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闺锦
3575400000029

第29章 再邀

不过辛夷也只是稍稍愣了下,便笑着应了一声,一边儿向书房里走,一边儿卷着腕上的袖子。

她今天穿了件水绿色的对襟袖衣,端茶送水时还不觉得,这会儿要拾笔写字,就觉出两分的不方便来。

桂枝睁大了眼睛,好奇的跟了过去。

虽然都是一等丫鬟,五娘平日里写字作画时也有意让二人跟在身畔。但数日过去,桂枝也不过是识得几个字,一落笔就成了鬼画符;辛夷在这方面显然有些天分,字写的虽称不上好看,但却是一笔一划写的也算规整。

收回视线,五娘陷入思绪中。

因为前世的记忆,她知道这个纪全是可靠的,为人聪明又有手段,在五娘那一段时间的困境时,也是辛夷举荐了他,但后来当她摆脱困境,欲向他重金道谢时,纪全又没了踪影。

后来她也有问过辛夷,辛夷也说不知道哪里去了。

晌午过后,当五娘睡了午觉起来时,信已经由后门送了出去。

桂枝伺候着她洗漱更衣,听外面的小丫头隔着一道玉珠帘子在回话,“……是陈老夫人让人送来的帖子,日子定在九月初七。”

“咱们府里的姑娘只请了我一个?”

五娘蹙了蹙眉,低头摸着腰间的坠珠流苏思索了一会儿,又问她,“那别家呢?”

小丫头未有停顿,清清脆脆的又屈膝答道:“来送信的人说了,除了五姑娘,还有叶家的娴姑娘,九月初七就只邀了两位姑娘。”

辛夷在旁边松了一口气,笑道:“想来是陈老夫人想要答谢叶姑娘,又觉得单邀叶姑娘一人不好,所以就也给姑娘下了帖子,好到时候与叶姑娘作伴呢!”

五娘也释然。

虽然她现在对陈府隐约会生出几分望而却步的直觉。

她想起那一晚的生死关头,想到娴娘的利剑寒锋,想到灰衣人凶神恶煞……也想到了湖畔时看到的那青衣书生。

灰衣人已死,不知陈知府有没有抓到青衣书生。

若是没有抓到……

五娘面露沉思。

心里到底总是有种忐忑不安的感觉。

不过,今天是八月二十一,至九月初七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

到那时候,陈府的事情也应是解决的差不多了。

…………

第二天,五娘来到寿安堂,和孟老夫人说起这件事,“说是邀请了我和娴娘,大抵到时候我便是陪客……”

孟老夫人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发:“陈家定这个日子,也是想到那时候禹州城该平静一些了。”

让徐妈妈上了壶茶过来,又让屋里伺候的人都出去后,便和她说起当年的一些事。

“……当时也都是年少不知事的年纪,那霍家郎君生的又是丰神俊朗,仪表不凡,我和她自然谁都不甘心服输,只不过斗来斗去,最后却便宜了别人!……”

五娘听得忍俊不禁,憋得小脸都红通通的。

孟老夫人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

五娘急忙敛笑正色,摆出一副十足乖巧的模样,双手捧着沏好的茶递了过去,娇俏的小脸儿上露出讨喜的笑容来,“祖母您继续说,孙女听着呢。”

实在没想到,祖母和陈老夫人的过往心结竟然是这个!

想来这些年她们心里都是有些别扭的,只是陈老夫人既然先下了帖子来,显然是有意化解。

祖母闻音知雅,自然也顺着下坡。

孟老夫人重重的咳了一声,故意板着脸道:“不过都是年纪轻不懂事罢了!等后来各自都嫁了人,却又都不好意思先低头,这一过就是这么多年……”

说到最后,语气夹杂着淡淡的感慨。

五娘抬头望去,孟老夫人面容慈和,眼神并不是许多老人家那样的浑浊,而是极为清明,仿佛一个人心里的任何晦暗污秽,都能被她轻易的看个一清二楚。

孟老夫人这时又笑了起来。

五娘不明所以。

“上一次筵席上,她曾问过我两句你这丫头可曾定过亲……”孟老夫人接过茶盅,慢慢饮了口茶,再抬头时,恰好将对面五娘一脸的震惊和诧异收入眼底。

明亮的屋子里,对面的小姑娘正被震得表情呆呆地坐在一方杌子上,肤色白皙细腻,杏眼明仁,五官虽是还未完全长开,却已经很是娇艳明丽,恍如一块上好的美玉,逐渐开始展现出它的夺目之彩。

五娘觉得她的三魂七魄,被孟老夫人的一句话吓得瞬间跑了一魂一魄。

她顷刻涨红了脸。

孟老夫人就嗔笑道:“不过是随口问了一两句……不过虽然我未曾看见陈家的大郎和二郎,但只看那陈三郎,虽是庶子却是举止不俗,守礼知仪,听说课业在云山书院里也是数一数二的,陈家的家风可见一斑。”

五娘拉着孟老夫人袖子,不红意思的道:“孙女现在还小,而且还想多陪祖母几年呢!而且上面还有那么多的堂哥堂姐没有成亲,哪里这么快就到我了。”

孟老夫人闻言一怔。

五娘这才察觉有些失言,不禁暗暗后悔。

孟老夫人带着她们三房在禹州这里一住多年,对京都里大房二房自然挂念,要不然后来也不会因着两封信就带着她们返京了。

而五娘想到京都里的那一团乱麻般的关系,就不觉头疼起来。

如果可能的话,她是希望永远不去京都的!

对她来说,那里是天堂也是地狱,她风光过,更也有落魄不堪的时候。

因想起京都的事,孟老夫人显然没有了多少谈兴,她又嘱咐五娘两句,便让她回东苑。

只是五娘还未走到门口,就有当值的小丫头撩帘进来禀话,说是江家姑娘和陈大人家的二姑娘正在府外面。

五娘的目中闪过一丝讶然。

陈家的帖子昨天刚送过来,怎么今天陈二姑娘就来孟家了?

还有这个江家姑娘……倘若她没有记错,应该是寿辰当日,在席间与六娘相谈甚欢的那位。

孟家老宅位于禹州城东,出了拐角不远,就是禹州城最热闹的三条长街之一的长平街,平日里来来往往的人自然不少。

五娘领着徐妈妈还有四个小丫头跨出黑油大门,便看见阶下并排停着两个青底翠纹的轿子,轿子两侧站着八个丫鬟婆子。

这会儿见五娘领着人出来了,站在最靠近轿门的那个长脸嬷嬷便低头向轿子里说了声。

靠近石阶的那顶轿帘,当先被人从里边儿掀开。

水红色刻丝并蒂莲袖衫,白底梅纹的石榴裙,头上戴着蕉叶碧玲珑的翡翠流苏,容貌娇俏,看人的笑容朝气活泼,赫然便是陈府的二姑娘,陈玉。

*************************************************

好不容易才登上后台!T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