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斗明
3614500000076

第76章 三艘帆船

莫惜哥盘算着,虽然目前已经离开了泉州城,但还是有危险环绕在周围。要说何去何从,当然是尽早回到济南老巢比较好。

但是自己带着两个姑娘,先说赶路就不太方便。再说,从泉州到长江南岸、整个江南不知有多少明明暗暗的南盗帮盗人,范星澜如果让他们搜寻自己,那就可以说,江南有一张无形的大网,随时都有可能把自己一网成擒。

想到“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莫惜哥心里一动。

“哥哥,咱们是该直奔济南,还是先往南走,迂回前进?”莫湘梨道。

“嗯,咱哪也不去。就在城外的一带,埋伏起来。等过上十天半月,然后动身。”莫惜哥貌似胸有成竹,“再往东,就是大海了。咱就到海边的渔村里,隐居几天吧……”

他正说着,忽然脸色一变:“不好,范星澜他们追过来了!”

“啊?”莫湘梨吃了一惊,看了看一里多外的城门口,“哥哥,城门外没有什么人啊!”

“听动静!”

莫惜哥身为盗人,耳力绝佳。他隐隐听到城门一带,不但有杂乱的马蹄声和脚步声、还伴有刀甲蹭击的声音,光听这动静,貌似不少于五六百人。

五六百人?

这么多配有刀甲的人突然盘踞在城门口,意欲何为?——多半是来追捕自己的!

便在这时,果然听到城门口传来范星澜的声音:

“看见没,前面骑马的就是!大家快追!”

“我操,这孙子果然在前面呢!老子要追上这孙子!”这是范小开的声音。

只见东城门处,范星澜、贾古闻、蒋阔、梁午,各自骑着高头大马。身后的几十位衙役,手里拿着铁链铁尺、钢刀长矛,一个个矫捷干练。

除了这些当头的,他们身后还跟了好几百位乡民。乡民们有的拿着柴刀,有的拿着利斧,人人振臂高呼、神情激愤。

单看这出场阵容,有官有民,有武夫有悍妇,可谓既华丽又强大。这样的阵容,简直比围剿过街老鼠还要浩瀚!

————————————————————————

之前范小开在城门口大骂了莫惜哥几句,又迅速回到庞家。范星澜见儿子归来,立刻号召庞家的蒋阔、梁午等人,务必要把莫惜哥追捕回来。

庞光延的死,之前早已在官府备案。庞光延生前为人仁厚,在泉州城享誉甚高,许多官差衙役、贩夫走卒,多多少少都受过庞家的恩泽。

因此,蒋阔只是在庞家门口当街一吼——“逼死庞公的贼人张俊杰找到了!”,立刻民如蚁聚。

乡民们并不是围观的,听说张俊杰刚刚逃出城,有几位热心乡民立刻通报了官府。官府当即派出几十位衙役、并责令务必要将张俊杰捉拿归案!

—————————————————————————

莫惜哥远远地瞧着城门处人山人海,心里十分惊骇,笑叹道:“人真多啊!看来,这些人对我是志在必擒了!”

他说“志在必擒”,其实是想得美了。

出场的五六百人,不说蒋、梁、范、贾四人,单是那些手持柴刀利斧的百姓,人人对张俊杰恨之入骨,一旦捉住莫惜哥,根本不会拎回衙门初审、复审,只会一拥而上、乱拳齐出,把莫惜哥当场打死后直接扑街。

对方的阵容虽然强大,但如果莫惜哥只顾自己逃命,要甩脱这些人也不难。毕竟一个人机动灵活、易于隐藏。

然而,他身边还有妹妹和庞雨燕,要带着她俩一起奔逃,而又不被那些如狼似虎的人追上,那就十分困难了。

“哥哥,咱们快跑吧,再不快跑就没命啦!”莫湘梨眼见险象环生,知道就算快跑,恐怕早晚也会被追上,但总不能坐以待毙。

庞雨燕忽道:“我们快跑!就算真被他们追上了,我会请求他们放过咱们!他们念着我爹的情义,会对咱们网开一面的。”

莫惜哥听她说“咱们”,心里很感动:“这句‘咱们’,分量不轻啊!她是要跟我同进同退、甚至同生共死了。”

事态紧急,莫惜哥无暇多想,发奋道:“咱们赶紧跑!娘的,我福寿无疆,我身边的人也应该吉星高照!我不相信咱们这么容易就死掉——”

当下,三人沿着东去的小道,加鞭狂奔。

莫惜哥独骑一马。莫湘梨和庞雨燕虽然共骑一马,但两人身形纤瘦、都是娇小玲珑的体态,两人的体重加起来,只和莫惜哥自己的体重差不多。

因此,两女共骑一马,马匹并不吃重,马速也跟得上。

————————————————————————

泉州城东面靠海。三人两马,一口气狂奔出十多里路,已经遥遥望见了大海。

在这十多里的逃亡中,身后追击他们的几百个乡民,几乎全部半途而废。因为他们没有马匹,都是徒步追击。体力差点的,追上两三里就跑不动了。体力强点的,追上七八里,也是喘气如牛,必须停下来休息了。

虽然半途而废的人,在途中还是殷殷嘱咐其他人,一定要把张俊杰追上。但肉脚毕竟耗不过马腿,眼看张俊杰已经跑得人影都不见了,自己双腿灌铅,也只好半道折回。

这样,五六百位追击者,只剩下了蒋、梁、范、贾,还有几十位衙役。

莫惜哥一边策马狂奔,一边不断回头张望。眼见一路上追击者大为减少,但剩下的几十人可都是精英、对自己是志在必擒的,心里毫无喜意,还是忧心如焚!

再快马奔驰一阵,三人已经来到了海边。只见码头附近,前后停泊了三艘极大的帆船。

这三艘大帆船,每一艘的船体少说也有十五丈长、三丈多高,船体不止十分巨大,而且样式古怪。一眼看去,显然不是大明的船只。

因为大明的帆船,在船体的两端都用木板横向封闭,整个船体像是平底的长方形盒子。而眼前的三艘大帆船,船体的两端不但尖而上翘,甲板上还立有四根高大挺拔的桅杆。

只见大帆船的前面两桅,挂着横向的栏帆,后面两桅,挂的是三角帆。单看这恢宏阔气的几面大帆就能断定,这几艘大帆船是历经无数风浪、从十万八千里之外远航到了这里。

三艘大帆船停泊在码头附近,帆还没有收下,应该是刚刚靠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