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星球改造之华夏崛起
35840000000016

第16章 华夏故国行

1865年10月15日,唐国战列舰秦国号在巡洋舰夷州号、梧州号的护航下来到上海外海,唐民院姚镇绪、宋国国子监教授苏有存、明国国子监教授郑天文随舰前往。在随行的英国人率领下进入黄浦江,因泊位有限,只好在江中驻泊。晚上,威妥玛爵士为三国代表及舰上军官举办了招待宴会。

宴会上,威妥玛爵士看到三国代表面色不悦,说道:“先生们,两江总督李先生(实际上是署理两江总督,他的实职是江苏巡抚)是一个开明的官员,他与你们的会面,会有一个良好的效果的。至于去南京,那个大舰恐怕有点风险,小点的那个也得在中心航道航行,我将派阿礼国先生陪同前往。”

姚镇绪:“多谢公使先生的安排,有劳阿礼国先生。”

阿礼国:“愿意为您效劳,先生。”

苏有存:“正清兄,子先兄,这位李大人虽然是进士出身,是我斯文一脉,但他当的是满清的官儿,恐怕不敢与我们会谈。”

姚镇绪:“焕文兄说的是,就怕这位李大人惧怕交接外藩,推而不见。”

阿礼国:“虽然我的话三位先生听起来不高兴,但我认为,有我陪同,李先生见也得见,不见也得见。”

郑天文:“阿礼国先生说的是,虽然这样对李大人不太礼貌,也就只能这样了。”

第二日早晨,三国人员乘坐巡洋舰夷州号前往南京,虽然夷州号速度较快,但是在内河航道,又兼是第一次在长江内航行,所以航行的并不快。在途中遇到上行的英国小火轮,通过阿礼国的随员与他沟通,由他前行前往通知南京,阿礼国先生前来与李鸿章大人会晤,请他先去通报。

下午六时许,夷州号到达南京下关码头,李鸿章幕僚周馥等在下关码头迎接。周馥上前与阿礼国见礼,道歉道:“大人在衙门尚有公务处理,未来亲迎阿礼国先生,还请见谅。”

阿礼国心情甚好,笑吟吟地道:“周先生不必客气,本人此次前来,受威妥玛爵士的委托,带几位朋友拜见李大人。打扰大人的公务,甚为抱歉。”此时姚镇绪、苏有存、郑天文已经下船,站立一旁。

阿礼国精通中国国情,对周馥道:“周先生,我就不为你介绍几位先生了,省得你担干系,待会李大人怪罪,全在本人身上。”

周馥道:“阿礼国先生客气了,大人得知先生到来,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怪罪。先生请,几位仁兄请。”

两江总督衙门,总督李鸿章在门外迎接:“阿礼国先生到来,鸿章不胜荣幸。请入内叙话。”

几人入座后,李鸿章看着几人身着古装,暗暗奇怪,正待发问,阿礼国说道:“李大人,本次我前来,为你介绍几位朋友。这几位是姚先生、苏先生、郑先生。”

姚镇绪:“华夏后人,海外唐国姚镇绪见过大人。”

苏有存:“华夏后人,海外宋国苏有存见过大人。”

郑天文:“华夏后人,海外明国郑天文见过大人。”

李鸿章惊疑不定,霍然站起:“是否现在海外各国传的沸沸扬扬的突然出现的唐、宋、明三国?这难道说是真的?”

姚镇绪:“李大人,海外传闻俱是真的,我族后人由于海底暗流限制,隔绝于世数百年到千年之久。但天佑华夏,3年前三国周边海底火山爆发,消除了海底暗流,才使得三国能够与外交流。因不知故国情形,所以三国先建立了海底电报线路,此后三国陛下安排有司会谈,一有结果,三国陛下心念故国,派我等前来故国,拜会故国大员。冒昧之处,李大人海涵。”

苏有存:“通过与欧洲各国的联系,才知现在华夏是当年女真后人在朝,令人唏嘘。但三国陛下认为,无论何人在朝,治下子民均为我华夏同族,血脉至亲不可断。望大人念在华夏一脉,上报中枢,为三国与故国建交、通商,以慰海外华夏后人念乡之苦。”

郑天文:“李大人不必疑虑,三国隔绝中原已久,虽然现在胡人当政,但三国陛下均言,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所以三国对中原绝无非分之想。只要胡人皇帝不断绝中原与三国交通,三国于愿已足。”

李鸿章面色不予,沉声道:“郑大人慎言,如今圣天子在朝,满汉一家,岂能以胡人当朝视之,此话休要再提。”

郑天文:“如此最好,天文莽撞了。”

一直坐在一旁没有发言的阿礼国说道:“李大人,恕我直言,现在在位的清国皇帝陛下还是个孩子,是不是圣明还有待观察。现在当政的是两位太后,对于三国与清国的建交、通商,大英帝国乐见其成。现在三国与欧洲各国的建交谈判正在伦敦进行,据我所知,清国所能提供的商品三国均能提供,相信你把这个消息上报贵国的中央政府,两位太后会做出明智的选择的。”

李鸿章:“果真如此,是鸿章孤陋寡闻了,多谢阿礼国先生提醒。玉山,你且去安排阿礼国先生就餐、歇息。我再与三位大人叙谈一下同族之宜。”

阿礼国当然不愿离开,但在了解了宋法、华秘之战的结果(此时明俄、华哥之战尚未发生),英国的对清政策已经发生了变化。既然与三国通商可以获得丰厚的利益,又何必在清国问题上刺激三国呢。虽然英国的实力在法国之上,更是远超秘鲁,但是好歹法兰西也是三国出现之前的世界第二海军,还是被三国实力最小的宋国干净利落的击败。至于秘鲁的灭亡,当然欧洲强国也可以做到,但绝不会如此游刃有余。作为一个盗商国家(实力强过对手就抢夺,当强盗或海盗,实力相当或实力弱于对手,就通商,这才是欧洲殖民者的作风。),即使最自大的精英人士,也不得不承认,三国任何一个国家的实力在英国或任何一个欧洲国家之上。所以在三国与欧洲国家谈判建交的关键环节,三国与清国的交往是英国或欧洲国家希望看到的,如果能把三国的精力全部甚至部分放在清国,才是最好的结果。现阶段欧洲需要三国的技术、商品,而三国要比清国更好打交道。更何况澳大利亚、南非、印度、加拿大真正在三国的嘴边,一旦与三国交恶,这些殖民地非常危险,所以在追赶上三国之前,尽力保留在清国的既得利益(必要时也可放弃),与三国交好是英国最新的外交准则。所以虽然不愿,也只能彬彬有礼的站起:“那么,我就不打扰几位先生的会谈了。有劳周先生了。”

周馥道:“阿礼国先生请。”

阿礼国在周馥的带领后走后,李鸿章:“刚才外人在场,不便深谈。现在请三位大人介绍一下三国情况,未请教三位大人职分、字号,鸿章失礼了。”

姚镇绪:“大人不提,我等也要向大人把我三国的详情仔细分说。刚才这个阿礼国没有一点眼神,介绍完还不退下,真是蛮夷之辈。大人,鄙人小字正清,现任唐国门下省民院委员,这位苏兄字焕文,郑兄字子先,两位兄台均为国子监教授。之所以委派我们三位前来,主要是三国陛下认为,清廷对我等华夏在外立国的态度未知,贸然前来,不知是福是祸,只能由我等无现任职务在身者探探路,失礼之处,大人莫怪。”

李鸿章:“三位仁兄莫要以大人相称了,鸿章草字少荃,我等以字号相称即可。”

姚镇绪:“少荃兄,如此我等撍越了。现在我等把三国详情向少荃兄详细分说。”

………

在三人的介绍过程中,李鸿章不断提出各种问题,过后不久招待完阿礼国的周馥过来招呼三人就餐,但进来之后听到四人的交谈忍不住加入进来,谈到精彩处,连吃饭都忘了。在听到宋法之战和华秘之战的过程、结果,令李鸿章、周馥二人大呼过瘾。待到四人肚子咕咕叫的时候,李鸿章才郝然道:“三位仁兄也饿了,鸿章忘形了,罪过!罪过!玉山,赶紧安排饭食。”

周馥道:“听大人与三位仁兄说的精彩,就忘了几位就餐的事了。罪在周某,这就安排。”

姚镇绪:“少荃兄、玉山兄均为至情至性之人,何罪之有。别说是两位兄台,就是敝国正丰陛下,见到宋明两国来使亦是失态,何况两位。”

草草就餐后,五人继续刚才的话题。不知不觉东方泛白,一夜就在五人的交谈中不知不觉的过去了。李鸿章眼中带着红丝,对三人道:“三位兄台先去歇息,鸿章这就起草奏章,玉山润色后送至恩师处(曾国藩),请他老人家副署,才够分量上奏。”

姚镇绪:“少荃兄,也不急这个一时三刻,还是休息一下为好。我等军舰、人员到来,如为城中满人大员得知,恐怕对少荃兄不利,还请小心。”

周馥道:“谅他不敢,如今英人、英舰在扬子江横冲直撞,他们也不敢说半个不字。怎么我族人前来就不可了?大人到时就说是周某带来的就是,他们能奈我何,大不了我随三位仁兄入海去我同族之国。”

姚镇绪:“怎能让玉山兄担此干系?如满人问起,推到我等身上就是,我等对我同族客气,不代表对他们客气。”

李鸿章:“玉山不必多言,在江陵城有鸿章在,轮不到满人大员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