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阿(音:e)族
据今年不完全统计,全族人口为1400人左右,是福建省位于Q市柳城镇高山边部落里的一个古老民族。靖康之后,不知出于何种原因侗阿族人全部北上,由于在广东浙江一带都出土过其陶器用品,所以有理由相信搬迁的过程中穿插过这几个省市。最终侗阿族人在上海落根的几年,直至1901年销声匿迹。
“侗阿”一词传说最早始见于北宋时期一个叫唐静思的一本算命遗书《常听玉山》,而如今唐的这本遗书已经失传已久。不过自清朝一直往后的许多史书野史都称说:“侗阿,盖其夫妻乃为同性人,而非常人,是以为侗。”隋朝时期开始,或者更早,史书中开始陆续出现诸如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的名族,他们被现在统称为“彝”。彝人可能是古代对这一地区若干少数民族的泛称,而似乎更加奇怪的是侗阿族似乎与彝有着更为直接的密切关系。
据查证,近一、二百年间,在一部分侗阿族中保留有彝族人的某些习俗,比如土掌房——彝族独特的民居建筑,还有他们族人也有“火把节”这个节日等,都说明侗阿族与彝族有渊源。只是一直令人费解的是,彝族在北而侗阿族在南,而为何会有这种渊源,实是令人费解,当然,这只是其一。
大陆能漂移,天上星星斗转星移,所以并不足为其。最令人不解的千古之谜却是,侗阿族夫妻双方均为同性,而族人传宗接代的方法,竟然是兄妹或者姐弟之间的配偶互换,形式颇似中国古代的“典妻”。而之后所生得子女却是跟原配夫妻,亦是说,侗阿族中人的所谓之性,其实只是传宗接代的一个名字,异性之间,更是从来不能搭话,否则会受族中严厉处罚。
史书说侗阿族许多悠久神秘的古老民族法律法规,与中国儒、道、阴阳学说有深厚的渊源关系,至今还有许多“密码”有待破译和研究。只是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时,侗阿族人却已消失,遗落在世界上能够证明曾有侗阿族存在的证据,只有考古队于**九年,取得在高山边出土的侗阿文字。
有关侗阿族的介绍到此结束,翻阅下来,竟然是一些在福建出土的各种侗阿遗迹,图片上面的文字跟那天在侗阿族禁地看到的一样。书上凌乱的讲了一堆,可是却没有一个侧重点,最后还标明说侗阿消失的原因成为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