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竹君清绝润于玉
35736800000085

第85章 东京的东京

说起东京的现代,银座大概是“一番”了,可惜我是个对逛街购物毫无兴趣的人,目光更多的,落在了这里的建筑与人流上。

高楼大厦自有它的华丽奢侈之魅力,穿梭汹涌的人潮不必言说地彰显着银座的吸引力,银座的繁盛让我咋舌惊叹,大约是我不属于这一类的闪耀地带,我的感受也只限于此。银座的中央大道即便奢华至顶级,也不过是世界各座大都市千千万万栋中的一个之一,若除去招牌上的日本特色,它位于哪里,似乎看不太出。

现代化的购物大道哪里都是一个风格,细节都是在店里吧。

时间所限,在银座,我只进了一家店,雅马哈。

似乎是一位音乐人在召开发布会,围观的人很多,却安静而专注,丝毫不像身处闹市。转了道小门,是两道仅容一人宽的扶梯,一上一下,都是单行,返回要改行直梯。我直接往下,推开门,便如同进入一个明灿的世界。

吉他,各种款式,各种颜色,各种风格,挂了满墙,叫人看了直冲心魄,我不懂摇滚,但只站在门口,我便猜得出,一个真正的摇滚爱好者若是进来,一定会寸步难行。转个弯,才是主要的售货区,面积很小,过道都被尽力压缩了,然而是各式各样的乐器与工具充满了整个空间,大到架子鼓、电钢,小到拨片、吉他弦,灯光是暖黄色,每一件乐器都闪烁着耀眼的光,一点都不会委屈了“琳琅”这个词。

前来选购的人群也很广,年轻人,甚至小学生,也有老爷爷,眯着眼斟酌着鼓面的材质。音乐从不选择人,原来是这个样子。

在中央大道走了一阵,突发奇想地,我调转方向,换了旁边的小路。

这里完全换了个风格,仍旧是高楼大厦,却是繁华盛世的背面,节奏慢下来,店面的风格也一下子转换了,多和式,偶尔也可见英伦风格的店,几乎均是餐饮,家家门脸都自成一派,十分有趣儿,只可惜大多不在营业,人少了下来,似乎也凉爽了不少。

更有意思的是,夹在某两栋高楼之间,立有一座十分简单的石碑,上面写着“豐岩稻荷神社”字样,后面是一道深幽的小路,在这寸土寸金的商业区,竟还有神社存在。

也是有道理,匆忙于金钱的时候,更该有所信仰。

傍晚时分,秋叶原。

初来,这里带来的视觉与听觉冲击,甚于银座。

虽然是以电器出名的购物街,同样的高楼屋宇,却是超大幅的漫画与宣传海报,几乎无处不在,热烈至极,就像有双手拉着你去看、去惊叹。人潮交织,人头攒动,人声鼎沸,我这才想起,原来是周末啊。与二次元的世界相混淆,这里大概不会有人、有时间觉得寂寞吧。

稍微值得一提的是,当我刚刚横过马路,便隐约听到了几声哨想,来不及多想,转身回头却忽然发现,刚刚还满是行人的马路,就像被什么划开一样,行人“唰”地退散到马路两边,整条宽阔的马路一下子空荡荡了,总共不过十几秒的时间。我愣了好一会儿,不太明白发生了什么,只是一个劲地冒问号:“人呢?人都哪儿去了?我还回得去吗?”听了警车的广播,我才明白,晚上十八点,是到了步行街停止、恢复道路通车的时间。纠结了一下,我只好跑去不远处的十字路口,才得以回去与朋友汇合。

如此的地方,虽非日常的东京,却是东京的东京。

·

二零一七年七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