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闺锦
3575400000010

第10章 闹事

赵婵娟带着嘲讽的话还没说尽,就被赵清媛握住胳膊用力扯了一下。

“婵娟妹妹这会儿是在替我担心?”五娘弯弯眸,似是惊讶的自若道,“倒不如趁现在还未到陈府,想想该如何行事,庆姑姑可是提起过,参加的许多夫人,都是颇为看重规矩。”

“五娘说的对,”赵清媛清凌凌的目光落在六娘身上片刻,心中有恼,待转开后冲五娘淡笑道,“婵娟年纪小,许多事并不懂,今天陈府内还请五娘多多看照提点。”

年纪小,也不过与五娘几个月之差而已。

心知赵清媛的意思,五娘笑而不语,又不动声色的转头看了眼煽风点火的六娘。

六娘镇定道:“妹妹刚才见到马车上的于家徽记,一时有些欣喜,贸然开口引起姐姐们的不快,是妹妹的错。”

说完后,满是歉意的垂下头。

五娘笑着拉过她的手:“妹妹说的哪里话,祖母最常教导咱们的,不就是姊妹友爱和睦。”

因被赵清媛眼神阻止,赵婵娟脸色不郁,几次想要开口嘲讽,都硬生生的忍了下去。

姐姐竟然还让五娘看照提点她?

是提点她打架,还是提点她怎么才能丢人现眼?

赵婵娟轻轻哼了一声,翻了个白眼,侧身转到马车壁帘左侧,注意力全放到外边儿的喧闹街景上。

五娘松开手,六娘僵着的嘴角这才缓了缓。

说心里话,六娘觉得五娘近来尤其奇怪,而这种奇怪,让她渐渐有了不安的感觉,不像以前那样事事成竹在胸。

老夫人已经明显被五娘虚伪作假的表现迷住了眼睛,对六娘来说,现在迫切的需要找另一个倚仗,能让她继续在孟府里不被小视的靠山。

途中四人再未说话,一直到马车绕过淮宁街坊市,便是到了城西的陈府,五娘有些好奇的掀开帘子飞快瞧了眼,不由咂舌。这自然不能同上一世在京都各府参加的,抑或看见听说过得豪华宴会相比,但在这禹州城内,今天的寿宴怕也是头一份儿。

只见宽敞的陈府大门石阶前,浩浩荡荡的停着数十辆马车,更不用说挤在拐角尚进不得来的那些。

青帷缎顶的式样占了大半,可见来的书香人家委实不少。

毕竟大卫朝什么阶层用什么式样的马车,穿什么衣服,什么规格的出行排场等,潜移默化中都形成了独特的规矩。

孟家的马车来时是停在中间靠后的位置,然后随着前面的马车,缓缓向前移动。

五娘觉着,这速度比乌龟爬行也快不了多少。

在过了差不多两盏茶的时候,马车似乎是慢慢停止了前进,外面顷刻传来一道似是因长久说话而显得略有些粗哑的问安声。

“陈五见过孟老夫人,劳老夫人等候这么久,今日府里客多,若有招待不周之处,还请老夫人和几位姑娘海涵。”

“陈管家客气了。”孟老夫人由徐妈妈搀着出车,温和道,“家里的几位姑娘平日都是拘在府里,此等场面见得不多,今日行止万一有不是之处,还得请贵府多担待。”

陈五捋了捋半长胡须,笑呵呵拱手客气道,“哪里,哪里”,说着话,侧身抬手指了指旁边一脸伶俐的小厮,“天热,日头又毒,快引孟老夫人和小姐们去牡丹厅。”

双方又客气了几句,孟老夫人向后面看了一眼,见五娘四人都安安分分的跟在后边儿,满意的点点头。

陈府老爷为官数十年,而今官至四品知府,在这禹州城内一言九鼎,府邸自然也是格外气派,上过八层台阶,过正门前两侧的雄伟石狮,孟家一行人随着小厮引路便慢慢入了陈府。

外面屏障的高高灰瓦粉墙内,只消迈入黑油大门,入目的便是绿柳飞绦又抽新条,假石层叠堆积,或是山状,或是兽形,嶙峋别致,栩栩如生,除却孟老夫人和五娘,其他人皆是看的目瞪口呆。

纵使是淡定如赵清媛,也是小小吃了一惊。

老夫人是见多识广,比陈府更轩峻多丽抑或玲珑秀致的府邸,她也见过许多,倒是五娘——难为小小年纪,突入此般府邸,竟是平静如初。

孟老夫人觉得更满意了。

而赵婵娟却被满眼的轩丽震得回不过神。

赵家是商户,有些东西自是商人摆不得用不到的;而陈府却不同,陈老爷可是响当当的四品大员,禹州城的第一把手。

六娘则是更坚定了之前的主意,想要再寻倚仗,今天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孟家人不紧不慢的走,来往有不少丫鬟婆子,皆是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见客便齐笑着屈膝行礼,规矩周全。

五娘四人皆默记着当日庆姑姑所教,迈步稳稳,细腰袅娜。

只是在即将绕过这假山石时,身后由远及近的一阵吵嚷喧闹声,似有女子拔高的呵斥吵闹声,娇娇脆脆。

孟老夫人本不欲理会,这是在陈府,自有陈家人出来处理,更何况,禹州城内又有谁敢在知府门前生事胡闹。

倘若她们贸贸然的围观看热闹,说不定反会落得个喜欢搀热闹的名声。。

她们不理,却不代表前面引路的陈府小厮也会听而不闻。

其实五娘她们也很是好奇的厉害,半大的孩子,哪有不喜欢热闹的,此刻见小厮停了脚步,一脸担心往黑油大门那里踮脚望,孟家众人也自然而然的随着停下来回身看去。

只见隔得并不远的大门前,一华服少女,容貌绮丽无双,浑身珠钗玉嬛,整个人贵气又娇柔。

但少女此刻的言行举止,却好似与娇柔两个字丝毫不沾边儿,她长眉高高的挑起,笑容灿烂,却隐隐透着让人难以逼近的阴霾,而右手中则是握着一条金银丝交互缠绕的长马鞭,马鞭尾部垂在一同是锦衣玉绶的少年前,少年后边也护着一名满脸惊惶的少女。

双方正对峙着。

陈府的管家陈五,此刻正急得团团转,离着三人几步远却丝毫不敢上前规劝,甚至还在不停的举袖擦汗,往府里的方向看着,以等着主人来救场。

这般情势,显见闹事人的身份极高。

五娘站在原地,远远看着大门处的闹剧,心里却是大吃一惊,升平郡主为何会来禹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