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袁世凯扬威朝鲜
35423500000019

第19章 受嘉奖遭人嫉恨 谋兵权编练朝军3

袁世凯说:“殿下谬赞,世凯实在不敢贪天功。我军出国前,就奉有严令,不得骚扰朝鲜百姓。吴大帅治军极严,把稽查军纪的事情交给世凯,世凯不敢不尽心。世凯以为,军纪是军队头等重要的事情,因为军纪败坏了,无论兵器如何先进、训练多么有素,都化为乌有。”

国王说:“阁下所言极是。敝邦军队无论军纪还是枪械,都无法与上国大军相比,寡人想编练一支新军,采用新式武器,不知是否可行?”

袁世凯说:“贵国军队,只要训练得法,不愁没有战斗力。洋枪洋炮杀伤力大,必须配备。不然再用旧式刀矛,无论如何训练,都无济于事。”

国王问:“听说阁下于练兵也多有研习,如果我国练兵,应当如何着手?”

这是有意要考校袁世凯。

袁世凯不慌不忙的说:“世凯于练兵不敢妄称内行,但的确多有研习。世凯投军后负责稽查军纪,与营哨各官交往密切,经常去观操,与他们切磋练兵之道。世凯对洋枪洋炮也极感兴趣,还专门学过射击,马枪、手枪准头都还好。贵国练兵,世凯以为在精不在多。原因有二,一是练兵首先要有饷,练兵太多,则需款太巨;二是贵国险关重重,易守难攻,可以一当十。世凯以为,总数三四千足够。开始可先练一两营,待成效显著后再练数营。王宫是朝鲜国中之重,新练之兵应先用于王宫护卫,可称之为新编亲军。”

国王说:“阁下所言甚是。当初日本也曾经帮助敝邦练兵,反而导致新旧军互相仇视,不知阁下有何化解之道?”

袁世凯说:“日本帮助贵国练兵成效如何,世凯不敢妄议,但有三项极不妥当,不能不为前车之鉴。”

袁世凯所说的三项不妥当,一是新军饷俸太高,引发旧军不满。将来新编亲军饷银当然要高,但不能比旧军高太多,一倍足矣。二是新军以日语为操练口令,引百姓反感。将来编练亲军口令必以朝语。三是教练不应负指挥之权。当年李中堂聘请洋教练,也只准他们负教练之责。将来编练亲军,教练与指挥之权应当分离,指挥权操于朝鲜军官。这一条并非袁世凯本意,但他知道朝王很担心亲军指挥权落入外人之手。如今不妨如此说,将来教练有无指挥之权,全看教练如何操作。

国王对袁世凯的印象不错,问袁世凯:“如果我拜托阁下为敝邦教练亲军,阁下可有意否?”

袁世凯说:“殿下吩咐,世凯受宠若惊,当竭尽全力。”

宾主相谈甚欢,国王临时起意宴请袁世凯。袁世凯出宫后,立即向吴长庆报告国王召见经过,最后说:“听国王的意思,想让我帮助训练亲军。我没有贸然答应,只说侄子一切听世叔调遣。”

吴长庆说:“估计国王会与我商议,或者有正式行文,届时看情形再说。”

袁世凯说:“世叔,侄儿觉得这是一个历练的机会,如果届时世叔能派差给侄儿,定不会给您丢脸。”

吴长庆说:“我心中有数。”

隔日金弘集约袁世凯会面,拱手祝贺说:“国王对会办非常欣赏,已经决定派赵箕三大人赴天津,所负使命有两项,一项请示上国派贤明练达者入朝,帮办外交、通商事务,另一项就是请示上国帮助练兵,并支援军械。”

袁世凯心中暗喜,但不想让金弘集看出他的热衷。他拱手说:“北洋大宪若答应贵国的要求,必然责成吴大帅具体办理。届时我只有听命于大帅,大帅若派差给我,定当尽心竭力,若不派鄙人,只能顺其自然。”

金弘集发现袁世凯好像对练兵又没兴趣了,说:“哦,还有一事本来要告诉袁会办,今天看会办似乎对练兵不甚感兴趣,说不说就没意思了。”

袁世凯后悔自己要弄巧成拙,连忙补救说:“我当然极有兴趣练兵,只是担心吴大帅有别的安排,所以不敢把话说满。世凯与督办大人情同手足,有事必不会瞒我。”

原来,国王已经得到确报,闵妃并没有死。乱兵入宫那天,是骊兴府大夫人入宫救了闵妃一命。骊兴府大夫人就是大院君的妻子,也就是朝王李熙的生母,王妃则是她远房的妹妹。大院君与闵妃政见不同关系闹僵后,她居中协调,两边安抚,无奈无力挽回。听到乱兵入宫,她不想看到公公杀儿媳的惨变,连忙带人入宫。当时乱兵四处寻找闵妃,骊兴府大夫人立即让闵妃扮作宫女,陪侍在自己身边,终于把她带出宫去,由武艺别监洪启薰保护逃回忠州骊兴府老家,由左翊赞闵应植安排到阴竹长湖院村。几天前,她秘密派人向高宗报告自己的消息,高宗很高兴,决定派人接回,但考虑到乱兵尚未完全伏法,朝鲜王宫守卫又极其薄弱,因此希望清军派兵保护。

金弘集说:“会办大人可知道,国王对王妃言听计从,如果王妃还宫,敝邦大政少不得征求王妃意见。如果得到王妃支持,会办帮助敝国练兵之事便有八九分把握。”

袁世凯说:“保护王妃还宫,是我大军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国王提出请求,我必定向吴大帅争取这份差使。”

下面的话不必说得太明了,迎护王妃还宫,便是获得王妃支持的绝好机会。

与金弘集告别后,袁世凯立即见吴长庆,说:“大帅,我得到密报,朝鲜王妃还活着。”

“啊,果然还活着。消息确切吗?”吴长庆问。

袁世凯撒谎说:“侄子有朋友对宫中消息十分灵通,确定无疑。”

于是将金弘集通报的消息转告吴长庆,但却未说国王有意请清军迎护的事情。他说:“世叔,我估计,国王会请您派人迎护王妃还宫。为什么?因为朝鲜宫廷护卫力量实在太薄弱,而且乱兵并未肃清,国王不敢冒险自己迎接。”

吴长庆说:“世凯,你的手段可真是厉害,入朝这么短时间,就有宫中朋友,真是不可思议。如果国王果有所请,我肯定要派人去迎护王妃。”

袁世凯说:“届时侄子愿为大帅效劳。”

吴长庆凝着眉头想了想说:“世凯,这恐怕不合适了。你这次赏五品同知,赏戴花翎,已经有些说法,如果让你带人去迎护王妃,你带谁的兵去都不合适。”

袁世凯说:“是,侄儿听世叔的吩咐。”

第二天一早,王宫就派人来请吴长庆入宫。快午饭时回来了,袁世凯在大帐中等他。他说:“世凯,你的消息不错,国王果然要请兵迎护王妃。”

袁世凯说:“世叔说侄儿无兵可带,那可否派侄儿以前敌营务处会办的名义前往,不负责带兵,只代表大帅出面,以尽礼仪。”

吴长庆想了想说:“也好,总算勉强说得过去。不过,你此番前去,千万不能与带兵的人争长短,只是代表我礼节性的出面就行。”

袁世凯长揖说:“谢世叔栽培。”

吴长庆派副营前哨哨官陈云龙、后哨哨官吴长纯各从本哨挑选精锐枪兵五十,合计一百人,协同国王所派文武官吏兼程前往忠州骊兴府阴竹长湖院。二百里路程,两日驰至。早有朝鲜官员先期赶到,做好回宫的各项准备。陈云龙、吴长纯两人到达长湖院后,只与朝鲜官员接触,详谈迎护细节,袁世凯概不参与。他见两人并无拜会王妃的意思,正合他的心意,对朝鲜官员说:“我奉大帅之命代表大帅前来迎接王妃,请转至王妃,希望能够拜见,转达吴大帅问候之意。”

王妃很快传话,召见袁会办。王妃所居是个不太起眼的院子,前后两进,王妃居后进院正房。袁世凯入内,见礼,王妃赐坐。盛装端坐的王妃微微蹙着眉头,一双眼睛特别有神,不怒而威。袁世凯拱手说:“吴大帅欣闻王妃无羔,深感欣慰,让世凯代达问候之意。”

说话时袁世凯收腹挺胸,双眼平视,落落大方,显得异常干练。王妃说:“谢吴将军美意。听说吴大帅派来一百精兵,此去都城二百余里,不知是否敷用?”

这是王妃心有余悸,担心清军的护卫能力。袁世凯拱手说:“王妃尽可放心,此一百人皆配最新式洋枪,个个都是好枪法。就是本人,也专门学过射击,不敢说百发百中,几十丈内可弹无虚发。明日王妃起驾,世凯将随侍凤辇左右,若真遇不法之徒,世凯愿以命相搏,也绝不让王妃受毫发之损。”

这话让王妃非常感动。第二天王妃起行,登轿前袁世凯向王妃介绍两位带兵的哨长:“这两位将军最为吴大帅信任,也都是久经沙场,王妃尽可放心。”

陈云龙和吴长纯一人在前面带队,一人殿后,此时被袁世凯叫过来,向王妃见礼,仿佛是袁世凯的部属。只是两人都是粗疏武夫,一听是面见王妃,早就有些心怯,也来不及计较,反而感激袁世凯在王妃面前的吹嘘。

王妃一行起驾后,袁世凯策马随轿而行,真正是寸步不离。王妃十五岁入宫,但国王李熙却并不喜欢他,而是迷恋李尚宫。王妃为排解宫中寂寞,彻夜阅读《春秋左氏传》、《唐宋八大家文钞》以及慈禧太后垂帘后命人编纂的《治平宝鉴》。这使她间接积累了宫廷政治的经验,为后来参预政事打下了基础。后来高宗政治上遇到难题,行事果决的闵妃总能帮他设法排解,以至高宗对她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还京三天行程中,王妃有数次就《春秋左氏传》有关问题问袁世凯。袁世凯对八股文不感兴趣,但对史籍却情有独钟,因为史籍中记载许多战事,与兵书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在《春秋左氏传》下的功夫不少,因此能够从容应对。王妃称赞他说:“袁会办不愧为儒将。”

王妃回宫不久,援助朝鲜军械的事情已经有了结果。吴长庆接到由轮船自烟台转来的李鸿章电报,他已经奏请朝廷,由北洋军械委员负责筹拨十二磅开花铜炮十尊,配以开花子三千颗,木信三千六百枚,门火六千枝,炮药四千五百磅,炸药一千五百磅,英制来复枪一千杆,配以细洋药一万磅,大铜帽一百万颗,皮带子弹袋各千副,派轮船运至朝鲜,由吴长庆负责转交朝鲜国王验收。同时命吴长庆拣派精熟洋操员弁就近教练。

袁世凯一得到消息,立即来见吴长庆,当然是求练兵的差使。吴长庆说:“世凯,李中堂的意思,是要我拣派精熟洋操的员弁,这似乎非你所长。再说,我幕府中正缺人,你再走了,要让我唱空城计?”

袁世凯说:“大帅放心,到时我两头兼顾。至于说精熟洋操的说法,侄子虽然算不上精熟,但也并非门外汉。而且具体训练找那些精熟洋操的弁员就能胜任,我只要抓好督促,想来差不到哪里去。”

到了下午,国王派人请吴长庆入宫赴宴,同时被请的还有一个人,就是袁世凯。吴长庆对袁世凯说:“世凯,大约国王要感谢迎接王妃的事,我听说王妃对你也很赏识。”

袁世凯说:“侄子只是按世叔的吩咐,尽心尽职而已。”

宴会上,国王表达了迎护王妃的谢意后,又谈起练兵的事情。吴长庆说:“我刚刚得到李中堂的电报,朝廷已经同意援助贵邦两个营军械,详单我已经抄来。”

国王拿过详单,仔细看了一遍说:“上国如此慷慨,寡人感激不尽。军械的事情解决了,还有教练人员,还请吴将军舍得选派得力干将相助。”

吴长庆说:“我已奉李中堂令,拣选精于洋操的员弁担任教练,请殿下放心。”

国王说:“那就先谢过吴将军。吴将军若能派袁司马帮助敝邦练兵,则不胜感谢。”

司马是同知的别称,袁世凯已经是五品同知,因此国王有此称呼。

吴长庆看袁世凯一眼,连忙离坐拱手说:“殿下吩咐,长庆哪敢不从。殿下真是圣明,世凯畅晓兵机,治军严肃,忠正无私,由他来练兵当然很好,只是我幕府乏人,世凯如同我的臂膀,实在抽不开。”

国王笑笑说:“我听闻吴将军被赞为儒将,幕府中人才济济,何不割爱?”

话说至此,吴长庆再也难以推辞,说:“长庆尊命。待我回营与各位将军商量一下,世凯到时恐怕要兼顾一下军幕,军纪稽查这一项,离不开他。”

李熙兴致很高,抛开国王之尊,连饮数杯,喝得有些微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