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灵魂寄宿者
35789600000041

第41章 真的有效

被贝莱莱见方小凡向自己走来,赶紧站起回说:“午饭后觉得无聊,就出来散会儿步。小凡前辈怎么会来这儿的?”

“刚好在附近谈事情,就顺便过来看看你,不知道你的伤好了没有?”

方小凡如此说着,但要是没有心,就算再近再顺路也不会过来。

贝莱莱却觉得很开心,笑逐言开的举起自己的手说:“恢复良好。”

“看样子是好好了很多。”

方小凡微笑点着头,见她开朗如初,手上的伤也好得差不多,自己心情也变得更好,看着贝莱莱笑容更加深。

但贝莱莱本原本就有些大咧咧的,并没意出别的心思,只是觉得不能怠慢了方小凡,热心的邀请:

“我请小凡前辈喝咖啡吧,这小区附近有家不错的咖啡屋。”

“不了,我还有事。”

方小凡因为有事婉拒,但贝莱莱却不懂得隐藏心情,脸上失望的表情一览无余'哦'的一声又耷拉下了脑袋。

方小凡看她喜形于色,觉得贝莱莱性格真是很率真,不禁又多添了几分好感。

期间想到一个事儿,于是方小凡便告知说:

“再过一个星期,动漫展就要开始了,你到时候也过去看看热闹。”

“好呀好呀,我正好过去帮忙,发宣传单什么的。”

贝莱莱一下又来了兴趣,本来都差点忘记了这件事,不过现在方向还对自己提出邀请,她自然是一半高兴、一半又热心地想过去管帮忙。

“你能来我就很高兴了,这段期间,你帮了工作室不少忙。”

方小凡倒是也还很客气,不过说却都是真心话。

贝莱莱被说的有些不好意思,摸着自己的脑袋羞涩回答:“那是因为我喜欢动漫,正好对服装也有兴趣,能帮上忙就最好。”

“嗯,咱们都是以兴趣爱好成事业,所以格外珍惜。”方小凡也顺着她的话说,但其实这个共同爱好也是拉近他们的桥梁。

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总比应对那些对动漫事业有偏见的人来的舒服,有共同的话题可以聊。

贝莱莱也是拼命点头赞同,看着方小凡傻笑,不过很快方小凡就告辞道:

“我有事先走了,照顾好自己,到时记得来。”转身前方小凡又加了一句:“对了,下回我请你喝咖啡。”

“嗯,到时见。”

贝莱莱脸上挂着大大的笑容与他挥手告别,看着他挺拔精瘦的背影,却觉得很高大安全,多想有一天能靠在这样的温暖背上,说着他们共有的话题,郎情妾意的该多好,于是贝莱莱花痴了。

但很快贝莱莱就从幻想中被召回,被莱莱的手机响起,看了一眼就撇着嘴挂掉。

接着她就回去社区医院,刚到门口,贝妈就板着脸训问:

“又去哪儿了?”

“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出门散步也要管呐。”贝莱莱脾气本来就比较倔,郁闷的发完脾气,就自顾自进门去。

贝妈气恼地想过去再训斥几句,却被贝爸拦下劝道:

“别念叨莱莱了,这不是没事回来了吗。”

“我还不是担心她呀。你也是的,以前纵容她也就算了,可眼下是什么情况,你还一味的惯着她。”

但贝爸正好只撞到枪口上,又被贝妈叱问了一番,还惹来她白眼,觉得都是贝爸平时太娇纵溺爱贝莱莱,但眼前可不能,但眼下可跟从前一样了,得管束住贝莱莱才能放心。

“我这不是纵容,是不想给拿莱莱压力。”爸爸也辩驳,但被妈其实能就这么妥协,本想与之争辩,但患者却上门了,叫着贝爸道:

“贝医生。”

“张阿姨来啦,今天怎么没去接孙子啊。”

被妈熟络的与她说话,其实也是熟人,没事经常能看见她往来,有时会过来这里坐坐,但今天查里张阿姨却是看病来的。

“今天感冒头痛,就让我老伴一个人去接了。”张阿姨解释原由。

“哦,那过来先量个体温吧!莱莱给张阿姨量体温。”

见她是来看病呗吧,就请他进去,还吩咐贝莱莱给她量体温。

贝莱莱去拿电子体温计,张阿姨就笑着问她:“小妹最近手好利索啦。”

“嗯,快好了,重活不能做,只能做些轻的。”

贝莱莱回答着张阿姨的话,不料却被反驳:

“小妹真会说笑,住社区医院里哪有重活啊。像小妹一样呆在父母身边帮忙,贝医生天天能看到女儿,多少人羡慕不来呀。像我儿子在外地上班,跟过去也住不习惯,一个月只能回来看我们和孩子几次,都不知道多辛苦,孙子跟爸妈都不亲了,到时跟我们两个老人家亲热。”

“是啊,可莱莱却不懂得珍惜。”贝妈见张阿姨说了自己心里话,别提多附和了,医院里还有几个在挂水的大爷大妈,也都是持赞同观点。

而贝莱莱却不这么想,虽然不赞同但也没与之辩驳,因为她明白,一个人一张嘴,是辨不赢悠悠众口,因为众口铄金压死人呐。

“量好了,有一点低烧。”

贝莱莱帮张阿姨好体温,贝爸就开始问诊,好不容易清静了几分钟,开药期间就又听张阿姨聊起来:

“有的人、一有头疼脑热就就往大医院跑,人挤人、人等人的,还是来社区医院方便,贝医生医术又好、开药吃了立竿见影。”

“小病小痛,还是来这里最好,有些药也能报销,还很方便。”

有的人很认同,大病小病都往医院跑,那还真是不堪负荷,所以医院资源才吃紧。

“现在国家也提倡,小病来社区医院。”贝爸开完单子也加入了进来。

贝莱莱整天听也不以为意,反正充耳不闻让他们闲聊去,自己则是坐下发呆。

其中一个挂盐水的病人。又将话题扯远:

“有些病,去了大医院也不等于有也不顶用。就说前些日子,我一个亲戚生病,怎么看都看不好,最后还是给神婆驱邪驱鬼,还真就好了。你们说,现在的年代虽然都讲科学,但中华几千年留下的一些传统,还是有些道理的。”

“有些东西是不得不信的,就说外国人还不是信他们的神仙。”

有人也应和着。看起来热闹讨论的好不热闹,连贝妈也被那人的话说动了心,慢慢凑过去,半猜半疑的询问:

“你那亲戚最后真的有效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