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不要再闹了!我这就把元霸给放了,李渊说道。”
“来人,去把四公子带过来!李渊对着家奴开口说道。”
两个家奴带着瘦小可怜的李元霸来到了大堂之上,李元霸蜷缩在地上,身体在瑟瑟发抖。
窦氏却是早已泣不成声!“我可怜的孩儿啊!老天爷啊!我到底要怎样你才能够让我的孩子好起来啊!他还这么小啊!”
窦氏走到李元霸的身边,抚摸着李元霸的头。
“元霸!你可知错了!李渊拉长了声音。”
现在李元霸在想错在哪里了,但是真的李元霸死了,他实在是想不起来错在哪里了。
“孩儿知错了,请父亲指正。”
“知错就好,明日带上礼物去晋阳令府认错吧!”
“为父来到这太原做留守,皇上是希望我可以镇守这里发生的叛乱,而晋阳令刘文静在这里扎根已久,是一个不错的帮手,你与他家公子刘树义发生口舌之争,可是你却用蛮力把他打得下不了床。”
李元霸伸手作揖,手脚上的拷链发出响亮的声音。开口说了一句:“谨遵父亲大人教诲,孩儿明日就去刘府请罪。”
“都退下吧!我与你母亲有话要说。
四人一同退下!”
来到庭院之中,李元吉开口讥笑李世民,“二哥啊!二哥,就四弟这痴痴呆呆,没头没脑的样子不知道你图他什么。”
如今的李世民十六岁了,听到别人的嘲笑声心里也十分地不愉快,不过他总是不行于色。
而一旁的李元霸双手双脚一用力,拷在他身上的拷链被崩断在地上。
把李元吉吓了一跳,自家四弟是呆了一点,但是本事却是不容小觑,与楚霸王相比也是不相上下。
“三弟,让四弟下去休息吧!久久不说话的李建成终于开口了。”
其实李元吉也不是想要针对李元霸,他们想要对付和不满的是李世民,不过找不到对付李世民的借口,就只有拿李元霸出气了。
“欺人太甚?元霸,不用理睬他们。明日二哥陪你去刘府说辞,我与那刘文静见过几次有些交情,他知道你的情况肯定不会怪你的。”
“多谢二哥!我有些困了,想要回去好好的睡一觉。”
李元霸回到厢房之中,躺在床上,想到刘文静,他就想到了裴寂,都是李渊的开国功臣,起兵反隋成功以后他做了唐高宗李渊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惜的就是他后来与裴寂产生分歧,酒后狂言被自家的小妾告发,最后被杀头抄家。
刘昫曾说:“文静奋纵横之略,立缔构之功,罔思宠辱之机,过为轻躁之行,未及封而祸也,惜哉!”
是个人物,明日我就会一会你!
……
这个身体虽然力大无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力量,但是太过瘦弱,看来还得需要好好改造一下。
第二日李元霸早早的就起了床,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奋斗时。
现在是615年,也就是大业十一年,李渊也就是自己现在的父亲大业十三年就要起兵造反,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现在的他一穷二白,又只是十岁孩童,势单力薄。需要的东西太多了。
早早的先围绕着自家跑了一圈,然后有跑到紫阳道观去请教了自家师傅紫阳真人。见到紫阳真人,李元霸没有表现出和往常有什么不同之处。也没有询问师傅其它的问题,只是求教了一下武学修炼上所遇到的问题。
对于自家的这个徒儿,心智虽然不全,但是紫阳真人对他可算是倾囊相授,没有一点保留,不过可惜的就是这孩子只喜欢习武,关于文方面他是一概不学,不过紫阳真人收李元霸为徒四年了,关于兵法思想方面的书不管李元霸理不理解,都一一让他背下来。
这就是所谓的囫囵吞枣,不过也是他的一片爱心。
每一日来聆听紫阳真人的教诲也是李元霸的必修功课。
“”元霸!听说你又闯祸了。紫阳真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师傅,这怎么能够怪徒儿呢?想那刘树义,与我二哥一般的年龄,与我斗上一场就去找帮手,真是废材一个。”
“师傅!今日我要去刘府认错,先走了啊!改日徒儿再来看你。”
话刚落下,李元霸就不见了。
“这孩子,还是这样毛毛躁躁的不知道对他是好是坏。”
……
“元霸,这些礼品都是给你准备去刘府认错的礼物,你点一点就出发吧!李世民还是不苟言笑的说话。”
“二哥,你不陪我去了吗?李元霸可怜嘻嘻的看着李世民。”
“元霸啊!不是二哥不陪你去,而是父亲大人给我安排了去巡查周边安全的工作,我都与刘府联系过了,你过去认过错就可以了。”
“元霸!乖啊!要相信你可以的“”。
“那我走了二哥!”
告别李世民,李元霸一个人挑着礼品去往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