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闺锦
3575400000015

第15章 难堪

一时之间,各种纷绪杂乱涌上心头,五娘心里乱糟糟的,但再一抬头时,发现祖母和陈老夫人两人的面上皆是眉开眼笑的模样,又觉得是她自己想太多了。

忍不住又偏头往六娘那桌瞧了眼。

六娘正笑容甜美的和旁边那位顶不过十一二岁,头戴点翠明蓝钗的小姑娘聊在一起。

再一想,祖母她们是旧相识也好,是之前互相有心结也好,总之现在两人是高高兴兴的坐在一起,以前的事又有什么好多虑的呢。

五娘放下心来。

此刻正是时值正午,烈阳高高的悬在空中,只是这牡丹厅四周都栽着浓密茂盛的树木,环环绿荫遮盖,阳光透过丝丝缕缕的叶间缝隙,一点一点的铺进屋里,已经没有了那种恼人的燥热感。

四个方向的窗户也是全都敞开的,若是竖耳细听,甚至还能听到有隐约的朗声阔论自东面飘进来。

东面便是招待男客的临苍堂。

五娘收回瞧向东面的目光,朝着对面望去,她这一桌共坐了七位小姐。除却她,陈芸和陈玉,坐在五娘斜对面的顾宁宁,还有两位分别是姓郑和姚的小姐,最后一个就是如坐针毡的于知秀了。

其间并没有瞧见叶娴。

刚才落座前,五娘也寻机与顾宁宁打过招呼说了几句话,顾府的人来的早一些,顾宁宁却是也没发现叶娴的踪影。

难道是没有来?

心底装着疑问,五娘的精神自然是有些集中不起来了,一时没有听清坐在她身侧的郑小姐的话,待回过神,赧然的又问了一次,才不好意思的笑道:“……是呀,就是在城南新开的银楼里定制的,我们府里绘好了式样,然后将图纸送去了那里……”想了想,又开口,“店里的首席师傅姓周,手艺很好,郑小姐若是有兴趣,不妨就去那家店里看看。”

小姑娘家只要打开了话题,彼此有了说话的兴头,不消片刻就能熟悉起来,但此刻碍着是在寿宴里,嗓音都压得低低的。

郑小姐个子不高,穿着身茜红色锦罗裙,长得十分娇小玲珑,脸上甚至还有些婴儿肥。

她一直挂着笑容,等认真听完五娘的话后,笑眯眯的道:“其实本打算开业当天就去瞧瞧的,只是不巧出了些事,没去成,这会儿听孟小姐你一说,我又有些坐不住了……”

话声停了好一会儿,郑小姐有些不好意思的小声道:“刚才听你说,式样是你们府里绘的……那能不能借给我瞧一瞧呀……”粉腮上飞了抹红团,“……孟小姐若是觉得唐突,当我没说过就好。”

大卫朝的首饰业有条非明文行规,若是打造样式非本店所创,除了主人外,店内不得妄自再行制作,除非店里将图样儿买下来。

而想当然的,以孟家的门第,怎么可能将图样卖了。

这倒是没什么,五娘想了想就爽快的答应了:“等哪天你派个人往我们府来一趟好了,就在城东过了长平街那里……”

这些大多都是以后大卫朝会流行的衣饰样式,她也没必要隐瞒,以此来追求什么独一无二的。

郑小姐松口气,抿嘴儿笑道:“这倒不用,现在八月中旬了,再过半个月左右,我们府里会办螃蟹宴,到时候我给孟小姐下帖子。”

五娘想了想,估计到时候不会有什么事,自是笑应了下来。

对面的顾宁宁举着筷子,忙不迭的插嘴快声道,“算上我,”又有些抱怨的嘟哝:“好啊,郑七和孟五你们俩这会儿认识了,就将我抛在了脑后对不对?”郑小姐在府中行七,是郑夫人的幺女,上面还有个嫡出姐姐,早两年就已经出嫁了。

顾宁宁一番嗔闹的话说得明朗又活泼,三人又是一起笑起来,其间只有那位姚小姐一言不发,但是她也好像不以为意,丝毫没有掺进来的打算。

没一会儿,陈二小姐抱着一把古琴“笃笃笃”的上了二楼,青衣丫鬟跟在后边儿。

这主仆二人的神色看起来却都有些古怪,青袄丫鬟难掩慌乱,陈玉娇俏的脸上却是红晕未褪,又是隐隐的怒火濒发的模样。

陈夫人的心口本就担忧的“砰砰”直跳,她一直注意着楼梯方向,在看见幺女的表情时,先是一怔,紧跟着却是脸色大变,飞快的将陈玉全身上下打量了一下,再无异样。

但是她心思更是沉重起来。

陈芸嘴角一翘,微微笑了笑。

正值妙龄的少女,彷如含苞待放的花蕾,美丽而又青涩,她将陈夫人以及妹妹陈玉的神色都收入眼帘内,浓密的睫毛似有趣味的眨了眨,扭身坐回了原本的席位上。

五娘三人连同姚小姐的目光,又都悄然移动到摆置在长案上的绿陵古琴上。

旁人没有注意,她们这些坐在同一席桌上的,怎么可能没看见陈芸对陈玉的小声低语。

陈玉主动要求去拿绿陵琴来,显而易见是陈芸的主意。

那陈芸到底打的是什么念头?

从牡丹厅到书斋来回的途中,又发生了什么?

牡丹厅内逐渐安静下来。

一室的敞阔明亮,偶尔一点灰尘,在铺洒进来的阳光下也是无所遁形,而耳畔只有外面风吹过树叶缝隙时飘进来的簌簌声。

升平郡主扬了扬下颚,脖颈修长又优美,她似笑非笑道:“既是琴拿来了,于小姐就给我们小露一手好了,也能让本郡主看看禹州城的闺中小姐们的风姿。”

于知秀牙根紧咬,又畏又气的手脚冰凉,若是一会儿出了什么差错,日后她还不得被那些牙尖嘴利的臭丫头嘲笑死!

惴惴难安的在坐在半高的杌子上,于知秀刚才就挑好了曲子,是天闻阁琴谱中的一段,起承转合间的柔婉清越,与绿陵琴的飘逸声韵很是相合。

琴音很流畅,可是于知秀的脸色却越来越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