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月儿女情
35413800000009

第9章 拔刀相助

第二天一早,袁白把明月剑佩在腰上,背着行李包袱,辞别师父,上路去了。

行了一天,到了蜀郡,找一间客栈歇了。第二天继续赶路。行了约两个时辰,经过一座荒山,这山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绵延十几里。虽有一条官道,但道路崎岖不平、坑坑洼洼。袁白心道:“这座山正适合强人出没。”

又走了约两里,忽听得前面有人打斗。刀剑撞击声、吆喝声、呻吟声、狂笑声响成一片。袁白走近一看,只见百来人正在用刀剑群殴。其中有一个十四来岁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少女手持长剑与两个黑脸大汉斗在一起。在少女背后站着一个十七八岁公子哥儿打扮的少年。少女展开剑法,用身子死死护住少年。黑脸大汉一个又高又瘦,一个又矮有胖。两人各使一柄单刀。两人一边与少女拼斗一边说话。

矮胖大汉道:“你要是能打败我兄弟两人,就算你有本事。”

高瘦大汉道:“这小妞虽年纪小了点,但长得还不错。只是她这么泼辣,我们兄弟捉住她也不敢让她做老婆。她晚上等我们睡着了必定会对我们捅刀子。”

矮胖大汉道:“只有把她捆住让我们舒服舒服,然后一刀杀了。这么嫩的我还没有尝过鲜,一定要好好尝尝。”

少女闻言自是愤怒不已,剑法越来越凌厉狠辣。

袁白听那两大汉轻薄言语,知他们不是好人,必是山中强盗。在道路上停着五辆马车,想里面必是财物。每辆马车旁边都有四五个脚夫持刀护住马车,而其他几十人正猛攻马车,定是想去抢劫里面的财物。脚夫拼死护住马车,许多都受了伤。那少女与那两黑脸大汉相斗,虽且战且退,但那两黑脸大汉也一时难以胜她。

那矮胖大汉道:“老三,你看这小妞死死护住那臭小子。那臭小子要不是她情郎要不就是什么重要人物。把他抓住定会是好。”

那高瘦大汉老三道:“要是她情郎也就罢了,一刀杀了就是,若他是某个有钱的大富商的宝贝儿子,抓住可以换很多银子。“

矮胖大汉道:“看他穿着和这几车金银财宝,也知他老爹定是个大佬。他不会武功,看来我们发的财,远不止这五车货物。你且叫些人先捉这小子。”

高瘦大汉喊道:“分两个人过来捉这小白脸,他不会武功。”

立刻有两人持刀奔了过来。

“二哥,小心!”白衣少女丢下两个黑脸大汉,拉着那公子哥儿逃开。两黑脸大汉持刀紧追而来。少女拉着公子哥儿走了几步,见一棵大树,便让公子哥儿靠在树上,转身来战两大汉。奔来抓公子哥儿的两人也从旁边向少女发起进攻。只要少女稍微离公子哥儿远点,他们便向公子哥儿进攻。少女由于要分心保护公子哥儿,所以越战越力不从心。突然矮胖汉子向少女一刀横砍而来,少女挥剑一格,“铿”的一声,少女剑脱手飞出。少女失了兵器,眼看就要束手被擒,四柄刀一齐向她脖子上攻去,忽听得“铿铿”两声,四柄刀每两柄一组朝两个方向荡开。四人随着刀被荡开,人也后退几步。要捉公子哥儿那两的刀拿捏不住,脱手飞出。两黑脸大汉拿桩站稳一看,发现一穿灰色粗布衣服的少年手持一柄白剑站在那少女和那公子哥儿面前。其他人见这一变故停止了打斗。黑脸大汉那伙人持刀把马车和脚夫团团围住。

“你是什么人?要来多管闲事!”矮胖大汉道喝道。

“青天白日,朗朗乾坤,你们竟敢拦路抢劫,目中没有王法了吗?”救少女和公子哥儿的正是袁白。

“哈哈哈……”矮胖大汉大笑道,“王法?什么我们就是王法。你小子多管闲事,是活得不耐烦了。”

“你们这些匪贼,凡事路过此处的人都会被你们抢劫。如果我先路过此处,只怕你们现在正抢的人就是我了。”

“哈哈哈……”两黑脸大汉大笑起来。

“凭你这个穷小子,还不配我们动手呢。”高瘦大汉道。

“看来兄台是要打抱不平呢,我且来领教你的高招。”

矮胖大汉一刀飞快地向袁白刺来。大汉的刀距袁白身子还有约一尺的时候,袁白的剑突然闪电般刺出,后发先至,直刺向那矮胖大汉握刀的手的手腕。矮胖大汉手腕中剑,“哐当”一声刀掉在了地上。袁白又一剑刺出,直指矮胖大汉咽喉,剑尖直抵着喉管,只要稍一用力,矮胖大汉可能就马上一命呜呼。矮胖大汉直吓得全身发抖。高瘦大汉也心惊胆战,突然大吼一声,一刀猛向袁白当头劈下,袁白用剑一格,高瘦大汉刀被弹开,袁白顺势向他胸膛衣服向下一划,衣服从中间向两边分开,露出胸膛的肉来,只见胸膛到肚脐长了一条线的毛。矮胖大汉突然像兔子一样向山上跑去。高瘦大汉也立即一溜烟的跟着跑了。其他那些盗匪见头领走了,也一哄而散,自顾自跑了。

“你们且散了各自回家种田,若我下次再见你们为盗,绝不留你们性命。”袁白向他们喊道。

“多谢公子相救之恩。”白衣少女道。

“四海之内皆兄弟,举手之劳,不足挂齿。姑娘不用客气。”

“你武功高强,救我们只是举手之劳。对我们来说,却是天大之恩。”公子哥儿道。

那少女拾起剑和剑鞘,把剑插进鞘里。袁白也收剑如鞘。

“叶教头,先帮受伤的兄弟们包好伤口,看看有没有被贼人杀害了。有的话,把他们埋了。死了的贼人也一起埋了。”少女吩咐道。

叶教头答应着。脚夫死了两人,半数受伤,盗匪死了十来个人。

“不知公子尊姓大名?我明月山庄以后有机会也好相报。”少女道。

“报就不用了。在下袁白,敢问姑娘芳名?”

“我叫钟明月。”

“钟明月?就是‘明月山庄’的‘明月’?”

“字是那两个字。但明月山庄起名倒不是因为我的名字。北周时,我爷爷就创建了明月山庄。我出生在八月十五晚上,正当月亮升起之时,所以我母亲给我起名‘明月’。”

“原来如此。这位是你的二哥?”

“他是我堂兄,我大伯的二儿子,他叫钟云。”

“你好!”钟云抱拳行礼道。

“你好!”袁白道。

“我二哥做生意很行,就是不会武功。”钟明月道。E“我这妹子样样都行,不仅仅是武功高强。”钟云道。

“在袁公子看来,小女子的武艺只算小孩过家家。我若武功能及上袁公子一半,两位叔叔也就不会丧命了。”钟明月显得有些伤感。

“敢问姑娘芳龄几何?”

“十四。”

“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武艺能练到能抵抗两个大老爷们,实属不易。”

“不知公子将要何往?”钟明月问道。

“我要到新丰去找我父亲昔年的一位故人。”

“昔年的故人?你有多少年没见过他了?”

“我从生下来就没见过他。他只与我父亲相识。”

“那也就是说,你出生前他在新丰,你能确定他现在还在新丰吗?”

“就是不确定。不过只有到新丰去打听,他要是搬走了,可以向他临近的人打听他新的住处。”

“不知你父亲的这位故人叫什么名字?可出名?如果出名的话,兴许我们明月山庄能打听到。”

“你们明月山庄能打听到新丰的消息?”

“明月山庄在东都洛阳,离新丰并不远,打听到新丰的人并不难。”

“明月山庄在洛阳,那你们怎么跑到蜀郡来了?你们来做生意么?这都是你们进的货?”

“我们明月山庄的确在蜀郡有商铺,但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这些也不是我们进的货。你先告诉我你的事,然后我再讲我们的事。”

“好的。我要找的人名叫王世充,十多年前因军功被朝廷封为兵部员外郎。他有个哥哥名叫王世恽。他现在应该已升官或调到其他地方去了。”

“原来是官场上的人。我大伯认识很多官场上的人,找他应该能够打听出一些眉目。就算他不知道,我三叔应该知道。他已在朝廷为官多年,朋友多是为官之人。如果你信得过我们,不如跟我们一起到洛阳去问我大伯。如果他不知道,可以去找我三叔。”

“对!我爹认识的人很多,应该能够帮到你。我们一路同行相互也可以有个照应。”钟云道。

“可是你们……这……”

“噢,我们是来蜀郡办点事,办完事立刻回洛阳。你可以跟我们一起去,等我们办完事一起回洛阳。你看好不?”钟明月道。

“不知你们要办什么事?可否见告?”袁白问道。

“是我二哥的事。我们到车上说。”钟明月道。

叶教头和那些脚夫已把死者埋了,伤者包好伤口,他们都坐上马车,只等钟云兄妹上车出发。三人上了最前面那辆车。车里放着一口黑漆漆过的箱子,三人坐在里面板凳上只是脚有些不方便。叶教头在外面驾车。

“二哥,还是你来说!”钟明月道。

“事情是这样的。十几年前,也就是我妈怀上我的时候,明月舅舅和舅妈来做客,那时她舅妈也怀了孕。大家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忽然有人提议指腹为婚。如果两人所生一男一女,两家就结为儿女亲家。后来两家果真生一男一女:我妈生了个男孩,就是我,她舅妈生了个女孩,也就是明月的表姐,名叫梁芳芳。后来她舅妈就很少来我们家,来的时候,我也不在家,所以我也一直没和那位表妹见过面。转眼十八年过去了,我们也十八岁了。因为从小有约定,所以一直没有定亲。父母担心我的婚姻,又怕明月舅舅舅妈见我们迟迟不去提亲,把女儿许嫁他人。所以,这次趁山庄生意清淡,让我带上这些礼品前来与明月舅舅舅妈商议订亲结亲事宜。”钟云道。

“所以这五辆马车拉的都是聘礼?”袁白道。

“是些珠宝首饰、古玩字画。”钟云道。

“一来二哥不知到舅妈家的路,二来怕路上遇上盗匪,所以我就陪二哥一起来了。没想到遇上盗匪还是无可奈何。”钟明月道。

“你舅妈住在蜀郡?”

“对。就在将军桥旁边。蜀郡许多商铺就是我们山庄与舅舅合伙开的。”钟明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