在她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钱财了。

薛尧松了口气,如果五十贯就想买下这道菜,那也太对不起后世红烧肉的普及度了。

通过这几日的生活,薛尧也对北宋的消费水平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就好比他先前在肉行买猪肉,一斤上好的猪肉也就一百来钱,粗略换算下来,一贯钱差不多是后世二三十元的样子。而这样的一道前所未有的红烧肉,如果营销手段好一些,决不至于只能赚上五十贯。更何况薛尧的想法,可不止仅仅停留在一道菜的买卖上,先前他思索如何赚大钱的时候,就曾想过开酒楼便是一个不错的途径。

薛尧思索了片刻,说道:“妈妈,将这道菜的做法卖给冯掌柜是万万不能答应的。你明日便只问那冯掌柜,可否由我们来做这红烧肉,再送到他的酒楼里卖。”

一件好商品需要一步步的榨取它的价值。而且这价值不仅仅只体现在钱财上。

李氏点了点头,白石楼这种大酒楼,其实酒菜很多时候都靠一些小酒店或者私人提供。想来冯掌柜是不会拒绝这种出售红烧肉的方式的。不过她又疑惑道:“那这红烧肉该是个什么价钱?”

薛尧神色一顿后,缓缓道:“一盘一贯钱。”

李氏立即惊愕,觉得有些不妥:“一贯的价钱是不是太高了些?”

薛尧微微一笑,将李氏拉到圆墩旁坐下,两只手则是摸向李氏的肩胛,悄悄揉捏起来。

“这一贯钱可一点也不多,那白石楼乃是西锦瓦有名的酒楼,一贯钱的菜本就十分常见。而且若是起初时红烧肉的价格便定的太低,反而叫人觉得这道菜不够上档次?”

李氏感受着疲乏的肩膀在薛尧的揉捏下一阵阵的舒坦放松,一时间也没有想到薛尧的行为有点像小女儿家。

她只是疑惑道:“档次?”

薛尧解释道:“就是价钱太低,反倒教那些有钱人不屑于吃。”

薛尧这么说,李氏忍不住连连点头,确实如此,那些大酒楼出入的客人就是这么…贱。有些菜除了好看点外,根本不好吃,可那些有钱人却拼命要。

薛尧又道:“另外这红烧肉也不能叫红烧肉了,该换个名。”

李氏没有多想,随口道:“换个什么名?”

薛尧想了一下,忽然瞥见自己床边困懒半依的柔奴,笑道:“就叫‘柔奴烧肉’吧!”

李氏没想到薛尧这么恶趣,不过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薛家还只是普通人家,没有多少讲究。

薛尧又和李氏闲聊几句,多是李氏勉力薛尧要在瓦子里好生讲小说,不要再耽误了。

至于柔奴,仍继续睡着。她和薛尧就住在同一个屋子里,只不过不在一张床上罢了。

李氏走后,去了正房赶紧休息去了。

薛尧前世经常熬夜到凌晨,不过穿越到宋代后,也不知不觉中收敛了许多,又看了一会儿《唐书》,却是困意袭来。

来到床边,薛尧见柔奴的那张小脸上,不知何时嘴角多出了一抹甜甜的笑容,在那昏黄的胡麻油灯光笼罩下,这一点笑容好似紧紧的捏了一下薛尧的心房。

薛尧忍不住会心一笑,伸出手尽量轻轻的将柔奴抱了起来。

身子很软也很轻,相比于同龄人,柔奴似乎是有一点偏瘦了。

一番忙碌,将柔奴抱到她的床上,盖好被子,放下床幔,薛尧蓦然感觉了一丝无法言喻的喜悦。

对于薛尧这个前世当了二十多年的独生子而言,将柔奴当做妹妹般替她盖被捏褥实在是一种奇妙的经历。

只不过薛尧没有注意,柔奴早在薛尧将她抱起时,便已经惊醒了。只不过她半靠在薛尧的怀中后,却眼睑半掩,继续装睡。直到她被放在床上后,她嘴角的笑容愈发甜蜜了。

到了第二日,早早起床后,薛尧便开始教导起李氏如何做红烧肉,柔奴也忍不住一齐学了起来。

中国的女人(至少在古代应该是这样)在做菜这方面一向有着良好的氛围和领悟力,薛尧亲自演示了一遍,李氏和柔奴便基本学会了。

忙到巳时,薛尧便出了门,去到下阳街街尾寻到巷子里的赖舜家门前。

喊了一声赖舜,开门的却是赖舜的姐姐赖花姐。

赖花姐原本对薛尧也是没有好感的,不过昨晚听了弟弟赖舜讲了薛尧在西锦瓦讲小说的事情,加上赖舜身上还有薛尧昨日赚下的一贯多的余钱,她此刻的脸上却是没有什么不好的情绪,反而是多出了一点好奇。

“二郎,薛大郎来了。”赖花姐冲屋子里喊道。

赖舜见到薛尧后,立即皱起了眉头,昨天跑去薛家吃完红烧肉后,薛尧便与他商量今日去给李氏和柔奴买衣裳。

赖舜之所以皱眉,倒不是因为嫉妒,实在是他和薛尧两个大男人,怎么去给女人买衣裳?丢不丢脸都不必说了,关键是给女人买衣裳这种事简直是无聊透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