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闺锦
3575400000006

第6章 受邀

转眼过了五六日,老宅内风平浪静。

每日里赵家姐妹除了往寿安堂请安,陪老夫人聊天吃饭之类的,鲜少与五娘、六娘来往,倒是赵婵娟有两次带着丫头往府外去,过后门口当差的婆子就来告诉五娘领赏。

不止孟六娘暗暗焦急,五娘也在奇怪,怎么这次过来,赵婵娟这么安静?

简直不合常理。

本来她还做好了一场硬仗的准备呢!

五娘伏在桌案前,容色沉静,信手将最后一朵梅花了了两笔勾勒上,雪中墨梅独芳,傲雪凌霜,整幅画立添风骨。

搁了笔,揉揉有些酸疼的手腕,让辛夷将新画好的仕女赏梅图拿到琴室去。

桂枝捧来酸梅汁,五娘刚喝了一口,就听门外有人传话,说是老夫人请四位姑娘过去寿安堂。

“祖母”,五娘稍稍收拾了一下,便往寿安堂这边儿来了,进门一瞅,是第一个到的,不由笑眯眯的道,“这两天的天气愈发热了,刚才桂枝新做好了酸梅汤,我让她装上些拿过来了,祖母要不要尝尝?”

“五娘来了,”孟老夫人微笑着放下手中的帖子,指了指旁边早已摆好的绣墩,“先坐下,”又吩咐徐妈妈去拿碗匙:“五娘既是拿来了,咱们尝尝。”

徐妈妈笑道:“上次刘大夫诊完脉,说老夫人脾胃弱,这酸梅汤是五姑娘孝心,但老夫人也是不能多喝。”

孟老夫人笑着嗔骂了一句:“人老了,真是什么都吃不得了!”

“祖母哪里老了!”五娘让桂枝将食盒递给徐妈妈,就坐在了绣墩上,“听说之前西越那里有位福寿老人,一直活到一百三十多岁方辞世,祖母定会比他活的更久的!”

“那不成了老妖怪了?”孟老夫人被逗得哈哈一笑,“祖母可不指望能活这么久,只要能看着五娘成亲生子就行了!”

“只是呀,还不知道咱们五娘将来会喜欢什么样的儿郎……”老夫人唏嘘长叹,只觉得任重道远,在她心里,都没有几个能配的上她的五娘呢!

不过再一寻思,近年大卫朝有许多名门儿郎崛起,寒门子弟中也不乏有卓姿出众之辈,花上几年,还愁不能替五娘找到一个顺心如意的吗?

五娘一时被打趣的羞恼垂下了头。

没一会儿,六娘和赵家姐妹都到了,老夫人待几人坐好,就慢条斯理的说起了正事。

“下个月十三,知府陈大人的母亲过六十大寿,陈夫人有意请禹州城内的几家小姐过府做客,热闹热闹,也让陈老太太高兴一下。”

孟六娘精神一振,本是落在赵婵娟身上的注意力,顿时被老夫人的话吸引了过来,而赵婵娟更是双眸发亮,兴奋的紧紧盯着老夫人手边儿的帖子。

知府夫人的帖子?

之前她带着丫头出府两次,几乎打听了半个禹州城的事,都没有什么头绪,差不多都要绝望了。

没想到,今天却突然有这么大的馅饼从天而降!

倒是赵清媛,表情只是微微动了一下。

孟老夫人神色温和,侧头吩咐徐妈妈将帖子呈给四个姑娘看一下。

“陈夫人最是注重礼数规矩,清媛我放心,五娘近来也长进许多,六娘和婵娟你们俩,这半个月要好好随着庆姑姑学,以免到时候失仪闹了笑话。”

说着话的时候,从右边的帘子后走出一个神色端谨的妇人,四十多岁的年纪,圆脸盘,唇薄,一双眼睛却很大,此刻只是肃着一张脸不置一词,就让五娘她们忍不住脊背挺直,端端正正的坐好。

孟老夫人显然对庆姑姑的出场造成的效果很满意。

“庆姑姑是我从凤阳女学请来的,不止对各家礼仪娴熟,琴棋书画皆有涉猎,之后的半个月,上、下午各一个时辰跟庆姑姑学规矩,若是有其他的也可向她求教,切不可对庆姑姑无礼。”

孟老夫人叮嘱完,又向庆姑姑道,“这半个月就要多劳烦姑姑了。”

庆姑姑蹲身施礼,微笑着谦和称了声“不敢当老夫人谢,老身定尽心尽力”,动作举止行云流水,裙裾稳稳不动,五娘四人叹为观止。

过后四位姑娘向庆姑姑齐齐施礼,老夫人又说了明儿上午让城东绣庄的人过来量尺寸,嘱咐了几声,就让一屋子的人都回去了。

至于陈老夫人寿宴的贺礼,孟老夫人只提了一句,“可以不出挑,却绝不能失礼,有违身份”。

赵清媛一路上若有所思。

赵婵娟蹦蹦跳跳的,半天嘴上的话没停,最后察觉到姐姐压根儿没注意听,不由恼怒的伸手一推她。

“姐姐你想什么呢!”

赵清媛正沉浸在思绪中,被赵婵娟一惊,转头瞪了她一眼,提袖快走数步回了松香阁。

赵婵娟在后边儿嘟嘟哝哝的追赶。

等她回到了松香阁,赵清媛已是安安稳稳的坐在桌前,支着脑袋往她身上看。

赵婵娟被盯得发毛。

一会儿后,赵清媛收回目光,招手让她过来坐下,“想来你也想到了,陈老太太的寿宴是一个机会。”

赵婵娟眉眼生光的点头,何止是一个机会,只要她在寿宴中大大出彩,甚至一枝独秀,说不定就能嫁入知府府,从而一步登天,她可是前两天就打听到,知府大人的三个儿子都没有定亲呢!

赵清媛只消一眼,就能看出赵婵娟打的什么主意。

不外乎直上青云,一步登天之类的,从小这个妹妹的心思就没有变过,争强好胜,比起以前的五娘都要心思多,偏偏自己本身却没有什么本事!

赵清媛叹了口气。

她说的“机会”显然同赵婵娟所想得“机会”完全不同。

陈夫人既是想请各府小姐做客,说不定也真存有几分挑选儿媳妇的念头,但单凭她们赵家现在的商户地位,再是出彩又如何,大抵也入不得陈夫人的眼。

正室不够格,仅仅妾室的话,赵婵娟又心高气傲。

“到时候禹州城内各家小姐差不多都会参加,你万不能与人生出不快,倘若真受了什么委屈,也须得忍住。”

想了想,赵清媛还是没将心里的心思说出口。

这边厢松香园里赵清媛和赵婵娟各有心思。

那边厢,西苑远山阁内,也有母女两个正在又喜又愁,柳姨娘在内室里边儿接连翻了好几个箱子,甚至连当年三爷送给她压箱底的东西都拿了出来,还是没找到适合做贺礼的。

其中最珍贵的就是一套红宝石头面,是当初怀六娘时,三夫人赏给她的,想到这儿,柳姨娘偷偷看了眼女儿六娘,心里又不免感伤。

都说酸儿辣女,怀的时候她独喜酸,孟家请来安胎的大夫也说是儿子,结果生出来一看,却是猫儿般的女孩儿。

她那时自然是说不上的失望,后来也几次寻机会想要再怀一胎,偏不信生不出儿子来。

但是三老爷和三夫人一直很是恩爱,就像戏文里的说的,举案齐眉。

柳姨娘时常看见老爷一手揽着夫人肩膀,另一手则握着眉笔,满是眷恋的,细细的为倚在妆案前的妻子描眉,漆黑如墨的瞳仁内,似乎有着能使所有东西都沉浸进去的温柔。

每每这时,柳姨娘都又羡又嫉。

而此刻抚摸着手中的红宝石头面,柳姨娘多年来都不减美艳的脸庞上,却微微翘起了嘴角。

再是恩爱又能怎样呢?

还不是都被阎王爷请了去。

她又想起当年三夫人那丰厚的陪嫁,渐渐眼热起来,心里按捺不住的蠢蠢欲动,那些店铺田产银钱,到最后还不一定是谁的呢!

柳姨娘转回念头,看见女儿仍旧烦恼的坐在那里。

“我记得还在京都时,听说广宁侯府的老夫人过八十大寿,有位祝家小姐绣了八十八个寿字的瑞纹绣,八十八个字的字法皆是不同,祝小姐在筵席中献上去后,众人称颂,一夜之间,名满都城。”

忆起往事,柳姨娘将红宝石头面收进原来的箱子,锁好后坐到六娘身边儿。

“可惜下月十三就是寿宴,二十天的时间,寻六十种不同的字体都很困难,更别说还要绣出来了。”

柳姨娘遗憾的叹了叹气。

听到这里,六娘却灵机一动,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拍掌按在桌上,兴奋道:“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