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星球改造之华夏崛起
35840000000064

第64章 巴拿马运河事件

实际上对于从事大西洋、太平洋贸易的国家来说,巴拿马运河通航实在是地地道道的好事,行驶于美国东西海岸之间的船只,原先不得不绕道南美洲的合恩角(CapeHorn),使用巴拿马运河后可缩短航程约15,000公里(8,000海里)。由北美洲的一侧海岸至另一侧的南美洲港口也可节省航程多达6,500公里(3,500海里)。航行于欧洲与东亚或澳大利亚之间的船只经由该运河也可减少航程3,700公里(2,000海里)。

但对于美国这样一个有着全球霸权野心的北美大国而言,这条运河的便利且不说,单就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就让他们受不了了。要知道,为了这条运河,美国人可谓是殚精极虑,先是通过与英国签订的《彼得拉克-马利亚里诺条约》、美国和英国关于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通航运河的条约》,排除了英国独占运河的机会,又通过墨西哥签订《瓜达卢佩-伊达尔哥条约》,掌握了在特万特佩克地峡开凿运河的权力,1849年,又与尼加拉瓜签订《斯夸尔条约》,取得了开凿尼加拉瓜运河的特权。可以说,美国人的算盘打得很精,在自己没有能力开挖运河的时候,先把开挖的权利攥在手里再说,在面对不能匹敌的竞争者时,通过外交手段排除他们独占运河的权利(对于英国)。原来在内战结束后,美国正想与哥伦比亚签订一个租借运河区100年的新条约,谁知黄帝纪年4563年(公元1866年)唐国惩罚哥伦比亚的战争爆发,哥伦比亚脆败,使美国人的企图化为泡影。

在黄帝纪年4566年(公元1869年)运河开始开挖时,美国人多次自告奋勇,想要参加运河开挖,均被以唐国为首的三国置之不理。美国人当时考虑,我手里有与英国人签订的条约,有与哥伦比亚人签订的条约,各项规定均对我有利,到时凭着法理分一笔羹也好,也就没有多加纠缠。

由于主持运河开挖的高级水利工程师李继冰(高级生化人)的设计避免了原位面的诸多弊端,加上开挖时三国的装备技术水平远高于原位面中的美国,所以运河的各项指标均好于原位面中的运河。除了长度相仿外,宽度大大宽于原位面的运河,最窄处500米,最宽处1200米,航道深度在30米至50米之间,可以通行未来50万吨的巨型船只。

看着这些指标,拉瑟富德?B?海斯的眼都红了,立即安排国务卿威廉?马克西维尔?埃瓦特(WilliamMaxwellEvarts),立即与唐国礼部交涉,要求根据美国手中掌握的条约,要求享有与唐宋明三国一样的权利。

不要奇怪,美国人的想法有时就是这样异想天开。在他的力量足够时,别国签订的条约像屁一样,可以立即扔掉;在自己实力不如人时,就借助条约、法理,反正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实际上美国也是一个非常奇葩的国家,明明是用刺刀、火枪把印第安人从自己的土地上赶走,却说是为了宣扬上帝的光辉;明明喜欢强取豪夺,却要说是为了宣扬民主、自由。反正在他的认识里,我美国天生正义,你们就要听从我、服从我,要不你就是邪恶的,是需要被我正义的美国消灭的。

实际上此时的欧洲大国对于美国人的自说自话理也不理,就你一个乡巴佬的国家,还想与我们这些传承很久的大国平起平坐,做梦去吧。欧洲此时均是君主制国家,对于自己政体有威胁的美国很不感冒,特别是欧洲诸国的反政府分子大批的移民美国,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尤其是普法战争时法国驱逐的那些反政府分子大多数去了美国,连一直对其有好感的法国也不待见他了,更别说其他欧洲国家了。没有实力却自命不凡的乡巴佬,这是欧洲各国对美国看法的主流观点。在欧洲各国纷纷废除奴隶制,但美国的种植园还保留大批奴隶,更是加强了欧洲各国的恶感,而美国内战的残酷,更让这些欧洲国家给美国打上了野蛮的标签。

这样一个国家现在赶过来要求分享运河权利,怎么可能?在美国驻唐大使约翰.麦迪逊求见礼部尚书欧阳震(已升任内阁副相,仍兼礼部尚书)时,前驻法大使,现任侍郎杨宁接见了麦迪逊,回应的结果显而易见,归结到一句话,那就是:“一边玩去。”

美国国务卿威廉?马克西维尔?埃瓦特接到麦迪逊转达的唐国正式回复不敢怠慢,立即向总统拉瑟富德?B?海斯汇报,想起华夏诸国协助欧洲小国向非洲移民,断绝了美国的人力来源,还有自从三国出现后美国向欧洲出口的农产品、矿产大幅下滑,以至于内战后的恢复放慢,条条种种,好像这些华夏国家就像美国的克星一样,令海斯总统愤怒欲狂。不过作为一个在3月12日就要卸任的总统,海斯到没有昏了头,没有做出令候任总统詹姆斯?A?加菲尔德不满的出格行动,而是向其发出邀请,约其一块商议对于巴拿马运河的处置。

实际上海斯能够看出的问题加菲尔德当然也能看到,不过他更清楚美国实力的局限,作为将要在未来四年代表美国的候任总统,他需要做出的不是与唐国为首的华夏诸国交恶,而是在保障美国利益的前提下与华夏诸国打交道,所以他根本不打算趟这趟浑水。还有一个阴暗的原因就是,如果海斯做的不好,他可以补救,也是一个成绩;如果应对得力,他可以在此后享受成果,所以最后加菲尔德婉言谢绝了海斯的邀请。

拉瑟富德?B?海斯没有拉到詹姆斯?A?加菲尔德一块背黑锅,对于后者的滑头颇有微词,但也不能这么算了,毕竟是在自己任内受到了唐国的粗暴对待,所以必须有所反应,要不即使卸任后也会受到利益集团的排斥。可怎么办好呢?述诸武力是不要考虑的,法国、俄罗斯都比自己强大,也都弄得灰头土脸,更不要说要面对的是更强大的唐国了。那就柿子捡软的捏吧,先从曾与自己和英国签订过条约的哥伦比亚身上看看能不能拣点便宜再说吧,接着安排国务卿威廉?马克西维尔?埃瓦特照会哥伦比亚驻美大使,要求哥伦比亚做出解释,并赔偿美国没有得到巴拿马运河的损失。

海斯考虑的很好,离自己卸任不足两周了,即使唐国反应再快,到时自己就卸任了,应对也不是自己应对,而是继任总统詹姆斯?A?加菲尔德,这也算是对他不配合自己行动的小小惩罚。谁知刚过一周,3月7日,唐国舰队就已到达纽约外海,要求美国对于威胁哥伦比亚做出合理解释,要不就炮轰华兹沃斯堡、汉密尔顿堡、上纽约湾的克林顿堡,威廉斯堡,伍德堡,吉普森堡等要塞,接着就要登陆纽约,占领美国东海岸。

实际上在埃瓦特照会哥伦比亚驻美大使的当天,各驻美使馆就分别唐国驻美使馆和本国外交部,借助于三国铺设的海底电报线路,当晚唐国及华夏诸国就得到了消息。唐国礼部一方面安抚哥伦比亚,表示唐国绝不会坐视不问哥伦比亚的死活,一方面紧急与华夏诸国联系,准备威慑或者惩戒美国,紧急调动了正在大西洋的唐国齐国、赵国号战列舰以及正在大西洋郑国、秦国的明国和宋国两艘战列舰吴国号、越国号共计四艘战列舰(为三国新一代战列舰,满排26000吨,标排22400吨,主炮5座双联345火炮,航速23节)及十二艘巡洋舰(为三国新一代重巡洋舰,满排14500吨,标排11500吨,主炮为5座双联205火炮,航速30节,并且比其他各国的最快军舰快8-10节),赶赴美国纽约外海。

美国人被唐国为首的华夏的快速反应和不按照牌理出牌的行动吓得慌了手脚(每当遇到这样的外交纠纷,不是先扯几个月的蛋,然后再定战、和吗?他们的反应和部署能力也太快了吧?),海斯总统急招自己的内阁问计,国务卿威廉?马克西维尔?埃瓦特、财政部长约翰?舍曼、战争部长亚历山大?拉姆、司法部长查尔斯?德文斯、邮政部长霍勒斯?梅纳德、海军部长小内森?戈夫、内政部长卡尔?舒尔茨以及副总统威廉?A?惠勒一起出席内阁会议。

这几个不到一周就要卸任的大佬们牢骚满腹,眼看就要功成名返乡了,这时再招惹唐国为首的华夏,不是没事找事吗?一个应对不好,可是要影响自己的政治声誉的,你海斯当过一届总统了,我们还有进一步的雄心呢,这他妈的不是坑人吗?所以几位大佬纷纷建议,以交涉为主,拖过本届内阁卸任再说,这也正和海斯总统的意,会议决定委托国务卿威廉?马克西维尔?埃瓦特继续与唐国交涉,拖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