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月儿女情
35413800000046

第46章 青青学字

严青青还是不断地给袁白夹菜,袁白道:“严姑娘,你不要光侍候我,也侍候侍候钟二哥……”

严青青道:“你怎么又叫我严姑娘?”

袁白道:“好,青青,钟二哥是我的朋友,你侍候他也当是侍候我。人家大少爷没人侍候,你却来侍候我,我会感觉不自在的。”

严青青道:“好的,我以后也侍候他。”说着跟钟云夹了一块猪肝。

钟云也给严青青夹了一块鸡肉,道:“都是人,谁让谁侍候?大家互相帮助。”

严青青笑道:“谢谢钟公子!”

钟云又接连跟严青青夹了几次菜,倒让严青青感觉有些不好意思,道:“我们有口饭吃就很不错了,如今跟着你们天天吃肉,又得你这么照顾,我真不知该说什么好?”

钟云道:“你以后多弹两首琵琶曲给我们听就是了。”

严青青道:“好的!你们以后一有空我就弹给你们听。”

钟云又问候掌柜道:“筹的现银还剩多少?”

候掌柜道:“连宇文老爷给的两千两,还剩四千多两。”

钟云道:“宇文叔叔那两千两给他还回去吧,别人来襄阳做生意时间不久,根基还未扎稳,挺不容易的。”

候掌柜道:“好的!我亲自给他送去。”

钟云道:“对了,宇文叔叔是什么时候来的襄阳?他不是很早就回洛阳去了吗?”

候掌柜道:“来了可能有七八天了吧。他还专门过来看了三少爷的。他来没几天,那姚将军就打进来了。”

那宇文老爷名叫宇文一鹤,是洛阳的一个大商人,与明月山庄大庄主钟万民相交甚好。他的家业是他父亲宇文博开创的,但在宇文博手里只有洛阳的生意。宇文一鹤继承家业后将生意拓展到长安、襄阳等地。虽然整体上宇文家的生意远比不上明月山庄钟家,但在洛阳的生意规模超过了明月山庄。

钟云又道:“你再准备三只箱子,每只箱子装四百两银子,然后派人将它们送到罗将军那里,让他给程将军和秦军师每人送一箱去,以表我们的感激之情。”

候掌柜道:“现在阿发、阿顺要侍候你们,其他人可能不知道去罗将军家的路,只得等我从宇文老爷那里回来再向罗将军家走一趟。阿发、阿顺也只去过姚将军家,也不一定知道去罗将军家的路。所以,我今天一上午都得跑路,昨天我也没去察看各个店的生意了,只得麻烦二少爷你今天到各店察看一下。”

钟云道:“这没问题,反正我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到各店铺看看。”

吃完饭,候掌柜就忙着给宇文一鹤和罗进送银子去了。钟云、袁白、钟明月、严青青以及钟坚在阿发、阿顺的陪伴下去察看明月山庄在襄阳的各店铺。明月山庄经营的商品主要有:珠宝、古董、丝绸、马、各种兵器、各种书籍以及衣服、鞋、帽、盐、米、酒、鸡鸭鱼肉等日常用品,有的地方还开了客栈,还有一些地方经营一些不常见的商品。但不是明月山庄每处生意各种商品都齐全,比如襄阳就没有古董、马、兵器等。

钟云等人把明月山庄在襄阳所有的店铺逛了一圈,到中午时分又回到珠宝店铺。此时,候掌柜已了回来,正在指挥伙计清除装珠宝的木柜上的灰尘。钟云走进店道:“银子都送去了吗?”

候掌柜道:“都送去了。宇文老爷夸你能干,也叫你在这里多待断时间,有时间到他的店指导一下他店里的伙计。罗将军已跟着姚将军出城打仗去了。我便将银两交给了他的管家,让他等罗将军回来把另两箱银子给程将军和秦军师送去。”

钟云道:“你和老三把店铺经营得很好。我想我们明天就回洛阳去了。待在这里也够无聊的。”

候掌柜道:“这怎么成?你不是答应我等到这里太平了再走吗?这里如果再出现什么意外,我怕我应付不过来。”

钟云道:“那你说什么时候才算太平呢?”

“这……”候掌柜道:“至少得等到姚将军他们离开这里。要是他打了败仗又到店里抓人要银子怎么办?”

钟云道:“那要是他赖在这里不走呢?”

候掌柜道:“你至少得在这里住上十天半个月。”

钟云道:“十天就十天。这十天内如果店铺里没有什么事的话,我可要回洛阳了。我已出来很久了。”

午饭时分到了,钟云又让候掌柜、阿发、阿顺与他们一起吃午饭。吃过午饭,钟云对阿顺道:“阿发,你到明月客栈叫一位大哥与你一起出城到朝阳镇一家客栈里去找叶教头,告诉他们我要在这里多待些日子,让他们在那里多住几天。”

阿发答应着去了。

钟云等六人又去逛明月山庄的店子。

来到卖书的店子,袁白道:“我从小读的书太少,且在这里看一看吧。”

钟云道:“好吧!你就在这里看吧。等天黑了,我叫阿顺他们来接你。”

严青青道:“我留在这里陪他。”

钟云等其他人在那卖书的店子里逗留一会儿就走了。

钟云拿起一本《史记》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严青青就静静的站在旁边。钟云约看了一个时辰,才想起站在身边的严青青,道:“我只顾看书,将你都忘了。你站在这里多无聊啊。到其他地方去转转吧。”

严青青道:“我高兴站在这里,你继续看书吧,不用管我。”

袁白道:“我小的时候除了看我师傅找来的那些兵法书籍外,其余就是看从邻居借来的书。他们那些书许多残缺不全,往往看到精彩处就没有了,那时感觉伤心极了。这时看到这些书,恨不得一下子把它们全看了。”

严青青道:“你武功这么好,又这样爱看书,真是文武双全。我要是能识字就好了。”

袁白道:“你果真想识字?”

严青青点了点头,道:“嗯。”

袁白道:“要不我教你吧。虽然我能认的字不多,但总能教你认一些。”

严青青高兴道:“你真的愿意教我识字?”

袁白道:“闲着也是无聊,有什么不愿意的?”

严青青道:“只是这样要耽搁你看书的时间。”

袁白道:“以后时间多的是,不急于这一时半刻。我只能教你认识一些简单的字,那些比较复杂的字,你可以去向钟二哥他们学。你看,这本书书名叫《史记》,作者是司马迁。这几个字就是‘史、记、司、马、迁’。”

严青青重复道:“史记司马迁、史记司马迁……”

袁白将书翻到第一页,道:“这几个字是‘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这个‘一’就是一二三四五的‘一’,‘五’就是一二三四五的‘五’。”

严青青道:“这两个字倒也简单。”

袁白道:“这五帝指的是远古时代的五位帝王,他们分别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严青青道:“就是‘三皇五帝’中的‘五帝’吗?”

袁白道:“正是,你也听说过?”

严青青道:“这些传说听人讲过一些。”

袁白道:“好了,不说这些了,还是教你识字吧。”看了看书,又道:“这本书内容太多,不好记忆,再加上上面好多字我也不认识。我们换本书吧。”想了想,道:“有本书很适合教人识字。我且找看看有没有这本书?”说着放下《史记》,在书架上翻了起来。

严青青道:“这本书叫什么名字?”

袁白找了一阵,突然叫道:“找到了!就是这本《千字文》。”

严青青只见袁白手中拿着只有二十多页的一本小册子,待他翻开,里面的字还挺大,一页只有五十来字。

袁白道:“我小的时候,曾在邻居家借这本书看过,不认识的字也向一些识字的先生请教过,我曾反复朗诵,到现在还能背得一些。”说着就背了起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又道:“这‘千字文’每句四字,共二百五十句,总计一千字,且字字不重复。也就是说你能将上面的内容全记住,就能认识一千字。句与句之间对仗工整,且押韵,极易背诵。”又指着书上第一页上的前几句道:“你先将这前四句记住,看着: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晨宿列张。”

严青青口中反复念着:“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晨宿列张……”念了几十遍后道:“记住了,只是不知会不会忘?”

袁白道:“忘了我再告诉你。我又教你下四句:寒来署往,秋冬收藏。润余成岁,律吕调阳。”

严青青又默念起来。

就这样,袁白教,严青青记,一下子教了二三十句。严青青道:“先不忙往下教,我先看看前面的忘记没有?”口中又念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日月……”

袁白道:“日月盈昃,盈昃。”

严青青又继续往下读,认不得的字,袁白便一一告诉她。