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之世家宗主
3614100000018

第18章 茶政十论

先送郭少辅回府,陆子锋绕着岳州城转了一大圈才回去。

回到院中,随手叫来正在做事的一个小丫头,问陆信下午是否派人来过,小丫头怯怯地摇头表示没有,再问起殷季去了哪里,小丫头伸手指了指内宅。

陆子锋摸着下巴进了屋,想着刚才那小丫头害怕的模样,暗自寻思,自己有这么吓人吗?小丫头是陆子锋拒绝搬进内宅后,陆信让二管家赵宏送过来的,一共来了两个,陆子锋见殷季太辛苦,他乐着接受了,反正也就做些洗衣做饭之类的活计。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二管家赵宏为了让两个小丫头伺候好陆子锋,连带把一些房中事也教给了她们,难怪两个小丫头见到陆子锋总会不自在。

陆子锋拿来纸磨笔砚,闻着淡淡的檀香,把脑中的一些东西慢慢理顺,开始下笔写关于茶政十策,叶璇强买强卖的茶政必然会遭人反对,如何变通才是陆子锋要做的事,即能让朝廷得利,又不损害士族阶层的利益,还要能尽量兼顾底层百姓的生计,这事很不容易。

借鉴历朝历代榷茶的经验,十策中以茶引法为主,茶赋法为辅,把园户身份地位分成多个不同的等级,拥有特权阶层实行茶赋法,而底层的茶户与商人则行茶引法。

实行茶引法的先决条件便是把园户与茶商分隔开来,由朝廷把持园户所生产的茶叶,然后统一让茶商购买朝廷发行的茶引,然后凭茶引到产茶区域提取茶叶,从而进行茶叶买卖,这样朝廷可以从茶户手中收购茶叶,添加一定的利润卖出。

可如此一来,必然会引起士族阶层的不满,为了平息他们的不满,便是陆子锋想到的茶赋法。

茶赋法又分成不同等级,从一品大员到九品芝麻小官、僧侣等等,对他们手中拥有茶场实行不同的优惠政策,例如五大世家并不需要茶引,只要交纳极低的赋税,但会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而身份等级越低,则会加以不同的区域限制,以免使大量的茶叶肆意充斥其他区域,造成茶价低下。

把一些细节问题仔细推敲一遍后,陆子锋最后把茶政十策中的‘策’改成了‘论’,放下手中的墨笔,打着哈欠伸了一个懒腰,觉得全身腰酸背痛。

“咚——咚!咚!咚!咚!”的打更声传来,陆子锋才发觉已到五更时分,不知何时回来的殷季趴在右侧的椅子上耷拉着头睡着了。

陆子锋吹灭桌上的油灯,轻轻地走出了房间,外面的天黑沉无光,冷风袭来,令他感觉精神一振,来到这个陌生的时代,他第一次这么认真地做一件事。

这些天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自己该走什么样的一条道,平淡无奇过日子,然后在头发由黑变白中,慢慢感受着死亡的气息,好像并不是他想要的,他心底暗藏男人热血的涌动,不然他不会想到从朝廷的茶政中去分一杯羹。

愣愣地站冷风中,陆子锋思绪杂乱无端。

站立一段时间后,陆子锋用双手胡乱地搓揉着冻僵的脸,收拾心情后,才回屋睡觉,明天还得去趟千佛寺,缺了千佛寺,他所有的计划都会落空。

一夜无眠,或许是下午思虑过度,又或者另有烦恼,陆子锋在榻上不停翻转着身子,直到天窗泛白,才沉沉睡去。

直到巳时,陆子锋才醒过来,在两个小丫头的帮助下梳洗完毕,厅中早有秦志新派来的人在等候,估计昨晚他也未能安睡。

来人正是秦志新的远房堂弟秦洛,双目间残留着熬夜后的红丝,见陆子锋到来,立刻起身相迎。

陆子锋把蜡封好的茶政十论交给秦洛,吩咐道:“此事须缓慢而行,切不可急,你让秦叔在这段时间细细打听朝廷的消息以防突变。”虽说茶税诱人,但若圣上并无变革茶政之意,只是想打压五大世家与一些地方豪强,那么无论自己写得多好都没用,反而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秦志新打开陆子锋给的茶政十论,昨日虽已经听他提起过其中的某些东西,但看到具体的陈条时,不免一番惊叹,虽然没具体实施的方案,但凭这份东西,足够让人震撼,比起叶璇实施一刀切的茶政,此茶政很容易让人接受,它顾及到了各方面的利益,朝廷有识之士应该大多会赞同。

“大哥有什么不对吗?”望着秦志新微皱的眉头,秦洛问道。

“没,只是觉得奇怪,茶论中对僧侣的待遇不可谓不厚。”

“圣上与太后对佛家独有钟爱,或许陆公子想投其所好,这样茶政更容易让圣上接受。”

秦志新用手摩挲着信札道,“或许吧。”但他心中还是存着疑惑。

“消息散出去了吗?”

秦洛奸诈地笑道:“昨天下午我就让人在茶楼酒肆中将叶璇即将当榷茶使的消息散布出去了,估计要不了半个月时间,整个南方数州全会知道,到时我们就可以浑水摸鱼了。”

“你马上离开岳州,启程去京城,盯着朝廷的一举一动,就算花些银子也没关系,户部侍郎程大人那里你多去走动一番,平日我们虽然对他供奉不少,但若想从口中套消息,还得使劲塞银子才行,圣意才是最重要的。”秦志新叮嘱道。

“还有把这份东西也带给苏大人。”叫住欲离去的秦洛,秦志新把手中的信札给了他。

“大哥放心,京城一旦有风吹草动我会派人立刻把消息送过来。”

“你去吧,一切要小心行事。”

立冬雨,一冬雨,真应了那句俗语,天空中又飘起了雨丝。

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在去往千佛寺的路上,陆子锋打着木质油纸伞,从容不迫地步行于山间石阶上,抬头望去,淋湿的石阶如给冬日系上了一条灰色腰带。

冬雨迷茫,枝湿叶重,让人仿佛置身江南冷灰色的画卷中,忧郁中透着冷清。

石阶上行人稀少,没有自视斯文的书生文人,也没刁钻的青衣小童,陆子锋踏着沉稳的步伐朝山门行进。

或是因天气转冷,去往千佛寺的路上人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