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于崇祯年间
3609700000011

第11章 身世之谜

大约过了有一盏茶的时间,李丁从里面兴冲冲地一溜小跑了出来,感到李府大门前的时候,他用崇拜的目光看着站在大门外的李宗明,说道:“还是李大哥你的面子大啊,我把你来找我们家老爷的消息,通报给了大管家李安后,他平时跟我说话都是一副颐指气使的样子,今个儿,却温言细语起来。还有,正在午休的我们家老爷,被叫醒了以后,非但没有像以前那样大发雷霆,反而看上去很是高兴的样子,说是在他的房间里等着李大哥您。”

由李丁在前面带路,李宗明一路紧跟在他的屁股后面,东拐袭扰了好一会儿后,在位于后院的一个僻静处的小院门前,双双停下了脚步。

以前,李宗明跟李宗训见面,都是在李府前院的客厅里。而这次,还是李宗明头一次到李府的后院里来,一路行来,他只好屁颠屁颠地紧跟在李丁的屁股后面,大约走了一炷香的时间,才终于是达到了目的地。

“李大哥,我在李府的地位卑微,不能陪你一同前往了,只能把你带到这里,你自己直接进去就可以,我们家老爷在房间里等着你呢。”李丁站在小院的门前,与李宗明面对面地站立着,有点儿依依不舍地道别说。

目送着李丁默默转身离开,渐行渐远的时候,李宗明竟然觉得有些于心不忍起来。虽然,认识了李丁也才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但是,从他的言谈举止中,他觉得这个年轻的小伙子要是发挥好自己的聪明才智的话,就这样区区做着看守大门的差事,简直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了,但是他也是无力改变现状。

不过,身为县衙里最有前途的捕快的他,是否可以帮助一下这个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复制他的走过的路呢?此时此刻的他,心中也是很复杂的,因为摆在他面前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自己弟弟的差事还悬而未决呢,怎么却开始想起来为别人的事情而如此上心了呢。或许,他觉得身为李府底层下人的李丁,的的确确是一个可造之材。

“宗明,快请坐,咱们有很长一段日子没有见面了吧。听我府上的下人通报说,你有事有找我,是吗?”坐在卧室外间客厅正当门的李宗训,看到李宗明走到了房间的门口处,并没有起身迎接,而是伸手打了一个让座的手势,云淡风轻地问道。

“李老爷,我承蒙您的抬爱,在县衙当了几年的捕快,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公差,没法跟拥有万贯家财的大老爷比,我们小户人家高攀不起。您家大业大,日理万机,我怎么好意思动不动就来讨饶您老人家呢?”李宗明倒扫视了一眼整个房间,发现只有李宗训一个人,便浑身自在轻松了许多,一点儿也没有约束之感,是也不客气,走到了房间里,挑选了李宗训左手边的一个椅子,一屁股就坐了上去,冷嘲热讽地说道。

“你看你,每次咱们两个人单独谈话的时候,你总是爱这么讽刺我。除了是你可以在我面前如此的肆无忌惮,这要是换做李家庄的其他人的话,我早就命人把他痛扁一顿,好好的整治一番了。”李宗训刚才的脸色还晴空万里呢,听完李宗明挪揄他的这番话后,立马就变得阴云密布了,但他还是强压制住心中的那团正欲熊熊燃烧的怒火,接着好言好语地安抚道:“我也知道,你这些年来活的不容易,帮我把亮儿抚养长大。帮了我这么大的一个忙,我李某人一辈子都还不完你这个大人情的。我也不止一次地跟你讲过,只要你遇到了迈不过去的凯儿,有难处了,就直接来找我。”

身为李家村保正的李宗训,也是有一番不堪回首的历史的。他之所以称呼跟他平辈的李宗亮喂亮儿,是因为李宗亮根本不是李宗明的亲弟弟,而是李宗训的私生子。而他们俩的这一层关系,只有李宗训和李宗明两个当事人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其他知晓这件事情的了。

虽然,李府的大管家李安知道李宗训对李宗明很是关心,关系非同一般,但他了解的情况也就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上。上午在村南河,他之所以不敢对李宗亮大大动手,只能在言语上威逼利诱一番,也是顾忌到了这层关系。这要是换做别人坏了他一手培植起来的李家大少爷李承杰的好事的话,早就被暴打一顿,要么鼻青脸肿,要么满地找牙。

对于李宗亮是李宗训私生子的这件事情,说起来话就长啦。在二十年前,李宗训那个时候,就跟现在的李承杰一个德行,花花公子一个。仗着家里有几个筹钱,就在外面采摘了一大把的野花。而在这一把的野花中,就有李宗亮的亲生母亲赵桂枝。

那个时候,李宗训每年都要从曹州到京城带领二三十个家丁运送货物,说是货物,其实都是粮食而已。曹州地处中原腹地,土壤肥沃,是当时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而李宗训的祖上就是以粮食生意起家的,直到传到了他这一辈,自始至终也没有改变。唯一不同的是,他除了在打理好作为老本行的粮食生意之外,还在包括曹州府和陶县县城开设了六家当铺,生意也就越做越大,成为了曹州府首屈一指的大户人家。

而正是在二十年前,李宗训在去京城的路上,途径的兖州城里的有名的窑子逸香园,包下了李宗亮的母亲赵桂枝,当时,年轻貌美的她还是在兖州地界颇有名气的逸香园的当家头牌。而每次,李宗训每次在曹州和京城之间运送货物的时候,途径兖州城的时候,都会歇息好几天,而他也正好跟赵桂枝行鱼水之欢。

就这样,一来二去,也没有做好避孕措施,赵桂枝在于李宗训认识的第三年,竟然怀孕了。当时的不适反应并不像一般的孕妇那么强烈,她也没有太在意。直到她的肚子凸显的时候,她才知道自己怀孕了。而那个时候,她已经怀上李宗亮五六个月了,当时要是进行打胎的话,是有生命之虞的。

那段时间正是北方到了冰天雪地的冬季,李宗训也没有再往京城运送货物,当然,也就没有再去光顾兖州城的逸香园。而赵桂枝也没法跟来去匆匆的李宗训取得联系,就只好自作主张地把后来的李宗亮生了下来。

生就生呗,可是不曾想,赵桂枝竟然难产了。待她即将临盆分娩的时候,接生婆说要么保住母亲,要么保住孩子,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只能二选一。当时,一心想想成为母亲的赵桂枝,在如此艰难的抉择面前,想都没有想,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把孩子生下来。就这样,李宗亮出生了,而生下她来的赵桂枝却死去了。

呱呱坠地的李宗亮一直寄养在接生婆家,临死之际的赵桂枝拿出了她毕生的积蓄,都送给了接生婆。并用虚弱的声音一再叮嘱和拜托,等到来年的春天,要是有一个来自曹州名字叫作李宗训的商人寻找她的话,就把生下来的这个孩子抱给她,告诉他,这个孩子是他的亲生儿子。如若不然的话,她是要死不瞑目的,感动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接生婆,像是鸡啄米似的点着头,哽咽着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