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星球改造之华夏崛起
35840000000074

第74章 以色列建国

第七十五章正在修改,抱歉!修改完将很快上传,谢谢支持本人的各位!

作为对美国人大力增加人口措施的回应,经过与满清高层交流后,唐宋明三国分别在黄帝纪年4581年(公元1884年)1月宣布,在不影响清国国内生产的前提下,在三年后3400万移民目标实现之后,华夏诸国将向北美在20年内移民5000万,其中满清3000万,三国2000万。在新世纪初,将使鲁国人口达到2800万,曹国人口达到2800-3000万,凉国、蜀国、清国东州人口达到1100万,越国、蔡国、陈国达到880万、900万、920万,其余八国达到220-250万,届时北美华夏人口将达到14000万人左右,足以应对各方压力。并且表示华夏诸国的人口增长将依靠医学进步、生活条件改善获得,而不是依靠降低女性结婚年龄得到,因为那是对女性身体的摧残,是不人道的,只有野蛮的美国才会这么做。

唐宋明三国官方的移民政策让华夏的媒体一片叫好声,对此欧洲媒体及政府已经无语,谁让他们没有这样的本钱的,对此新欧罗巴的媒体也是一片赞扬,认为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推进,让欧洲大国的官方心中暗骂马屁精。西欧罗巴(北美东海岸,这也是欧洲大国纷纷登陆北美后的新称呼)则向自己国内呼吁,加大移民力度,要不假以时日,会被恢复国力的美国吞噬。这个建议很快被各国接受,并且警告美国,如果对本国的领土有非分之想,各国将把美国消灭、瓜分,美国官方赶紧表态美国将对欧洲各国持友好态度,绝不对各国领土有非分之想。

十国伐美战争结束后,华夏十国有九个国家得到亲王封国,因为兰芳是共和制,没有亲王,在美国战利品(设备及工业设施、以及资源)上兰芳享有优先权、并且美国赔款兰芳得到了5%的份额(扣除出兵国的军费开支,以及战利品的冲抵,尚有4亿唐元可以分配,这个份额可达2000万唐元),让兰芳非常满意。西俄以及哲国自高奋勇出兵,虽然他们掳去110万育龄妇女让华夏脸面无光,但也需要奖赏,在法国转让的象牙海岸得到了领土上的奖励,两国的土地面积从法律意义上扩大了4倍(之所以这么说,因为他们的实际控制面积比原先购买的多了一倍,但没有得到各个大国承认),分别达到了10.5万和11.5万km2,尚有10万km2的土地没有分配,两国试探性的问道如何分配时,宋国的回答就是另有安排,让他们不要多想,两国也就偃旗息鼓了。实际上两国已经很满意了,尤其是西俄,获得了大量白人妇女,可以让自己种族的颜色不至于变黑,并且领土得到增长,已经极好了,甚至国王伊万诺夫邪恶的想到,要是华夏再打俄罗斯的话,一定要冲锋在前,到时可以获得更多纯种的俄罗斯人补充,岂不美哉?至于打的是自己的母国,一点也不让伊万诺夫有什么顾虑。对于哲国来说,虽然没有华人妇女有些遗憾(除了黑种人以及落后的棕色种人之外,由于华夏的崛起,黄种人对自己的肤色很自豪,以黄种人为主的哲国人尤其如此),但白种女人也基本符合原华夏西北的回回的审美观,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原法国象牙海岸殖民地剩余的土地就是为通风报信有功的犹太人准备的,当这个消息传递给犹太人上层时,得知消息犹太人激动了。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国军队大举入侵,犹太国的首都耶路撒冷被攻陷,巴比伦国王命令将绝大多数犹太人掳到巴比伦做奴隶,史称“巴比伦之囚”,从此犹太国不复存在。犹太人被囚禁在巴比伦,受尽了奴役和磨难。60年后,波斯帝国征服了巴比伦。国王居鲁士下令释放了囚禁在巴比伦的犹太人,犹太人又重新回到了耶路撒冷。以后,灾难接二连三地降临到犹太人身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远征军先后开到这里,进行了几个世纪的残酷统治,犹太人像鱼肉一样任人宰割。公元66年,犹太人为反对罗马帝国的掠夺和赋税,掀起大规模的起义,史称“犹太战争”。战争持续了4年。公元70年,罗马大军攻陷耶路撒冷城,使整个城市淹没在血泊中。罗马士兵把成千上万的俘虏活活钉死在十字架上,因被害者太多,以至没有地方再立十字架。这场战争,有1100000犹太人被杀,另外还有97000多犹太人被当做奴隶卖掉,有的被送到矿山开矿,有的成了罗马斗兽场中的角斗士。犹太战争失败后,大批犹太人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从此流散到世界各地,成为没有祖国的民族。现在时隔1814年以后犹太人得以重新全族一起居住,2400年后重新立国,虽然不是在圣城耶路撒冷,有些小遗憾,但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族人能够在一块聚居,不再受人歧视,就是天大的造化了。

有了重新立国机会的犹太人非常珍惜这个机会,为了暂时不能移居自己国家的族人的安全,并且为了表面犹太人是知道感恩、懂得规矩的民族,犹太人代表大会通过鲁国、唐国向华夏开出了1000万唐元的高价购地款。华夏感到非常意外,非洲的土地当然不能同北美相比,为了维护两族的善意,华夏表示只需200万唐元即可,但犹太人代表大会表示,区区金钱不能表达犹太民族的感激之情,全族认为如果要不是需要建设国家需要金钱,还会开出更高的价格。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就是这样,当他认为价格不合适时,一方就会拼命压价,一方就会千方百计地抬高价格,经过双方来回拉锯,最后友好的以400万唐元的价格成交。但犹太人大会表示,计划花出的另外600万唐元计划用来雇佣华夏的商船,运送犹太移民,不够再加,并且犹太人需要建立军队、工业设施、道路、改造城市,一切所需均从华夏诸国购买,希望按照市场价交易。经过犹太人大会于唐宋明鲁四国商谈,最后确定整体费用高达4000万唐元,华夏诸国将在2年内为新生的犹太国运送300万移民,提供十五个团的武器装备,2艘轻巡洋舰,8艘驱逐舰,10艘巡逻艇,以及20艘巡逻飞艇,以及300万人一年的口粮以及必要的建筑材料、工业设施。

黄帝纪年4581年(公元1884年)4月12日,犹太人代表大会的代表与华夏联军的代表—鲁王傅士勤在鲁都曲阜秘密签订了一揽子协议,计划决定在5月1日开始实行,4月12日后世也被全球的犹太人视为重要节日,称为“重生节”,更被新生的以色列定为国庆节。以色列计划在半年内雇佣五个团的华夏军队维护前期新生国家的安全,待半年后华夏为以色列训练的军队成军后接过护国任务(事实上犹太人军队的训练、军官培养在年初就已开始,并且从华夏军队中抽调了420名犹太官兵,以加快以色列军队成军)。新生的以色列为共和制国家,表示共和传统来自华夏黄帝纪年1856年(公元前841年)的周召共和,而不是来自古罗马或者古希腊的共和制。以色列的建立,为犹太民族和华夏民族以后的永世友谊奠定了基础,犹太人与华夏关于价格太高屡次谈判也被两族传为美谈,成为犹太人用来反击欧洲国家关于犹太人吝啬、奸诈的有力武器。犹太人表示,虽然犹太人对于交易颇有心得,但那是对于与己相当或稍低的民族需要锱铢必较,但对于华夏这样的高贵种族不能如此做派,犹太人的这种说法更为自己收获了大量仇恨,也获得了华夏对其更进一步的认同,但在一战后,华夏的各种力量远远超过欧洲,所以犹太人也不把这种仇恨放在心上。

有了独立建国的机会,犹太人的热情很高,至6月底,雇佣的华夏军队以及第一批世界各地的犹太移民40万人已经抵达象牙海岸,亚穆苏克罗更名为新耶路撒冷,作为新生的以色列共和国的首都。在华夏军队的帮助下,犹太移民开始驱逐那些原住民,至于他们去哪里,犹太人就不关心了,实际上驱逐的主力是犹太人武装移民(装备了华夏军队淘汰的武器,对付原住民足够了),他们与西俄及哲国发生了多次冲突,但在华夏军队的斡旋下,没有出现大的篓子。

新生的以色列共和国为了表达对于华夏的善意,将汉语作为第二工作语言,地位等同于希伯来语,并一直孜孜不倦的要求进入华夏体系,并在近百年后成为现实(于黄帝纪年4672年(公元1975年)被华夏诸国联合会议接纳,晚了哲国10年,但早于西俄5年)。由于华夏文化的强势,希伯来语掌握的人越来越少,最后成为犹太历史学家、语言学家的专用工具,几乎退出了以色列工作语言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