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热血军校
35454000000011

第11章 亲人们的故事

“亲人?”秦龙有些不解。

宋政委没有回头,继续沉默的向前走去。

这时一个衣着旧款军服的老人,形容好似一颗干瘪的古树。他拿着手中的扫帚不断的清扫着地面被狂风暴雨打落的树杈枝叶,

老人慢慢的抬起头说道:“小宋,你又来了。”

“来了,来看看他们。钟老,您最近身体可好?”宋政委看着这个老人微微笑答。

“呵呵,老啦,身体不如以前了,估计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去陪他们,可是这新的守陵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派下来。”老人拿着扫帚浑浊的眼中掠过一丝落寞。

“钟老,您老人家可要保重好身体,实在不行这陵园就交给地方上吧,您也可以回去享两年清福。”宋政委难得的又多说了几句。

“那可不成,你也不是不知道,这块地方多少人惦记着,我就怕他们胡来。就算我不行了,也要倒在这个地方。要不然下面的那几个老家伙还不絮叨死我,说我没完成任务。行啦,你没必要和我这样的老家伙费这么多口舌了,带着那个小家伙赶紧去看看吧。”老人手中的清洁工具仿佛像是一支钢枪被牢牢的攥在手中,而老人的脊梁也微微的挺直许多。

宋政委叹了一口气。“老钟,守陵的事情我会向上面打报告的。不会让你等太久的。”

说完他向老人敬了一个军礼

老人笑了笑,一只手握着扫帚同样回了一个军礼。

秦龙能看出来这个守陵的老人应该有过从军的经历,也许这经历已经年代久远,但是却像烙铁一样深深的拓印在老人的骨头上。

“宋伯伯,这位老者是一名老兵么?”秦龙轻声的问。

“是的,他是我们秦城目前为数不多的抗倭老兵,他拒绝和自己的子女住在一起,临了了只想回到这里和他的战友们待在一起,我们都劝过他,但是怎么都劝不动。”宋政委很随意的回答道。

秦龙听了不由得吃了一惊,这华夏国建国已经有六十年了,六十年前抗倭战争的惨烈与民族的巨大牺牲他只在学校的书本上看到过,在他的印象中那个年代的老兵不是都已经成为了历史课程中的片段,而今天一个活生生的老者居然就是那场战争的见证者,这着实让秦龙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秦龙望着老者,静静的观摩了一会儿,他刚进陵园的时候曾经想过这个老人会不会随着昨日的暴雨消散掉,但是现在他心中存在的只是一种敬意,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

老人也许知道秦龙在看他,手中的扫帚停了停向着秦龙摇了摇手示意他跟随宋政委进去吧,没必要在老人的身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秦龙再看了老人一眼,扭头跟上了宋政委的脚步。

宋政委在陵园中慢慢的走着,脚步很轻,仿佛这些青灰色的石碑不是寒冷的石块而是一具具鲜活的生命,而他们只是沉睡,宋政委不能打扰他们的安眠。

秦龙走在宋政委的身边悄悄的问道:“宋伯伯,这些都是您的亲人么?”

“是的,他们都是。他们是我和钟老最亲的亲人。”宋政委轻声。

“你和钟老?”

宋政委回头看了秦龙一眼,笑了笑。然后像是介绍熟人似的说道。

“你看这个老魏,他一顿能吃二十个大肉包,人称魏包子。而我曾经和他是一个班的,我们一起参加过南疆保卫战,这家伙可牛了!一个人端着冲锋枪冲起来不要命,一梭子下去就干掉了五个南鬼子。可惜最后牺牲在从南疆回程的路上,踩了敌人的诡雷,人就这样没了。

还有这位叫小豆子,是咱们天南省的。因为那边的生活条件苦,长得不高,但头很大,我们都叫他小豆子,平时闷不做声的,可是战斗的时候那叫一个狠,为了掩护战友们撤退他抱着四个手榴弹冲进了敌群与对方同归于尽,最后我们再回来的时候只找到了他的那顶帽子,哎…

还有这位叫孙毅,老家在巴省的一个偏远山村,家里有一个智障的姐姐还有一个老母亲。南疆保卫战的时候他为了搜集情报孤身一人闯到了敌人所在的山头,最后情报是发回来了,可是他却被敌人团团围住。最后我们只知道在报话机的那一头他呼喊着:别管我,向我所在的山峰开炮。

最后敌人的一个重要的指挥部是被端掉了,但是等我们上去的时候没有找到他。我只带回了他曾经最喜欢的一把口琴,听说这把口琴是他对象在他当兵前送给他的。那时候烈士的抚恤金还很少,最后交到他那个老母亲手中的时候没有多少钱。最后他的老母亲用这些钱还了孙毅因为上学欠下的债,然后用自己和女儿纳鞋底挣得钱才凑够的车票钱来了一趟秦城,他们二人到秦城的时候谁都没有通知,也就是钟老给我说了一声我才知道的。后来我接待的老人家,你可能想不到,老人为了能来一趟秦城足足纳了一个月的鞋垫才凑够的路费。可是到头来她看到的墓碑里只有孙毅留下的一把口琴而已。最后老人说什么也不愿意留下来住到我们的军区养老院去,临走的时候只带走了我们送给老人的几身旧军衣。而她还不停的说儿子为国尽忠了,她很高兴,就不再给国家添麻烦了。

一个母亲看到自己含辛茹苦带大的儿子就这么没了,你觉得她真的会高兴么?”

宋政委看着眼前的墓碑苦苦的笑着,而他的眼中渐渐的泛起了一丝水雾。

他不断的给秦龙介绍着这些长眠在地下的亲人,仿佛这些人都曾经和他相熟相知。

突然宋政委扭头看着秦龙:“小龙,你觉得这些人怎么样?”

秦龙听了宋政委的一一介绍心中渐渐的充斥起一种难以言表的压抑,沉沉的回答道:“宋伯伯,我谢谢你带我来见了这么多你以前的战友,我对他们的行为充满了敬意,他们是我们这个国家的英雄。可是我还是不明白您这么费心带我来此地的目的是什么?”

“真的不明白么?”宋政委问道。

秦龙点了点头。

“那好,你来这边,我给你再讲一个故事。”宋政委又带着秦龙走向陵园的更深处。

在一片冬青树围着的平地上有几只野花在风中摇曳着,一座青石墓碑坐落在孤零零的空地上。

秦龙定睛一看这墓碑突然被震撼到了。因为这墓碑上写着:“爱妻兰芳长眠于此,夫秦少君提笔执念。”而这墓碑上印着一张小小的照片,照片中的女人年龄不过二十余岁,齐耳短发,面容温婉,嘴角挂着一抹甜甜的笑意。

“宋伯伯她是?”秦龙觉得看着这个照片上的女人,突然惊的无法言喻,只能用手不断的指着这个墓碑,他觉得自己心脏就要跳了出来,胸口瞬间不能呼吸。他头皮在极度紧张中阵阵发麻,他原本觉得那个人也许是因为某些原因不能与自己相认,亦或者在若干年后会像电视剧里一样从远方漂洋过海的回来看着自己,或者还有什么。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个人居然在这里。

秦龙觉得自己的世界瞬间崩塌了,所有的希望都变成的如同肥皂沫吹出的气泡一般变得如此脆弱。

秦龙颤颤巍巍的看着宋政委:“宋伯伯,你快告诉我,这个秦少君不是我的爸爸,那个女人也不是那个人好不好。”

宋政委看着秦龙失态的样子,望着墓碑看了一会儿。用力的拍了拍秦龙的肩膀,然后用手轻轻的摸了摸秦龙的脸庞。

“小龙你先冷静下来。有些事伯伯原本不想给你说,但是跟你父亲去了一个礼拜的军区,知道你的志向其实不在军营,伯伯觉得有些事情你应该知道,最起码以后你不会再后悔。”

秦龙努力的平复着自己的情绪,一双通红的眼眸看着宋政委。

“宋伯伯,我想知道事情的真相,我想知道一切。”

宋政委扭头看着墓碑,又仰起头看了看天空的云。

“小龙,你有妈妈,你的妈妈也是一个英雄。

这事怎么说呢?也许应该从很久以前说起,你的父亲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你爷爷同样当过兵,曾经参加过chaoxian战争是一名老兵。他就希望子承父业,结果你父亲果然不负期望对军事生活很感兴趣,长大以后还考了军校,成了一名职业军人。这可让你爷爷高兴坏了。后来南疆战事爆发,你父亲所属的军团作为第一主力部队被送上的抵抗外敌的第一道防线。你父亲因为作战勇猛很快就提升到了连级干部,就因为这事传回了老家,你爷爷更是兴奋不得了。后来你父亲一直忙在作战的第一线根本没有时间回家。可是你爷爷却因为身体的原因重病了一场,老人家知道你父亲忙就一直没有催你父亲回家看看,相反还不停地写信告诉远在南疆的儿子说家里一切安好,勿要挂念。你父亲也就以为老人家身体硬朗,没太关心老家的老人。最后等南疆战事结束,你父亲才休假回了一趟老家,可是等回到家的时候才知道你爷爷已经去世半年了,你的父亲一下子就从战事胜利的喜悦当中跌入到冰谷之中,心情十分沮丧。可问题是,这后来半年的家书又是谁写的,寄出来的呢?这个人就是兰芳,也就是你的母亲。原来你爷爷是革命老军人,兰芳作为城里下乡支教的老师也曾看望过你爷爷。帮助老人做过一些家务,从老人嘴里得知你父亲是南疆保卫战的英雄,所以兰芳时常帮着你爷爷做做家务,给你爷爷做些寄信收信的工作,久而久之听着你爷爷讲述曾经的战斗故事和你父亲小时候的趣闻,你的母亲兰芳也便对你父亲的军旅生涯充满了憧憬和敬仰。可是直到有一天你爷爷生病了,再也无法站起来了,你的母亲天天跑去照顾老人家,为的就是不让你的父亲得知家里的事情,在战斗中分心。后来你爷爷去世前算是认可了兰芳,觉得你母亲就是他没过门的儿媳妇。老人家一再嘱托你母亲不要把自己去世的消息告诉你的父亲,让他好好战斗,为国尽忠。所以后来你爷爷去世都是你母亲兰芳一直忙里忙外帮着,独自一人操持了老人的后事。而你的母亲后来模仿你爷爷的笔迹依然在不停的给远在南疆的秦少君写信劝勉你父亲要好好战斗不要担心家里的事情。你的父亲也就想当然的认为家里一切安康。所以等回到家的时候才知道你爷爷已经不在人世了。后来你的母亲看到了秦少君悲痛欲绝的样子,只能把真实的情况告知了你父亲,并带着你父亲去了一趟你爷爷的墓碑,秦少君和着自己的泪水为老人家写了悼文。真情意切,写完以后就连你母亲这个大学学中文的知识分子都觉得文采出众,字字入心。后来秦少君也明白了你母亲多年来照顾你的爷爷,他也是十分感恩这个城市来的女子,为了感谢你母亲,你父亲把从南疆带回来的勋章都送给了你母亲,我不知道你的父亲是不是情商有问题,就这么把勋章塞到你母亲手里之后敬了个军礼然后扭头居然走了,竟然一句话也没多说,在墓碑前只留下了你还没回过神来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