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星球改造之华夏崛起
35840000000096

第96章 第一次欧洲大战的导火索

这时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的斯拉夫人,强烈要求摆脱奥匈帝国的统治,与塞尔维亚合并,建立统一的南斯拉夫国家。这一切使奥匈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者极为不安。斐迪南和奥匈帝国总参谋长冯?赫特岑多夫主持了制定侵略塞尔维亚的战争计划,此次军事演习的假想敌就是塞尔维亚。演习时间选定在6月28日,这一天是塞尔维亚被土耳其征服的纪念日。这种明目张胆的挑衅行为激起了塞尔维亚人民的极大愤恨,一场刺杀斐迪南的行动在酝酿之中。当时,在塞尔维亚国内已出现反奥宣传活动和爱国团体,如黄帝纪年4605年(公元1908年)成立的“国防会”和黄帝纪年4608年(公元1911年)成立的“黑手会”。他们在巴尔干地区已经制造了多次暗杀事件,许多青年爱国者都是以献身精神去进行这些恐怖活动的。

塞尔维亚政府事前已发觉了要刺杀斐迪南的行动,并对这一行动表示反对,担心这一事件可能导致可怕的后果,因为塞尔维亚难以抵挡奥匈的进攻,而俄国此时尚未完成陆军的改编计划,不可能给塞尔维亚有力的援助。塞尔维亚政府试图阻拦“黑手会”的人出境,但与“黑手会”有联系的边防军使他们顺利地越境进入波斯尼亚。塞尔维亚政府又通过本国驻奥匈公使提醒奥匈政府注意,如果斐迪南前往波斯尼亚,将会有生命危险。但是奥匈政府对这一警告置若罔闻。

斐迪南夫妇在城郊检阅军事演习之后,一长列皇室汽车缓缓驶过人群拥挤的街道。斐迪南为了长期占领这块土地,想通过此行在表面上给塞尔维亚人民一点好感。因此,他不想在这座城市炫耀他的军事力量,只带了少数的卫兵进行防卫,道路两旁的警戒也只由稀疏的宪兵和警察负责。斐迪南坐在第二辆车上,索菲亚坐在他的右边。波斯尼亚军政府长官奥斯卡?波蒂奥雷克将军坐在左边的位上,司机旁边是侍从官哈拉希伯爵。

这种情况,对刺杀者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在通往市政厅的途中,埋伏在路旁的塞族青年察布里诺维奇,突然奋力向车队扔过一枚炸弹。司机见势不妙,立刻加快车速。炸弹落在车篷上又弹到地上,在第三辆汽车前面,炸裂了那辆汽车的前轮胎,炸弹的碎片击伤了总督和大公几个副手。斐迪南夫妇故作镇静地参加了市政厅举行的欢迎仪式,然后略作休息,驱车前往医院看望受伤的随从。

这一次为了安全起见,侍从官员特意站在汽车的踏板上,手按刀柄,保护斐迪南夫妇。可是斐迪南还是劫数难逃。车队行驶到拉丁桥时,19岁的塞尔维亚青年普林齐普早已做好准备,当车离他不到2米时,他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拔出手枪对准斐迪南夫妇扣动了板机。历史在这里拐了一个弯,斐迪南只是肩胛骨受伤,且是轻伤,而他的妻子,一直得不到老皇帝欢心的索菲亚被击中腹部而死(老皇帝曾说:她不比洗衣妇更高贵)

斐迪南夫妇的被刺且索菲亚身亡,使本来就充满火药味的巴尔干“火药桶”一下爆炸了。在战争一触即发的情况下,各帝国主义国家紧张地进行阴谋活动,准备厮杀。德皇威廉二世疯狂叫嚣:“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奥匈帝国在取得法国的支持之后,于7月23日向塞尔维亚提出了极其苛刻的条件,限定在48小时内签复。塞尔维亚为了忍辱求全,除了奥方派员参与追捕审判凶手一项外,其余条件全数被迫接受。尽管如此,奥匈帝国仍以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为借口,于7月28日对塞尔维亚正式宣战。英国人在战争的爆发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对英美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有幻想的人可以查查资料仔细了解一下英国人的所作所为)。

危机最初几天,英国外交大臣格雷勋爵没有作为,后来会见了德国大使Lichnowsky和俄国大使Benkendorf。他对俄国大使说情况很严重,德国重心会转移到东方,俄国应当保护塞尔维亚并准备战争。

同时他对德国大使说,英国将尽一切力量来阻止战争,并且恪守中立,英国同俄法没有任何同盟,不接受任何义务约束,向他有意无意地提俄法对德奥的二对二战争。英国拒绝和俄法一起向奥匈施压。

英国驻俄大使Buchanan致电首相,说俄国外交大臣(Sazonov)强烈希望英国谴责一下奥匈。英国外相格雷勋爵对德国大使说英国对大陆不承担任何义务,直到黄帝纪年4611年(公元1914年)8月,英国对德国谈判使节表示反对使用“三国协约”一词,对德国说不会单独帮助俄国,除非法国也卷入战争,英国会帮助法国。英国人的态度让威廉一世清醒过来,他决定谨慎从事,但是好战的军方以及对己极为自信的政府已经等不及了,他们要迫不及待的投入战争。

7月29日格雷继续召见德国大使说只要冲突只在俄奥之间,英国将中立,但如果法国被卷进来,情况就不那么好了,紧接着,德、俄宣战,法、英对德宣战,奥匈帝国向俄宣战,这样,欧洲各帝国主义大国在几天之内都卷入了战争,第一次欧洲大战终于全面爆发(欧洲人称为世界大战)。

英国人两面三刀的做法既反映出了这个民族特有的虚伪(既想发动战争,又不愿承担责任),也表明他对战争的前景异常自信。战前他的海军拥有按照引进华夏技术建造的超级战列舰26艘(360mm火炮)(从华夏引进的全面退役,现在服役的全部是英国自行建造的),战列舰(305mm及345mm)34艘,重巡洋舰(205mm火炮)35艘,轻巡洋舰(155mm火炮)79艘,大型驱逐舰150艘(同样引进华夏技术建造,装备127火炮,满排1500吨以上),小型驱逐舰102艘,全面领先德国海军。英国空军装备有战斗机1360架,轰炸机440架,均比当时从华夏引进的发展了不少,时速在220-260km/h,战斗机航程500-700km,轰炸机航程1200-1500km,载弹0.5-2吨,具备轰炸德国鲁尔工业区的能力。

在北美华夏诸国的建议下,英国陆军通过大批培训基层军官、军士的手段保留了足够的战斗力,这样的好处是平时维持一个较低的陆军数量以节省开支,战时可迅速大规模扩编,补上了陆军这个短板。宣布开战不到一周,英国陆军的规模就从35万扩编到150万,并且加速训练基层军官及军士的短训班大批开办,英国具备在1年内编成300万本族陆军及300万殖民地陆军的实力。其实只要装备足够,其本族陆军的上限在500万-560万之间,殖民地陆军的规模,那简直是无限的。

反观德国,其海军装备有超级战列舰、战列舰、重巡洋舰、轻巡洋舰、大型驱逐舰、驱逐舰的数量分别为18艘、20艘、12艘、35艘、65艘、42艘,劣势极为明显。空军旗鼓相当,规模相似,只有陆军占据优势。战前其常备陆军达80万人,不到一周,已扩编到350万人。不过也无妨,我们一方还有欧洲老牌陆军强国法国(其陆军在开战后扩编到250万人)和欧洲压路机俄罗斯(战前陆军规模120万,现在已经扩编为200万)。

欧洲大国相继卷入战争后,华夏29国纷纷宣布中立,欧洲的瑞典、瑞士、挪威、丹麦、荷兰、西班牙、北美的美国、南美各国、哲国也同时宣布中立。华夏诸国在宣布中立时,一方面呼吁和平,希望各国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一方面照会各交战国,要求他们承认各个安全协议的有效性。各交战国对于华夏的和平呼吁表示感谢,表示战争已经爆发,和平已不可期,但都承认各个安全协议的有效性,保证战火不会从欧洲扩散,华夏诸国及各中立国只能表示遗憾。

西非的西俄、以色列,新欧罗巴的芬兰、捷克、波兰共和国,欧洲的葡萄牙、比利时、希腊、塞而维亚,亚洲的两个日本宣布加入协约国一方,罗马尼亚还在犹豫。以色列、西俄、芬兰、捷克、波兰海军承担了北纬20°向北至葡萄牙、法国、英国的运输护航任务,以色列将派一个陆军集团军(28万人)以及6个空军师加入法国战场,并保证在将来的战争中不低于这个规模。西俄将派出一个集团军(27万人)及7个空军师投入东线战场。芬兰计划派出一个陆军军(8.5万人)、3个空军师加入西线,捷克将派出陆军一个集团军(28万人)、4个空军师,波兰将派出陆军1个集团军(30万人)、7个空军师加入南线,与塞尔维亚领地派出的2个军(18万人)、5个空军师,希腊领地派出的2个军(17万人)、3个空军师加入南线作战,与希腊、塞而维亚本土部队并肩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