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闷罐车
36049900000013

第13章 21.

警卫连号称师直第一连,全师的连队番号从她开始。

连队位置在司令部大门口。前后两幢平房,一排和二排的中间是连部,有放兵器的仓库以及军人俱乐部之类,供战士活动。伙房和饮事班寝室在后面平房,旁边是一块空地,侃称军营露天餐厅,地面就当餐桌,如果天气不错,以班为单位,一日三餐蹲地吃饭。当新兵时,感觉怪怪的,蹲坑式吃饭。时间一长,反而坐着吃饭不习惯了。三排在首长家属院,离司令部二里地,一个环境优雅的小山坡上,有居高临下之感。哨位在门口,正好一棵大树遮挡,很隐蔽。三排的九班是警卫员班。个个像模像样,像仪仗队员,陆军人多,挑几个不难。

野战部队称师以上领导职务大小,按数字排列,在公开场合喊职务,私下直呼代号。一号是师长,二号当然是政委,以此类推。九班是当兵梦寐想进的,跟首长当警卫员,有神秘感。但选拔很严格,必须先练功夫学军事,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不行,还要有点文化。当然悟性要好,也许这太深奥,说白了就是要灵光聪明。

警卫连的生活比团里多姿多彩一点;早操沿着公路跑,跑到树林解小便,解完小便往回跑,浇得树木不长毛;回到营地抢扫帚,不管地面脏不脏,争取评上连嘉奖。这是春林编的顺口溜。

周末一场电影,天晴在露天,地点在家属院门口。下雨在师礼堂,银幕前排没人坐,成了城市兵会老乡的场所。营区来了这批城市兵,似乎在悄悄发生变化。这话太虚,凡正来了这批兵,军人服务社的销售额急剧上升,走进逛出的人愈来愈多,成了一个景点。

擒拿格斗是警卫连的必学课,它既新鲜又枯燥,靠持之以恒,重复练习。杭生很用功,按理个子高练拳头吃亏,痛苦的够呛。但这小子从不吭声,很卖力。

站在一旁督战的孙连长频频点头,和身边指导员国平交头接耳,说道:喂,指导员,看到没有,这个兵是块料,而且还是城市兵。

对!我也注意到了,要给他吃点苦,分到三班尖子班,好好锤炼锤炼。难怪A团要把这批兵金屋藏娇,把我们调虎离山。指导员接过话茬说道。

孙连长暗暗庆幸。这个参谋长聪明反被聪明误,想先下手为强。不过,还真要谢谢他,帮助我们打包了,哈哈。

还是被你识破了,这批兵不错,有几个像模像样,那个叫什么来的,像演员唐国強似的,哈哈哈。指导员边说边笑。像他可不好,太娘娘腔了。要像王成那样,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连长补充说道。

警卫连的队列训练在师医院的篮球场。

这下当兵的开心极了,尤其杨卫乐坏了,笑着嘴巴也合不拢。有女兵养眼,训练不累。师医院的女兵也犯戒,有男兵在窗前训练,时不时探头探脑,有时还评头论足,议论一番。发现是警卫连的,一批从各团挑选出来的,传开了,说来了一帮帅哥。于是,像看西洋镜似的,几人结伴,站在操场边,嘻嘻哈哈,指指点点,说白了看训练是假,看谁英俊潇洒才是真。同样,几天下来,双方从远距离相互欣赏,渐渐靠近,一周后开始打情骂俏。杨卫更绝,把医院年轻的女兵的底细摸了一遍,谁漂亮谁是老乡,了如指掌。

这天队列训练,一二一、一二一,赵智排长喊着口令。眼睛看前方,收腹挺胸。喂,杨卫往哪里看,注意力集中。赵排长铁青脸严厉训斥道。

队伍里杨卫正斜眼瞧着走过来的几位女兵。听到排长叫声,知错做了鬼脸,逗得女兵们哈哈大笑,唯独一位女兵没有笑,她叫红燕。她的眼神朝队伍里扫射了一遍,发现了春林。同样春林也不是等闲之辈,眼睛也不是色盲。两双眼睛像电波一样,她羞涩地低头。任颖大大咧咧地说:姐妹们,你们看队伍中间那个盯着咱们谁了,不许脸红,谁脸红谁就是“暗送秋波”,嘻嘻。女兵们你看我我看你,互相指点。是你,是你。哈哈哈。笑着跑进了医院。

不远处,「军人服务社」里的大妈们也来观摹新兵的队列训练,其实都是官太太,为首的马副师长老婆。听说警卫连新兵到了,而且有一批城市兵消息不径传开,太太们早就按捺不住,探点虚实。

有大妈们观看,春林、杨卫、郭宏、何仁走路特来劲,尤其杨卫走起路像飘起来,两个肩膀扛着脑袋。大妈们在边上指指点点,比划着队伍谁最英俊,谁有气质,似乎有挑驸马之嫌。最后目光悄悄集中在那几个城市兵身上。

警卫连的战士要求从步枪冲锋枪到手枪,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步枪是首位,陆军吃饭家伙。

瞄靶是必须的。趴在地上的步枪托台要自己修垒,杨卫每次修垒时不忘在地上下身**处挖个小洞,以免趴的时间过长难受。

这天阳光灿烂,天气不错。训练场,一大群新兵一字排开,有点壮观。趴在地上进行瞄靶训练。杨卫跟往常一样,又挖了那个小洞。旁边何仁见状,忍不住笑道:喂,杨卫,你这小子是不是下面东西特别大。

杨卫自我安慰道:这叫为了革命的种子,祖国的未来。何仁挖苦道:你呀,穷骚包。

春林瞄靶喜欢琢磨,利用教员言传身教,结合学过的抛物线原理运用到射击中。三点成一线,缺口准心靶子,沿着靶杆瞄,在7、8环之间扣扳机,效果明显。

杭生一动不动死瞄靶心,泪水不知不觉也流了下来,正掏手拍擦着。

旁边何仁在提醒他:喂,杭生,不要死瞄,瞄会儿息会儿,不然

杭生谦虚答道:噢,有道理。

快扣板机的时候,停止吸气,肯定脱不了靶。何仁正说着。

这时,孙连长正在巡视,发现趴在地上的兵正在交谈,大声吆喝:谁在说话!何仁迅速爬起来,立正。面对连长的训斥,内疚地低下头。杭生也马上起立,敬礼:连长,对不起,何仁在教我。孙连长继续说道:哟,你们两位还相互仗义。算了,今天放你们一马。何仁我说话算数,下次实弹考核,你能优秀,我特批你瞄靶可以讲话。孙连长看着这位文弱书生样子,不免悯惜起来:要知道训练为了实战,战场上你说话,就暴露目标,意味死亡开始。

何仁使劲点头,拳头捻得紧紧的。

几天后,实弹射击考核。何仁果真优秀,杭生也不错,郭宏、杨卫均良好。

第一名竟然是春林,孙连长在全连会上高兴地说道:我今天郑重宣布,往后瞄靶,全连只允许何仁可以说话。问我凭什么?因为这次实弹他优秀,我说到做到。坐在下面的何仁,脸色刹那间像肺头一样,红的要命。

接着,连长话峰一转:不过,最好不要!如果每个人都说话,不要说暴露目标,简直成了茶馆。下面我宣布:这次实弹,咱连出了个神枪手,弹无虚发。我提议咱们鼓掌欢迎他上台,鼓掌欢迎!全连一阵雷鸣般掌声,所有的眼光齐刷刷朝着春林。

春林红着脸,羞涩走上台,标准敬礼,一阵掌声。「连长过奖了,其实我今天运气好,今天是我的生日!春林谦逊说道。下面一阵哈哈大笑。队列中有人嚷嚷:别谦虚,你有几个生日,说点巧门吧,让我们长长见识。

指导员带命令口气说:春林,说几句吧!

春林挺了挺胸,随手拉过边上的黑板:恭敬不如从命。好吧,下面我向大家汇报「我是怎么打的」。

打靶,首先要了解子弹在空中的轨迹。你瞄十环就永远打不到十环,因为子弹在空中成抛物线轨迹,那么,什么是抛物线呢?春林边说边在黑板上画了起来。缺口、准心、靶子这三点就成了一线,但子弹线路不是一条直线,而是这样成抛物线,瞄准了不一定就打得准,要看击发时机,特别关键!

下面鸦雀无声,战士们眼睛瞪得大大的,听天书似的。有的还拿出笔记本做功课,建议让春林讲了慢一点,好记;杨卫窃窃自喜,感觉同学给我长脸了,第一次实弹演习就第一名;杭生聚精会神地听着,他认为春林讲的有道理,理论联系实际好,确实佩服;何仁射击跟春林差一环,心里犯嘀咕:这年头,差一环就坐板凳,老老实实听着,他暗暗发誓,下次见分晓。

孙连长吃惊地盯着眼前这个城市兵,句句在理,似乎在撩动自己的心脏。想起当年,自己当新兵时,第一次实弹射击时,记忆犹新,竟然是光头脱靶。当时老连长狠狠刮了一顿胡子。老百姓省吃俭用,供你子弹练习,让你上前线,杀敌立功。你倒好,光头。要知道,你不中靶,敌人就打中你。想起往事,感慨万千。

现在的兵,就不一样,有文化有水平,情不自禁欣赏起来。但是要严加管教,不能滋长骄娇两字。这时,孙连长不停地翻动着射击成绩表,看到何仁成绩也不错,轻轻与指导员交换了意见,建议让何仁也上台谈谈心得体会。指导员非常赞成,二话没说,就站起来说道:这次打靶,何仁也不错。下面也请何仁给我们说两句“他是咋打的”。何仁忸忸怩怩走上台,标准敬礼,下面掌声一片。

唯独郭宏手不是很自然,眼晴朝春林看了一下,说不出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